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新泰滨湖片区城市设计实践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11期
关键词:新泰滨湖青云

李 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提高了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逐渐被重视,各大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影响力,城市名片与城市地标逐渐兴起。在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的“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后,各个城市开始探究各自的本质。城市的地域性与特色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体现城市的特色,如何体现城市的可识别性与地域性,这是重点。“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已经成为桂林的名片,也是最明显的城市特质,此类山水城市具有自然与人工双重性格,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处理好自然与人工的关系,这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山东新泰滨水区城市设计的案例分析,从背景—现状—构思—设计等重要环节,解读如何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

1 背景解读

1.1 背景概况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青岛。

1.2 区域位置

本次规划设计为新泰青云区东部滨湖片区,东靠青云湖,北接金斗湖,是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规划涉及的区域范围是:东临滨湖大道,北靠寨山路,西临重兴路,南接青云路,规划面积约为80.4 hm2。

1.3 总规控规解读

根据《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新泰市城市性质为:鲁中地区以煤炭和现代化工业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

1.4 发展优势条件

优良的山、水、城、绿大格局,城市北侧的莲花山、金斗山,东侧的青云山、青云湖以及南侧的峙山一起形成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界面。依托这些优越的景观资源,积极发掘城市人文景观风貌,可以形成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风貌。

1.5 发展机遇

1)具有经营城市的优越条件。本次城市设计基地西连行政等城市中心区域,东靠青云湖、青云山,城市景观大道、入城道路都经过该地段,具备了社会、景观、交通等资源的综合优势,随着青云湖风景区和城市中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本案设计片区的土地价值将不断提升。2)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需要。该地段是沿湖城市立面,又是城市设计五大要素之一的“边界”,对形成明晰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的作用,该城市立面的打造将形成未来新泰的城市名片。3)休闲时代的来临。随着节假日的增多,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新泰周边的旅游景区已是泰山旅游线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泰将面临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

1.6 存在问题

1)现有垃圾填埋场的负面影响。规划兴隆路北部,滨湖路以西地段,现有新泰垃圾填埋场对现有地块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污染。2)原有居民的安置问题。滨湖片区还存在一定量的居民住宅,进行搬迁或还建也都有一定的难度。3)基础配套的缺乏。因为滨湖地块是城市新建片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匮乏给片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4)地质断裂带。地质断裂带穿过基地中东湖路、滨湖路、新甫路三条路相交形成的三角地块,为开发带来难度。

2 现状分析

2.1 地形地貌分析

基地地形属于浅丘,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部分坡度在3%~10%。

2.2 城市格局分析

新泰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拥有青云山—青云湖风景区、徂徕山风景区、莲花山风景区,徂徕山、莲花山、太平山、土门等国有林场,形成“山水城市”的绝佳环境。可谓“半城山水”“山、水、城一体”。

2.3 内部功能分析

现基地内部功能单一,仅以居住为主,尚呈未开发状态。

2.4 土地价值分析

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依据景观因子、自然因子、社会因子三个因子进行叠加后分析,从而得到基地内各地块土地价值的综合评价。基地内各个地块的土地价值可分为三级,土地的价值位差对各个地块的功能设置和建设开发力度的制定都有着直接的参考作用。

2.5 周边环境分析

基地周边山水景观资源丰富,风景如画。基地东靠青云湖,和青云山隔湖相望,南接城市绿地,西有平阳河。

2.6 交通分析

基地交通便利,现东临滨湖路,北靠瑞山路,西依重兴路,内部有东湖路穿越。另外从南至北还有东西向规划道路寨山、兴隆、榆山、杏山、新甫路,府前东街连接滨湖路与滨湖片区西部地区。

3 设计定位

3.1 形象策划

半城山水满城文,雄峰柔水融绿城,平阳青云皆共享,街市溢彩古风存。

3.2 设计理念

1)“城市露台”理念。作为城市窗口起到展现城市风貌的作用,并起到承接旅游功能的作用。

2)“盆钵和几架”理念。新盆景艺术也对城市设计理念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盆景要素——“盆钵和几架”的运用,提出基地与青云山风景区同构山水一体景观的构想。

