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定额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0-08-15王金红

山西建筑 2010年11期
关键词:计价承包商定额

王金红

我国加入WTO后,建设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为了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和国际间承包工程的需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行招标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逐步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新格局。把工程计价的权利真正交给企业、交给市场,从而显著提高业主的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施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及革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确定合理施工方案,在合理低价中获取合理的或最佳的利润,是节约资金、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报价中采用自己的内部定额,真正反映自己的实力,有效的参与价格竞争。

1 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习惯于利用地方定额进行报价,另外,很多建筑企业没有重视企业定额的建立、完善,没有自己的企业定额,所以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时,还是通过按照预算定额及相关规定来计算综合单价,实质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只是表面形式的变换而已。

传统的地方定额,是从许多典型的个性工程资料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共性很强的东西,主要体现不同承包商之间的共性特点,同时地方定额在编制时,是以社会平均生产水平、平均劳动资源消耗水平编制的,以地方定额所确定的施工生产成本实际上是社会平均生产成本,与个体承包商的个体成本是不同的。而企业定额主要体现不同承包商的鲜明个性及不同项目的个性特点,施工企业只有按照本企业的施工水平、技术机械装备情况、管理水平、设备材料的进货渠道及所掌握的价格情况等,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才能充分反映施工企业的真正技术和管理实力。

2 企业定额没有得以实施的原因

1)施工企业未能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报价体系。由于习惯使用定额,使预算人员缺乏成本测算资料和经验,施工企业不在研究市场价格方面下功夫,没有通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来降低工程成本,没有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方法来降低投标报价,提高竞争能力,创造最佳经济效益,从而缺乏自主报价的能力,不能真正体现企业成本价格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

2)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许多专业人员流向民营企业、中介机构,企业预算人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其水平都难以满足清单报价工作的需要,使得企业定额在短期内难以建立。

3)市场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在参与投标时,企业缺乏对市场价格的了解和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其报价完全依赖于预算定额和地区单位估价表,所报价格不能体现企业个别成本和市场价格水平。

3 企业定额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3.1 企业定额的制定

1)企业定额编制应该采用实物法,定额中只体现资源消耗数量,不体现生产要素价格,所有的要素价格按照市场价格执行。定额中的资源消耗量要比地方定额中的消耗数量低,只有这样承包商利用企业定额报价,报价才有竞争力。2)充分体现个体承包商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要与本企业先进的施工工艺全面接轨。3)企业定额的制定要与企业的变动速度同步,企业任何变化在企业定额中能及时体现,企业个性变化对企业定额的影响为同步、互动,信息反馈及时。4)编制企业定额要彻底摆脱地方定额的限制,摆脱地方定额的游戏规则,增加国际惯例条款。

3.2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体系

施工企业应发挥本企业的特色优势,尽快建立完善自己的企业内部定额,借助市场信息资源建立一个企业询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但能够真实的反映市场行情,还可以做出短、中期的市场价格走向预测,以权衡报价清单中的企业风险,形成自己的清单报价特色。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使企业定额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利用原有的、传统的、依靠信息员采集数据、人工整理数据的模式已无法做到信息的双向反馈,无法具有前瞻性。必须采用先进合理的、科学的手段,利用微机建立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整理、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形成能反映核心问题的数据库,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使企业始终处于拥有最新资料的状态,为企业决策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资料。

3.3 企业定额的发展

当前建筑企业要生成完备的企业定额在无充分数据的基础上,具有相当的难度。企业定额的形成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实践到理论的反复滚动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建筑企业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定额编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应共同配合,相互协调,通过现场观察、理论计算等方法合理确定工程施工中的资源消耗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资源消耗量不断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具有实用价值的企业定额。此外,企业应加快科技创新,引进新材料、新机械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本企业计价人员的培训工作和继续教育,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还应当强调的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努力转变职能,自觉为企业提供服务,及时测算、发布权威性的信息,以便于企业选用、采纳,从而为最终实现“四化”,即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的确定市场化、资源管理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语

当前清单计价与国际惯例计价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同,但是伴随着清单报价的实施,是很容易调整,很容易接轨的,困难之处就是企业定额的制定、建立和完善,它涉及到承包商的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当务之急,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在招标投标中采用无标底招标、最低价评标机制等,利用评标中的价格竞争,促使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利用企业定额报价,从而加快企业定额的编制,最终使我国清单计价与国际惯例计价全面接轨。另外,国家应在施工企业制订企业定额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鼓励,并可逐步将施工企业是否拥有并使用自己的“企业定额”作为衡量其业绩和资质评审的指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评标办法、合同管理、结算制度等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条件下,评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是否真正得到推行,是否与国际通行的作法接轨,在于“企业定额”的普及程度。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推广普及之日,应当是施工企业“企业定额”成熟之时。

[1]黄如宝.建筑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庄鹏程.如何理解工程量清单的推广和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5):276-277.

猜你喜欢

计价承包商定额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