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城市水利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常崇信张新地

陕西水利 2010年1期
关键词:北坡宝鸡市渭河

◎常崇信 张新地

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城市的命脉。过去宝鸡因水而建,现在宝鸡因水而兴。宝鸡是一个依托渭河出峪口形成的城市,渭河穿城而过,作为渭水之滨的城市,在整个流域有其代表性。2002年以来,宝鸡市狠抓城市水利建设,形成了“两条林带,多处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城市景观,城市水利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宝鸡市在发展城市水利中的探索和实践,在渭河流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一、宝鸡发展城市水利所面临的水问题

水利以农村、农业为主,是水利工作长期固守的基本理念,对城市水利重视和认识不到位,制约了城市现代化进程。2002年以前宝鸡市水利及水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一)防洪标准不高。

宝鸡市堤防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堤防标准较低,随着宝鸡市区的东扩、南移、北上,新区城市防洪成了新的问题,加之陈仓区为新设区,原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达到不城市防洪标准。

(二)缺水日趋严重。宝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992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左右。到2020年,工业、城市生活及生态用水需水5.6亿m3,以现有供水能力计算,届时宝鸡城市及工业区域将缺水 3.6亿m3。要建设宝鸡大城市,必须寻找新的供水水源。

(三)水环境不断恶化。近二十年来,渭河来水量陡降,实测多年平均来水量仅6.06亿m3,加之甘肃境内及宝鸡峡加坝加闸后用水量的增加,宝鸡市区段河流频繁断流,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渭河宝鸡段基本成了季节河。断流带来河道释污和自净能力锐减,河道水质严重污染,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泥沙淤积,生态环境恶化。另外,市区小河流成了城市排放污水和堆置垃圾的主要场所,有些已经成了宝鸡的“龙须沟”。

(四)水保问题也日趋突出。近年来开发建设项目较多,北坡和南山丘陵地带植被破坏严重,黄土裸露,草木不发,旱时出现沙尘暴,下雨常见黄泥水。渭河孕育了宝鸡,却成了宝鸡人的心头之痛,加快治理渭河及周边环境,成了群众的愿望。

二、宝鸡发展城市水利的实践

为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2002年开始,宝鸡市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生态要求为目标,勾画出宝鸡城市水利的总体思路是:引冯入宝、引石入宝,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建设渭河堤防,解决城市防洪问题;兴建拦河工程,形成水面,建设渭河公园,解决水景观问题;开展北坡绿化和城郊综合治理,解决城市水土流失和生态问题。

(一)引冯入宝,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冯家山引水工程已成市区供水的主动脉。1998年9月通水,设计规模日供水能力8万m3,占市区自来水供应量的80%。同时强制关停自备井,确保城市统一供水、安全供水。2002年来累计关闭自备井264眼,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27m。

(二)加固筑堤,建设城市防洪体系。市区主要河段堤防已经建成,城市防洪体系基本形成。其中一级堤防达到44km。城市防洪信息自动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八年治理,优化了渭河。荒草滩变成三大生态公园。2002年以来,宝鸡市建成渭河公园、上马营生态公园和下马营生态公园,使渭河开放式生态绿地公园总面积达到160万m2。四大水面营造西北水韵江南。从2001年起,宝鸡市投资1.2亿元,修建渭河拦河闸、清姜河、金陵河及渭河石鼓山橡胶坝,四大水面形成了总面积达260万m2的景观水面,与渭河公园相互映衬,形成一道靓丽的水利风景。

(四)综合整治,市区水土保持显成效。开洞排水,防滑治理,彻底消除北坡簸箕山滑坡隐患。市区北坡簸箕山属于黄土滑坡,市水利局凿进平硐排水,消除了滑坡隐患。市政府下大决心将11800多北坡居民进行搬迁,全部安置在宝鸡市新的住宅小区中。植树绿化,市区黄土高坡变成绿色屏障。2000年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金陵河流域治理、长寿沟流域治理和蝎子沟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成了市区北郊5.2km的北坡森林公园。清淤绿化亮化,城市渠道换新颜。2007年2月,宝鸡市启动引渭渠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新建7个节点广场,新增绿化面积24780m2,对引渭渠市区段的17座桥进行美化亮化,建成了集景观、生态、服务于一体的水域园林绿色长廊。

三、进一步发展宝鸡城市水利构想

宝鸡城市水利初显成果,今后还要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制定新的目标任务,以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

(一)建设银洞峡生态水库。为解决宝鸡市区渭河断流,保持河流生态基流,保证市区建成和在建五处湖泊水体更换,规划建设银洞峡生态水库引水项目,工程规划从凤县嘉陵江上游建低坝引水至渭河流域的清姜河,在清姜河支流银洞峡建一座中型水库进行调节,年可给渭河补水和宝鸡供水6200万m3。

