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2010-08-15江苏省沛县城镇畜禽检疫站221600
赵 磊 (江苏省沛县城镇畜禽检疫站 221600)
禽沙门氏菌病(Avian SalmOnellOsis)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引起鸽子发病的主要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
1 .流行特点
本病在鸽群中传播速度很快,死亡率高。急性型多在3~5d死亡,也有少数拖延10几天死亡的,死亡率高达90%。
2 临床症状
2.1 肠道型 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排出浆糊状粪便(内含消化不全的饲料成分),其周围有粘稠或水样、有泡沫、褐色且恶臭的液体,肛门污秽。
2.2 关节炎型 关节肿胀,羽毛蓬松,翅膀下垂或缩腿,尤其是肘关节和踝关节明显肿大。
2.3 内脏型 出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进行性消瘦等症状,部分雌鸽因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出现“垂腹”现象。
2.4 神经型 歪头、斜颈,有的信鸽头向后仰,颈部呈“S”型,一侧或两侧翅膀发生麻痹,颈部和尾部发生间歇性痉挛,常以胸部着地急速划行。
有些病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会出现生育能力下降,孵化率极低,即使雏鸽勉强出壳,也大多在4~5d死亡。耐过本病的鸽子外观看起来很正常,但会在粪便,鸽乳,唾液及鸽蛋中,间歇性的排出细菌,而成为本病的带菌者。慢性感染的鸽子往往会发育不良,消瘦及精神萎靡,并常造成关节肿大与发炎,出现脚麻痹或翅膀麻痹的症状。
3 病理变化
剖检急性病死的信鸽时,除发现有明显的盲肠扩张和十二指肠呈出血性炎症外,没有其他特殊的病变。剖检病程长的病死鸽时,发现嗉囊积液性扩张,嗉囊内有大量褐绿色的粘稠性似鸽乳样的液体。腺胃和肠内粘膜腐败脱落。肌胃后区出现溃疡面,十二指肠有出血性炎症。输尿管和肠道泄殖腔处尿酸盐沉积,盲肠粘膜出血,有干酪样物阻塞肠腔。肝、心、脾、肺、肾、肌胃等器官有针尖大小的黄色坏死灶和灰白色结节,胆囊充盈,肝脏发生出血性肿大。部分雏鸽有出血性肺炎,肺脏灰白色肝变,肝肿至正常 2~3倍,呈深紫色,有的略带土黄色,表面散在或弥漫红色或黄白色坏死灶,质脆易碎。成鸽主要病变在生殖系统,雌鸽卵泡变性,呈绿色,卵膜变厚呈囊状,内含干酪样物。轻的卵泡充血、出血,重者卵泡脱离卵巢游离于腹腔或粘附于腹膜上,引起腹膜炎。雄鸽睾丸肿大或萎缩,有点状坏死灶,输精管闭塞。
4 诊断
4.1 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 在鸽子翅下静脉处取血,静置或离心机离心析出血清待用。用灭菌的吸管吸取鸡白痢血清平板凝集反应抗原0.05ml,垂直滴在玻璃板上;吸取待检血清一滴放在抗原上。若抗原与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则可确定感染了鸡白痢沙门氏菌。
5 防制
5.1 预防 (1)目前最有效也最持久预防方法就是注射沙门氏菌疫苗,幼鸽在出生4周龄以上即可接种沙门氏菌疫苗,最迟必须在外训前3周完成。种鸽配对前1个月接种沙门氏菌疫苗。(2)新引进的种鸽应先隔离饲养4周,观察无异常方可放入大群。(3)日常饲养管理中保证饲料和饮水清洁无污染,适当给鸽子喂些维生素和电解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4)定期消毒,保持鸽舍清洁、干燥、通风。(5)避免麻雀等野生鸟类及老鼠等进入鸽舍。
信鸽发生沙门氏菌病后往往造成多个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失去其竞翔价值。所以对沙门氏菌病必须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确诊后建议全群淘汰,彻底消毒。
5.2 治疗 (1)人用氧氟沙星10片碾碎溶入5kg水中,连续饮用3d,间隔1d,再饮2d。(2)人用氯霉素3片、土霉素5片碾碎溶入5kg水中,自由饮用3~5d。(3)对感染较重的鸽子可以直接喂氟哌酸片,2次/d,1片/次,对混合感染的病鸽可用青霉素40~80万IU,1次/d,胸肌注射。(4)磺胺增效剂与磺胺按1:5混合,再按0.02% 的比例拌料,连用2周。(5)庆大霉素1500IU/羽,饮水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