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建筑节能减排调查与探讨
2010-08-15姚文超姚露露
姚文超 刘 贝 姚露露
建筑节能是指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房屋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它包括屋面保温隔热、墙体保温隔热、楼地面保温隔热、门窗保温隔热、控制房窗墙比以及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节能,并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限制使用黏土制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合理有效利用能源。
1 研究背景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规划以来宏观调控的重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经济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能源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污染较重,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要保持徐州作为工业化城市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需要推进绿色建筑工程。
2 徐州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果和不足
强化建筑节能,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当前建设行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推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原国家建设部在2007年10月要求各地新建建筑要“禁实限粘”;2007年底,江苏省建设厅出台《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徐州市对节能减排工作尤为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在新型墙体材料使用上效果明显,新建建筑实现了“禁实限粘”。简单的说,就是禁止实体墙、限制黏土实心烧制砖使用。根据此要求,徐州市从2007年10月1日起,全市将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民用建筑工程全面推行先进结构体系,逐步淘汰但是使用的砖混结构体系。从2009年1月1日起,墙体生产厂家将不得再生产实心砖,转为研究开发节能、省地、环保的新型墙材,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施行先进结构体系后对墙体材料的要求。据建设部门统计,全市城区范围内,2007年底新开工项目全部采用了现浇框架、异型柱框架、框架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等建筑结构,都是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骨架,采用高效保温、质轻节能填充材料为墙体的结构体系。2008年城区房屋建筑基本不再使用烧制的黏土砖或实心砖。为了达到2010年底,全市禁止实心黏土砖、限制空心黏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实现建筑节能65%的目标,徐州市加强了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因地制宜地研制了一批利用大地资源适合本地区的节能型技术和产品,开发了煤矸石、粉煤灰砖及粉煤灰砌块等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和保温砂浆、保温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结构体系。2008年初,形成年产40万m3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20亿块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砖、1亿m2石膏板的生产能力,基本满足本地对节能产品的需求。今年,全面普及使用节能保温、环保的新型墙料。
徐州的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在墙体材料使用方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在太阳能开发利用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较为成熟,其清洁、节能的优势已被认可。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以单体热水器为主)在徐州得到广泛应用。但徐州总体利用太阳能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刚刚起步,只是初步在新建大专院校、新城区等30余家单位示范推广。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在全行业的推广任重而道远。
3 太阳能热水系统发展前景和对策
3.1 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势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点可用“节能、环保、安全”6个字概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成熟,产业程度化高,同时,徐州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徐州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地区年日照时数为 2 284 h~ 2 495 h,日照率 52%~ 57%,年气温14℃,具有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有利客观条件。
3.2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筑及其运行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效应,对全球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减少建筑能耗和污染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2007年底,江苏省建设厅出台《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这是一项实现集约式科学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利国利民的创新举措,对于全省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徐州地区为进一步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但是,太阳能系统的利用尚不够广泛,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更有广泛的使用空间。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政府引导,积极扶持,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推广尚属新鲜事项,作为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宣传,适当投入,做出示范,彰显其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a.从技术标准、行政管理、产品市场、售后服务等与群众利益相关方面加强监督管理,保证系统自身的质量优良可靠;b.严格设计标准,确保统一设计和安装,强化市场执法,进一步增强建设各方对太阳能应用意识,推动太阳能应用工作。政府要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环保意识。要充分调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2)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应用空间广泛,从建筑节能方面考虑,由于农村与城市,个体与群体建筑、居民小区与宾馆等不同,因此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建筑形式和用途采取不同的办法。针对广大农村居住分散、一家一院格局,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以单体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考虑目前生产厂家多、牌子杂、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和扶持;对城市居民根据新老小区的实际,本着新发展旧改造的原则予以扶持推广;对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势利导,达到大力推广,用户满意,不搞一刀切。3)加大技术创新,促进太阳能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太阳能以其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经济、实用、无污染等诸多优点。但太阳能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太阳能方面的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加大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研究,开展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中利用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解决太阳能设备耐久、防冻、排污等问题;注重技术创新,开发高可靠性、多功能太阳能热水产品及光电光热、光热气热复合式产品,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设备的可靠性,提供优质高效的设备,更有利于太阳能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利用。
4 结语
中国建筑行业仍属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建筑节能减排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徐州作为老工业和能源基地,节能减排历史遗留问题更多,建筑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节约资源的国策,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现实情况的建筑节能减排规划方案,分类部署、分步实施,徐州建筑节能减排才会迈出新的步伐,才能实现徐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1] 孙继昌.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的思考[J].建设科技,2009(3):15-16.
[2] 谢 浩.漫谈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J].住宅科技,2009(9):27.
[3] 付祥钊,肖益民.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广生.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35-36.
[5] 王雁荣.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节能措施[J].山西建筑,2009,35(6):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