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水系生态建设现状及保障措施
2010-08-15王华
王 华
(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1 滨州市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1.1 水资源严重短缺
滨州市多年年均降雨量575.4mm,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5.55亿m3,地下水资源量 6.53亿 m3,扣除重复计算量1.92亿m3,水资源总量10.1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1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9。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大。
支撑滨州市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水资源主要为黄河水,据统计,多年平均实引黄河水12.1亿m3。进入80年代,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的巨增,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实行定量分配,山东分配给滨州市9.2亿m3,仅为多年实引量的76%。根据《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到2015平水年缺水 2.03亿 m3,2020平水年缺水4.38亿m3。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远低于发达国家 0.7~0.8的水平。
1.2 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
按区域划分,滨州市以黄河为界,以北属海河流域、以南属山东半岛。海河流域濒临渤海,绝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大于3g/L,无开采价值。山东半岛浅层地下水尚好,但由于地表供水不足,为满足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需超采地下水维持水的供需平衡,根据《滨州市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报告》,全市浅层淡水面积 1485km2,超采区面积622km2,占淡水面积的42%,多年平均下降速率在0.25~0.47m/a,最大地下水埋深30m左右。深层承压水出现了滨博和惠民两个超采区,面积达 1382.1km2,多年平均下降速率 1.96m/a,超采系数为0.89。
1.3 入海水量锐减,河口生态恶化
近五十年来,滨州市海河流域入海水量逐渐减少。1956~2005年,该流域年均入海水量 10.037亿 m3;1980~2005年年均入海水量7.674亿m3,其中徒骇河、马颊河7.65亿m3,潮河仅为0.024亿m3,而这些水量却主要是汛期洪水和污水。由于入海水量锐减,改变了水河平衡系统,造成河道及河口淤积。同时,为避免海水上溯淤积,各河口相继建闸拒咸蓄淡,导致鱼类洄游线路切断,渤海湾的大黄鱼等优良鱼种已基本消失,依存于河口并在咸淡水混合区产卵的蟹类生物已经绝迹,河口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入海水量的减少使流域生态系统由开放型逐渐向封闭式和内陆式方向转化,河流生物物种转向低级化。
1.4 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加速水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未达标或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污染严重,根据2007年《滨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对反映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16条河流、1个湖泊共41个测点进行了监督监测,在监测的39个断面中,共有Ⅳ类水质断面2个,占监测断面的5.1%;Ⅴ类水质断面4个,占监测断面的10.2%;劣于Ⅴ类水质断面33个,占监测断面的84.7%。从监测结果来看,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耗氧物质、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原生的鱼、蟹水生动植物已不多见。地下水质亦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1.5 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滨州市水土流失总面积2037.29km2,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30.52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4%;仍有806.77km2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破碎、风沙蔓延、灾害频繁,使生态失去平衡,降低了人们的生存质量,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减缓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水系生态建设目标与布局
水系生态建设力争在5~10年内,将每条水系保护林带都建设成保障线、风景线、生命线。水系范围内基本实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有效保障水系生态安全、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到2015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8%,湿地保护率达到6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水系周边、沿线可视范围内破损山体治理程度达到70%,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率达到9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0%。到2020年,林木覆盖率达到30%,湿地保护率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水系周边,沿线可视范围内破损山体治理程度达到90%,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率达到95%,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
滨州市水系生态建设的布局重点放在 “一线二环两区三带”:“一线”,即省界线,无棣县与河北省交界处,建设省界生态保护带,改善省界生态环境,提升地域生态水平;“二环”,即环湖泊、环大型水库,环麻大湖、青沙湖、芽庄湖等湖泊和大中型水库建立大型生态保护带,严格控制污染,保护水质安全,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改善周边环境;“两区”,即北部沿海生态脆弱区和南部山区水土保持区,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施综合措施,改善立地条件,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最大限度增加植被覆盖和湿地恢复修复面积,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提高环境承载能力,采取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三带”,即胶东输水干线生态保护带、黄河生态保护带和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秦口河、潮河、漳卫新河等大型河流(干渠)生态保护带,通过建设生态保护带,实现保水质安全、美化环境、提升水系生态的目标。
3 重点工程建设
滨州市水系生态建设要重点实施好六大工程。
一是造林绿化工程。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6.67万hm2,新增造林9万hm2。重点沿胶东输水干线两侧营造生态林带,每侧宽度150m以上;沿黄河,分别在滩区、瘀背区和大坝两侧建设防浪林带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宽度依地形而定,一般宽度 100~200m;沿小清河、徒骇河、漳卫新河、秦口河、潮河、簸箕李、白龙湾、小开河、韩墩、张肖堂等河流干渠两侧营造防护林带,宽度50m以上;环麻大湖、青沙湖、芽庄湖等湖泊及库容500万m3以上的大型水库,营造宽度不低于200m的林带。
二是水系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州海岸湿地保护区等沿海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麻大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小清河湿地、海河水系湿地、平原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等内陆河流湖泊湿地保护工程,新 (续)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10处,面积10万 hm2;实施湿地修复恢复项目1个,修复面积 66.7km2。
三是水系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km2,建设水利风景区8处,综合治理河道2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条。
四是水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抓好小麦、玉米、棉花、冬枣、鸭梨、蔬菜等作物主产区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科学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节水农业,合理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发展,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动秸秆就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技术,推广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3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0处。
五是水系破损山体治理工程。治理水系周边、沿线可视范围内破损山体2座。
六是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水系内重污染企业治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实施人工湿地等水质净化工程,改善水资源质量;大力实施中水截蓄导用工程,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快实施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对地下水漏斗区、海水入侵区实施回灌补源。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低碳生物能源,鼓励营造生物质能源林、碳汇林,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突出抓好工业点源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确保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显著提高,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4 建设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水系生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适时总结多年来生态建设法律法规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系生态建设机制,按照治理、使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明晰生态防护林的权属,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水系生态建设,吸引信贷、民间资本、外资等投入水系生态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4.1 投入保障措施
建设水系生态建设资金应根据各地的水系生态情况、财政收入状况,采取国家、地方财政投入与受益群众集资、投劳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依法足额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规定用于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并吸收社会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实行国家、地方、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等不同形式积极参与,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水系生态建设资金,把水系生态建设与治穷致富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 技术保障措施
加强水系生态建设从业人员有关知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扩大技术交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认真学习吸收国内外的水土保持先进技术和经验。紧紧围绕水系生态建设的中心工作,重点开展执法与监督管理、行政管理、前期工作、工程项目管理、生态绿化管理等培训。
加强水系生态建设技术支撑体系,探究适合滨州市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地方水系生态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鼓励开展科技攻关、试验工作,培育和发展水系生态建设技术市场,使水系生态建设规划、方案编制、技术评估论证、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监测等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因地制宜地开展水系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推广水系生态建设实用先进技术,结合乡镇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结构,探索合适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的新模式,为防治水土流失、建设良好水系生态环境起到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