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

2010-08-15曹建萍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轴线雕塑广场

曹建萍

城市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空间体现的场所。在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活动。它的规划建设不仅调整了整个城市建筑布局,加大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也使得城市迈上更健康、更文明、更讲究生活素质和城市文化的台阶。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地域,再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城市空间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等等。不同的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介绍城市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

1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它的地点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地带,具备公共性、开放性和永久性三个特征。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

2 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 m,两侧的建筑,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 m~40 m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并且在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是毛主席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典范设计。

3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时,城市文化、地域特征及社会历史意念;空间设计;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划分上,都应统一考虑。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4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考虑内容有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及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1)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2)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桥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3)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公交总站等。

5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多种处理手法

1)自然环境的引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木、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 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同时,城市文化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为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感受到休闲娱乐的环境氛围,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b.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c.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d.注重雕塑设计与其他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3)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4)注重广场整体的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平视与俯视平面效果的塑造。城市广场做到广场内个体上的多样性,总体形式和布局上的统一性;通过对称平衡来突出轴线的形式,平衡中充满韵律;空间上错落有致,排列组合,总体形成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深刻印象;通过草坪、花坛、雕塑、喷泉、道路的组织,植物材料的种植搭配、造型以及灯光勾勒,形成生动而富有艺术感的广场俯视效果。

综合上述,城市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优化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目的,也是我们每位设计师的光荣使命。

[1] 王 珂,夏 健.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

[3] 洪铁城.城市规划 100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强 治.谈重庆富力海洋广场的设计体会[J].山西建筑,2008,34(21):44-45.

猜你喜欢

轴线雕塑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巨型雕塑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我的破烂雕塑
在广场上玩
写实雕塑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广场上的大钟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