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

2010-08-15杨成祥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

杨成祥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什么是绿色建筑。由建设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第2.0.1条,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以“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可实现灌溉、洗涤、环卫、造景等非饮用功能)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2 我国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迫切性

对我们国家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而我国煤炭的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为4.5%;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既有的近400亿m2建筑中,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中国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3倍以上;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中国人每拌和1 m3混凝土,要比发达国家的同行多消耗水泥80 kg;中国卫生洁具的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到2010年我国只有20种资源能够自给,而到2020年就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其余大量要依靠进口。也就是说,我国国土内的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后代的需求,甚至许多资源都满足不了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建筑界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3 全面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基本途径

3.1 提高人们的节能、绿色建筑意识

绿色建筑不是单单依靠建筑企业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我们应该在中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的热潮中,提倡全民的“绿色”意识,合理、有效使用绿色建筑提供的功能,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还要大力宣传在建筑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增强危机意识,形成一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3.2 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这类能源有可以再生、潜力巨大和利于环保等特点。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应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摆到战略位置,充分利用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水电、沼气、太阳能和地热能,加快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其具体措施为: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扩大示范效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关键技术设计指南、施工关键技术指南、关键设备可靠适用性评估标准等,促进能源利用的高效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在开发、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全过程节能降耗。

3.3 广泛利用智能技术完善建筑功能、降低建筑能耗

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新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建筑结构可以引入有机体的原理,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叶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闭,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应用信息技术搭建而成的智能家居,当出门后,把家中的设备和计算机连起来,由计算机控制家庭的温度、湿度及新鲜空气量等,从而有效地降低能耗,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3.4 使用绿色建筑材料

当前在新材料的研究上,真空玻璃、多种功能的安全隔热玻璃,各种轻质、保温隔热的墙体、外围护材料(如膜材料)等陆续出现,并运用到建筑的营造中,改善了建筑的热工性能。此外,单一建材的特性和功能已难以满足绿色建筑对建材综合性能的要求,有好多建材公司同时将几种单一的保温材料复合一体化,使得绿色建材的发展具有多功能化、复合化、传统建材与绿色功能建材一体化的特点。

3.5 进行绿色施工

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以保证或延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期,使材料和工程充分发挥其功能。

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循环利用、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分离回收和再利用,体现3R 原则(Reuse,Reduce,Recycle),即再利用,再节约,再循环。

尽量采用工业废料,如采用粉煤灰、炉渣、旧混凝土、旧砖等,以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而且保持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加快推广散装水泥的使用,一方面节约能源,提高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是减少环境污染。

3.6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有利于促进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

如国家应出台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标准、规范,抓紧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限额和超限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特别在开始阶段,政府必须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支持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鼓励绿色建筑技术、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只有在政策上给予开发者适当的优惠,以抵消前期开发中的投入,才能使更多的开发商投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来。

4 结语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建筑市场;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是中国建筑业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节能工作,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推动建筑业、建材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马光红,胡 浩,王万力.绿色建筑开发与综合评价运行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07(3):37-38.

[2] 杜瑞杰.“绿色建筑”随笔[J].科技视野,2007(1):25.

[3] 建设部,质检总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4] 李军干,杜红珍.谈建筑节能[J].山西建筑,2008,34(6):241-242.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