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专业学生音乐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10-08-15郑婷婷
郑婷婷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1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一词在日本一般是指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专门教育和普通教育,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和研究理论,分为培养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及把音乐作为学问进行研究。与此相对应的后者,是以通过学习音乐提高一般素养,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1]
普通教育中的音乐教育通过表达和欣赏,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自目标。音乐的表达是把思考和感情优美、有秩序地表现出来。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能够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锻炼自己的意识行为,丰富感情,还能够顺利地进行新的创造活动,对孩子的个性成长颇有益处。另外,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能够理解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的创造性表现也能充分进行,同时也能纯化道德情操。音乐表达终究有所局限,而音乐欣赏有其欣赏本身的特征,能够开展更广阔领域的经验学习。音乐的表达和欣赏,本质上是富有个性的,但若个性得到顺利发展,不仅能够安定个人的情绪,也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即能够让生活更加光明、更加丰富。总之,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表达和欣赏,努力理解音乐美和创造性,从而纯化情操,丰富生活。[2]
2 音乐教育对于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旅游是对大自然的鉴赏,是对人类文化的感悟,是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在旅游文化活动与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能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美更深层的感受与领悟。未来的旅游人才对世界认识应是更为立体、宽泛的,而不同色彩、不同格调、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会带给人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有助于旅游人才的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艺术素质,而音乐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音乐艺术教育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旅游活动中,它可以愉悦旅游者的情感,传递文化信息,融洽旅游氛围,极大地丰富旅游生活。中国是一个具有 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文化历史资源、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且民间音乐呈分布地域广、种类繁多、乡土气息浓厚、独具地方特色等特点。[3]在培养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一音乐资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导游专业的学生应对各民族、各地域的音乐文化知识有所了解,甚至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是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最好形式。中国的各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而又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娱乐活动,且各民族的民歌都可拉近不同地域、文化间人群的距离,愉悦旅游者的情感,传递文化信息,融洽旅游氛围。如“刘三姐对歌”使人们向往着“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云南的石林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四川凉山有“七月的火把节”,陕北榆林的“信天游”,新疆热烈奔放的“亚克西”,西藏则有高亢嘹亮的“巴扎嘿”,而一首“茉莉花”在近二百年前,就已经传唱到了意大利。
作为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导游可以通过音乐看世界,同时借助这种载体进行文化交流。而对于音乐元素极好借助与利用,亦可成为一个景区或景点的亮点,同时对环境起到良好的渲染作用。如法国马赛市有一堵神奇的音乐墙,当行人走过时,脚步信息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可根据行走速度形成节奏不同的音乐,十分悦耳动听;墨西哥的边境有一段马路,当车开过时,会发出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霹雳乐曲,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而中国也有着大量各具特色、优美动听的音乐资源,如能更好的利用于人文景观之中,在很多时候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强调音乐教育对旅游专业的辅助功能,并不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像音乐专业的学生一样。音乐教育能培养个人创造性能力和自由表现能力,而这些能力应该是一个现代旅游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4]
3 高校在培养旅游人才音乐艺术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只注重对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音乐美育教育,甚至认为音乐教育可有可无。大学几年,许多学生甚至没有上过一堂艺术课,对音乐的认识理解还只停留在小学水平,更别谈运用音乐的能力,这对于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实在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3.2 现有的音乐教育体制落后,教学内容单一
现在许多院校开设的音乐艺术课,教材死板落后,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上课也一般沿袭注入式方法,缺少灵活性、互动性,音乐艺术课在学生们眼中仍像中学时代的“唱歌课”或像枯燥的理论课,因此即便开设了艺术课,也不能吸引学生,往往形同虚设。
3.3 音乐教育缺乏专业针对性
很多学校在开设音乐艺术课时,所有专业讲授的内容完全相同。这样的音乐教育只注重了普及性,而忽略了针对性。要培养有音乐活动能力的人才,我们就必须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内容方法,侧重于不同的方面,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5]
4 发展和推进旅游专业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的措施
4.1 提高认识
国家教委要求全国高校都必须开设音乐艺术课,并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目前为三年学制,课程设置相对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加强音乐选修课的开设力度,增加课时量,扩大音乐教育的受众面,应充分认识到,一个有朝气活力的高职院校,应该拥有充满音乐艺术氛围的校园。要认识到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素质也是旅游人才不可或缺的专业素质,更要认识到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教育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更新音乐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方法
要树立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首先应落实于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从将音乐作品分解为元素性知识、技能教学转变到以音乐作品为人文性整体的教育基点上来;从以老师讲述、授予为主转变为在老师启发带动下学生参与创造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来;从追求让学生复述“标准”答案转变为追求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艺术感染与审美满足的目标上来。要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程序、结构,应首先大量增加教学曲目的数量,大幅度提高教学曲目中经典作品和高文化含量作品的比例,恢复、拓展、发掘人的感受力,扩展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艺术体验某些强烈的或深刻的感受,同时扩展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为和谐、从容、充满情趣地生活。
4.3 音乐教学应有专业针对性
导游专业人才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而旅游文化往往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如果导游带着游客们参观桂林著名的“大榕树”时,能在生动的讲解之后唱一首“刘三姐”的歌,或领着大家对唱几首歌,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把民族文化传递给每一位游客,并且融洽了旅游气氛,愉悦了旅游者的身心。
同时,旅游专业的音乐教育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面,加强针对性。如导游专业应加强民族民歌的教学及演唱技能训练,同时开设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独有的情感语言;而旅游英语等语言类专业,应着重学习所学语言国度的音乐文化知识,了解外国民族音乐舞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应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雕塑、音乐、美术的风格,其共性及个性,注重横向知识的把握;旅游管理专业,应偏重对音乐艺术精品的了解和学习,同时对环境音乐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学习,其他专业也应注重针对性的音乐教育,才能使今后的旅游服务更有特色。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强调课程设置要适应人的发展。在音乐这种非语义性、非现象性的艺术教学中,应特别珍视每一个人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认识,为每位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发展,开创一个广阔的空间。
4.4 丰富音乐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培养良好的音乐文化素质,仅靠课堂是不够的,在课外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提高音乐艺术修养,也有助于在音乐活动中增强与人沟通,营造融洽旅游氛围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营造良好氛围:
第一,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合唱、舞蹈、器乐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第二,音乐活动要有系统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同时增大经典音乐、民族音乐的比例。第三,利用一些专题晚会或比赛,比如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晚会、景乐交融设计比赛、我与游客来对歌等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
人类文化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旅游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它所需要的人才更应具有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及素质。现代旅游人才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是美好生活的引领者,因此培养更为全面、更高素质及能力的旅游人才,音乐艺术教育显然是重要和必要的。[6]
[1]李广宏.音乐的旅游趋动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1).
[2]马海生.论社会音乐商品[J].商业研究,2007(7).
[3]王蕾.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J].艺术探索,2008(1).
[4]邹爱民.音乐教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4.
[6]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