浅议填充墙砌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0-08-15金英琴
金英琴
填充墙砌体多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砌块等,不承担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为非承重型构件,具有质轻、保温、隔热、耐久、抗震性能好等特点。但常出现开裂现象,造成使用不便,引起安全隐患。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砌筑砌块龄期不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其产品龄期未达到28 d就砌筑。由于这两种砌块均为水泥胶凝增强的块材,以28 d强度为标准设计强度,龄期不够就砌筑,自身收缩较大较快,砌体易产生收缩裂缝,影响砌体整体性和强度。2)填充墙砌体材料运输、装卸、堆放、管理不善。填充墙砌体材料管理不好,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随意抛掷和倾倒;进场后不按品种、规格分别整齐堆放,堆置高度过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受雨淋等。由于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等强度均不太高,碰撞易碎,会造成大量损坏;进场后管理混乱,不按品种、规格整齐堆放,会造成使用不便,寻找费工费时,堆放太高易于倾倒损伤;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极易吸水,受雨淋会使含水率过高而改变物理性能和加大自重,影响使用功能,这些都会给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造成重大损失。3)没提前绘制砌块排列图,现场组砌。填充墙砌体一般使用质轻、体形较大的块材,由于受几何尺寸和门窗洞口及预留洞口的限制,现场组砌不够灵活,通常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按图砌筑。4)填充墙砌筑没按施工工艺程序。填充墙施工未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程序,按程序进行砌筑,而是随意施工。这样易造成工序颠倒,施工混乱,人工、材料浪费,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5)填充墙砌体的门、窗洞口设置不符合规定。填充墙砌体的门窗洞口设置,如距外墙和内墙阳角的距离、防裂措施、门窗框的固定等随意设置,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会影响墙体的稳定性和门窗安装质量。6)填充墙砌体施工开裂。导致填充墙砌体开裂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有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也有墙体的内在因素。a.地基条件差异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以及各种外加荷载的差异;b.建筑物本身特点对裂缝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如建筑物长短、层高、门窗洞口的位置与尺度、墙体整体性能等;c.由温度和干缩变形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更大,因此各种砌块墙体也更容易产生裂缝。
2 应对措施
2.1 严格按照砌筑龄期砌筑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 d,以控制砌体收缩裂缝出现和保证砌体强度。
2.2 绘制砌块排列图进行砌筑
填充墙砌筑前应在施工前按照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严格按图施工。砌筑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砌块应错缝搭砌;纵横交接处应交错搭砌,必须镶砖时,砖应分散布置;此处应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及洞口的位置尺寸计算皮数和排数,以保证砌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3 按施工工艺程序进行施工
填充墙砌筑应按正确的施工程序进行,一般是:砌块浇水→砌块装车→地面运输(配制砂浆、砖块浇水)→垂直运输→楼面运输+砌块就位(块材砌筑)→校正(镶砖)→灌缝(勒缝)→预留顶皮砖→待7 d以后补砖挤紧。
2.4 应对填充墙开裂采取的措施
1)设计的优化。对高层建筑结构房屋的基础形式的选择,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不均匀沉降,尤其是对进行地基人工处理的框架结构更应考虑不均匀沉降对框架变形的影响,并应计算沉降量,预估框架变形程度,这样可保证在施工时对重点部位予以重点控制。合理设计保温隔热层;合理设置门窗尺寸及材料;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控制好框架的侧移变形。2)加强施工质量控制。a.由于高层建筑砌块体积较大、砌体又设置拉结筋,所以相应灰缝厚度也有所增加,当一面填充墙体砌筑完成时,墙体的自然沉降会逐渐展开,使墙体上部与主体结构的接触处产生裂缝,因此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以便任由填充墙自由沉降变形。b.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上下层错缝组砌。在砌体砌筑前,绘制砌块排列图,确定皮数杆每层砌筑皮数,水平、竖直灰缝宽度,砌块的搭接长度及不同规格砌块的使用位置等,并且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及灰缝的厚度。c.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d.正确处理梁、柱与填充墙的接缝。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170 mm~200 mm。等填充墙砌完并间隔1 d~10 d后,墙体变形基本完成,再用同砌体同材料的实心砖斜砌挤紧,倾斜度控制在45°~60°,以使砌体与梁板底紧密结合。为保证柱与填充墙的连接,沿墙高每隔600 mm设置拉结筋,且砌筑前一定要排砖,调整好灰缝大小,避免在柱边出现灰缝偏大或过窄,使柱墙连接不紧密。拉结筋必须放置在砂浆中,预埋在柱上的拉结筋如果与灰缝错位时,应将钢筋位置校正或在柱上补焊拉结筋。
3 墙体抹灰的严格控制
1)应严格控制抹灰时间,只有待填充墙砌筑完毕1个月后方能抹灰,这样就不会因墙体收缩而引起抹灰层的开裂。2)墙体抹灰过程:抹灰前应将砌块墙面的灰缝、孔洞、凹槽填补密实、整平、清除浮灰,并用1∶1水泥砂浆拉毛墙面。在砌块墙身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交接处,门窗洞边框处和阴角处钉挂10 mm×10 mm孔眼的钢丝网,每边宽度不小于200 mm,在蒸压灰砂砖与砌块处每边留100 mm宽。将挂网展平,用射钉与梁、柱或墙体连接,或与预埋钢筋点焊固定,网材搭接做到平整、连续、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这样可防止因收缩不均匀而出现的裂缝。抹灰前应对墙身隔夜淋水2次~3次,第二次进行基层处理,处理时先用掺107胶的水泥浆刷墙面,以保证抹灰层与基层粘结牢固,随后进行抹灰。
4 积极修复裂缝
已经产生的裂缝则必须设法予以修复,否则影响建筑物的观感和使用功能。填充墙的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在裂缝修复时不必强调强度方面的要求,但对温度的反复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已趋于稳定的裂缝可采用手工直接将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后注意浇水养护。对于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较大裂缝则需与结构加固配合进行。通过修复可提高墙体裂缝部位的抗变形能力,在原裂缝位置一般不会再出现裂缝,如附近有较薄弱环节而可能再出现的裂缝,裂缝修补时可将薄弱环节同时处理。
填充墙砌体还存在强度不高、碰撞易碎、吸湿性相对较大等问题,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操作控制和监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5 结语
西安世融嘉城工程,位于西安市凤城四路,本项目属于高层住宅楼地产开发项目,建筑面积50万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26层~32层。填充墙全部采用砌体砌筑,本项目除了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外,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采取了设计优化措施,严格施工控制,使砌体裂缝这个众所周知,但又难以避免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1] 柴建伟.填充墙的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J].山西建筑,2007,33(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