3.3 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将自然引入城市,将活动渗入自然,合理明确设计区域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路网结构、景观构架,营造环境生态优良、城市意象明晰、人文活力兼备的城市特色风貌展示带。2)原则。a.生态性原则:注重建筑实体和绿化空间的穿插关系,绿地相互贯通成为系统,在优化绿地水平和垂直格局的基础上保持物种多样性。实施雨污截流,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表径流汇入湖区。b.多样性原则:多种业态复合,多样空间营造,吸引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段展开不同的活动。c.易达性原则:增强滨水空间的道路和视觉的可达性,从而增加滨水空间活力。d.观赏性原则:加强山水景观和城市景观间的相互渗透,塑造滨湖城市轮廓线,从而加强城市界面的观赏性。e.公共性原则:强调滨水空间是属于公众所有,该地区的用地项目应为大众开放,如游乐、商业、休憩等。f.经济性原则:体现经营城市、滚动开发科学的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 设计策略

1)打造核心节点。打造商务商业核、旅游接待核、文化娱乐核三个功能核,以核心形成城市形象或活动的高潮,带动沿湖城市界面的活力。2)激活滨水空间。通过构建城市绿廊和视廊,并结合这些廊道设置垂直于滨湖路的步行通道,从而提高滨水空间的可达性,激活整个片区的活力。3)带动土地升值。随着滨水空间的活力提高,可带动整个基地的土地升值,高、中、低端不同层面的地产开发,为基地提供了使用多样的使用人群,从而进一步带动城市空间的整体活力。4)塑造沿湖立面。滨湖城市立面的塑造,沿湖城市天际线的节奏变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多变形态将共同构建宛如凝固音乐般的诗意化城市空间。

5 设计构思

5.1 总体结构

“一带”——滨湖景观带。“三核”——商务康体核、旅游接待核、文化娱乐核。“两关联”——青云湖和平阳河的视觉路径联系。

5.2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分为酒店服务区、文化娱乐区、商务康体区、居住区、城市绿地。

5.3 业态分布

1)“商务配套区”的主要功能有零售、餐饮、康体健身、商场、娱乐;

2)“商务区”的主要功能有办公;

3)“酒店服务区”的主要功能有酒店、精品、展示、餐饮、娱乐;

4)“游客中心”的主要功能有精品、展示、餐饮、娱乐;

5)“文化娱乐区”的主要功能有零售、展示、娱乐。

5.4 景观通廊

注意绿地分布和级配,由绿廊联系,形成系统。步行系统结合城市绿地布局形成绿廊,加强绿廊和滨湖路的联系。结合绿廊的设置,注意打通滨湖路西侧的景观视线廊道。

5.5 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采用现代风格简洁的形态处理。主要建筑标志物的造型新颖大气,玻璃幕墙,钢构架体现新城风貌。其他公共建筑则结合鲁文化以及传统建筑的风格,利用材质和色彩的搭配,体现传统元素。住宅则和已有城市住宅的风格相协调,坡屋顶和立面元素的运用,结合阳台、楼梯间等建筑体量变化,形成多种住宅造型。

5.6 城市滨水界面

通过错落有致的滨湖建筑群高度的变化,在旅游接待核酒店的位置,形成城市滨湖天际制高点,沿南北两侧结合商务区、住宅区的天际线的呼应和过渡,共同形成优美的、富有韵律感的城市轮廓线。

6 结语

在具体的城市设计中,一定要准确的抓住城市的特质,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合理的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激发滨水区的活力,这将是滨水区城市设计中永恒的话题。

[1]翁奕城.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J].新建筑,2000,8(10):54-55.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陈德雄.文化◦空间◦生态◦载体——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四大要素[J].规划师,2002,9(15):112-113.

猜你喜欢

新泰滨湖青云
滨湖选煤厂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技术研究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詹青云的A面和B面
新泰采风
云弄竹溪月,诗妆新泰天——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侧记
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
小小书法家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夏日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