(二)建成石头河向宝鸡供水。石头河引水工程规划从石头河西干渠引水,经49km管道重力输水给工业长廊及市区供水,取水量近期年供水4000万m3,远期为年供水8000万m3。待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石头河水库全部退出西安和咸阳、杨凌供水,到2020年给宝鸡水量将达到2.2亿m3。石头河水库引水工程建成后,冯家山水库引水将主要解决市区“北上”建立蟠龙新区、贾村塬工业区、长青工业园及渭北塬区城镇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三)打造六川河流域市郊生态后花园。六川河是渭河一级支流,全长29.1 km,流域面积94.3 km2,距市区仅5km,流域内拥有宝鸡峡库区等自然资源和西普陀等人文景区,是休闲观光的绝佳之地。根据宝鸡“东扩南移北上,向西涵养生态”的空间发展战略,六川河流域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区”景区。即六川河河道景观轴,六川河川道两侧两条绿色纽带,西普陀景观区、蜂泉山景观区和垂钓休闲观光园区,该流域将成为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水产养殖、水利旅游的综合示范点。

(四)工程措施与行政措施并重,确保中小河道不断流。在市区境内渭河20条支流中,以前先后修建了一批蓄水工程,这些水库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水库调度,合理安排不小于平均径流量10%的下泄流量,保证河道“日夜流”。在茵香河和马尾河上修小型水库,合理调节地表径流,在枯水期向河道输送生态水,保证河道有水常流。建设河流湿地,维护小河流的健康生命,有条件的河流还可建设人工湖泊,汛时滞洪,旱时蓄水,改善生态环境。

(五)千河入渭口湿地公园。千渭之会位于千河入渭口,占地面积约10000亩,是秦人自西往东,“九迁八都”东进第一站,在此建都历经48年,是养育秦人的生命摇篮。该区域南临渭水,北临平原,地势平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市水利局已利用国家拉动内需项目,修建了渭河千河口段堤防工程2918m,采用“雷诺护垫”新技术建700m生态性堤防,为千渭之会生态建设打下了基础。对于千渭之会的治理,核心是维持河流生命健康,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将以保护为主,注重少改造、多保留,少建设、多修复,少人工、多自然,通过生态修复,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六)将引渭渠建成城市河流。位于宝鸡市北坡脚下的宝鸡峡引渭渠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其中市区段长约4km,渠宽20m,每年行水300多天,事实上已成为穿越宝鸡市区的一条人工河流,可以考虑将福临堡以东百余米处向东至玉涧河1200m渠段,两岸拓宽成宽窄不一的人工河流,其它渠段也可根据地形条件进行拓宽,降低水深,使引渭渠变为市区河流。如果将通关河和赤沙河水在宝鸡峡非灌溉季节注入渠道,可使引渭渠成为四季水流不断、两岸绿树成荫、河上船支争流的市区河流。要坚决摒弃现在花巨资将引渭渠封闭的做法,使人们有一个近水、亲水、乐水的平台和去处,使引渭渠真正造福于宝鸡人民,使其成为宝鸡市区的城市内河。

(七)加快千湖水利风景区建设。以冯家山水库库区为主体的千湖风景名胜区已于1995年5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2009年8月,冯家山坝后千河漂流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距城市最近的关中第一漂,同时千湖休闲垂钓园开业,给市民带来新的度假胜地。我们将在保护水源的前提下,开展水上旅游项目。在库区继续开展水保项目,坚持不懈地植树绿化,用五年甚至十年时间,将库区变为山青水碧的人工湖泊。

(八)继续建设北坡南山水保绿化治理工程。北坡、南山绿化治理工程是我市“四市”建设和实现“两个最佳”的重点工程。渭河“北坡”东起扶风县揉谷乡,西至金台区的峡石镇,规划总面积7万亩,涉及扶风、眉县、岐山、陈仓、金台区五县(区),目前已由金台森林公园向市行政中心代家湾地区北坡延伸。秦岭北麓“南山”市区段区域总面积157万亩,涉及陈仓区和渭滨区的10个乡,东起陈仓区蜀仓乡,西到渭滨区神农镇庙沟村,南以秦岭主梁为界,北以西宝公路南线为界。两条绿化带建成后,加上渭河近堤绿化林带,宝鸡将形成“南山北坡绿色屏障、渭河两岸绿色走廊、河流水系绿色林网”的水保生态网络体系。

四、宝鸡发展城市水利把握的几条原则

(一)规划先行原则。城市水利的建设,必须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水利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市与郊区水利的关系,要结合城市的自身特点,考虑水利对城市的具体功能要求,适应现代化城市的需要,编制好高起点、前瞻性、综合性强,切实可行的水利专项规划。

(二)水环境建设优先的原则。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可靠的防洪和供水保障以外,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水环境和亲水景观。在我市开展城市水利建设实践中,把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作为城市水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城市风景线。

(三)部门联动的原则。城市水利涉及到许多部门,要充分发挥水利部门的主导作用。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城建、环保、林业、园林、财政等协作联合,多方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搞好大合唱,才能加快城市水利协调,快速发展。

(四)注重发掘水文化内涵的原则。城市水利不是孤立的,一定要十分注重发掘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水利的品位。渭河作为宝鸡的母亲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水利建设中要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打造水、街、桥、亭、绿等相辅相成的特有景观,展现水清可游,岸绿可闲,景美可赏,街繁可贸的西北水乡特色风貌。

(五)实行水务一体化的原则。城市水利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从长远看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供水、节水、排水、治污、排污、中水回用等进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城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支撑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北坡宝鸡市渭河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利用波形分解技术识别塔中北坡强反射界面之下的储层响应
董小龙赴宝鸡市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陈北坡的火车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