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的研究——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
2010-08-15曳红玉
曳红玉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省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的研究
——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
曳红玉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科学合理地建立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是将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必要途经。论述了山西省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建立的目的、意义、原则、编制方法,并简要说明了《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和《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的内容。
立地类型;造林模式;应用系统;适地适树
1 目的和意义
1.1 为造林规划和作业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设计,可为全省造林规划、林业工程作业设计和造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过去山西省一些地方造林,因为不能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林种树种配置不当,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造成很大损失。划分立地类型、编制立地类型表、选择适生造林树种、配置合理的造林模式、按规划设计造林施工,对提高造林质量,加快全省绿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为林业生产实际提供方便
在立地类型划分和造林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全省立地类型和造林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立地亚区为单元,编制出全省范围内 11个立地类型亚区各立地类型适宜的造林模式检索表和造林模式相对应的立地类型检索表(可互查),简易、直观,可方便地应用于林业生产实际,指导林业生产。
1.3 研究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必要途经
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的建立,是将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必要途经,这样可使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的应用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是林业集约化经营和林业规划设计、造林生产的基础。科学合理地划分立地类型和正确选择造林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林地生产能力,还可以增强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防灾、抗灾能力。
1.4 解决了因地适树和因树适地的问题
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因地适树和因树适地的问题。在造林过程中同一立地类型可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不同立地类型,其立地特征不同,生长的植物也不相同,这就存在适宜树种的选择问题;由于各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差异,不同树种在不同地类上的生长状况也不同,因而对某一树种又存在适宜地类的选择问题。建立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立地类型和造林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应用,更能使造林做到适地适树和因地制宜。
2 建立原则
2.1 适地适树
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适地适树是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辩证统一的基本法则提出来的,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情况。适地适树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树种对光照、气候、土壤的不同要求等。为了贯彻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一方面必须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立地条件的异质性进行造林区划和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另一方面要求对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对各种立地条件的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适地适树应包含“因地适树”和“因树适地”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因地适树,就是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等确定某一立地类型上的培育目标、适宜树种及造林营林措施;“因树适地”,就是根据立地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某一树种适宜生长的立地类型。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应始终贯穿于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研究的全过程。
2.2 根据培育目标选定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造林模式的选择与确定,应因培育目标而异。培育生态林,应以生态效益为主,着重考虑控制水土流失、水源涵养的功能,兼顾经济效益;培育用材林和经济林,则应以经济效益为主,着重考虑林木的生长量、林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兼顾生态效益。
2.3 便于推广
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的建立,是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应用于造林规划、作业设计和造林营林等生产实际的有效途径,所以它要简易、直观、方便应用、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3 建立方法
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是在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立地类型亚区为单元进行编制的。该系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因地适树”的原则,编制各立地类型亚区的《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二是按照“因树适地”的原则编制同一立地类型亚区的《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两表结合,构成山西省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
3.1 《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以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培育目标(建设目标)、因地适树和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为依据,进行树种配置。结合气候条件,根据各造林树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要求,为11个立地亚区配置造林模式。根据各立地亚区每种立地类型的立地特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等)和造林树种的培育目标及生物学特性,分别为各立地类型选择适宜的造林模式;然后编制出各立地亚区的《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如《管涔山、关帝山山地立地亚区(Ⅲ-E)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为每种立地类型配置适宜的造林模式。
3.2 《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以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培育目标(建设目标)、因树适地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为前提,选择每种造林模式适宜的立地类型(相应的造林地块)。以气候条件为依据,从各造林树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要求出发,把全省造林模式配置到11个立地亚区。在各立地亚区,根据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的培育目标(建设目标)、生物学特性以及对立地条件(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等)的要求,选择适宜的立地类型,从而编制出各立地亚区的《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该表是以“造林模式名称及编号”为首栏,按“造林模式名称”及其排列顺序依次编表,末栏为“适宜立地类型号”。
为了显示立地类型所在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号前加注立地类型所在立地亚区号。如华北落叶松造林模式(1)适宜管涔山、关帝山山地立地亚区(编号为 E)2,4,7,10共 4种立地类型,则其“适宜立地类型号”为:“E-2,4,7,10”。
4 使用方法
4.1 按立地类型查找适宜的造林模式
已选定造林地块,需要选择适宜的造林模式,可在《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中查找,具体步骤为:
1)根据造林地块所在地,查看山西省立地(类型)区划图和山西省立地亚区范围表,确定其相应的立地亚区。
2)根据造林地块的立地特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等)确定立地类型。
3)在造林地所在立地亚区《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中,查找到相应的立地类型,同时在对应的立地类型栏中,查找到适宜的造林模式编号。
4)根据找到的造林模式编号,在该书第 11章可找到相关编号的造林模式。亦可按编号在相同立地亚区《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中,找到相应的造林模式。
即:确定造林地块所在立地亚区→查清造林地立地特征→划定造林地立地类型→在所在立地亚区《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中查出相应的立地类型并在同一栏找出适宜造林模式编号→按造林模式编号在对应的《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中找出相应的造林模式。
4.2 根据造林模式查找适宜的立地类型
已选定了造林树种和列出的造林模式,要在造林规划设计或造林施工中应用时,需要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块和立地类型,可在《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中查找,步骤为:
1)根据造林工程地区,查找山西省立地(类型)区划图和山西省立地亚区范围表,确定其相应的立地亚区。
2)根据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在该立地亚区的《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中,找出该造林模式的相应一栏,同时在该造林模式所在一栏后面,就能查到适宜的立地类型号。
3)根据适宜的立地类型号,在相同立地亚区的《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中,就可找到与立地类型号对应的立地类型和立地特征。
即:确定造林工程地区→查清相应的立地亚区→查出选用的造林模式→查《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找到造林模式一栏及适宜立地类型号→查相同立地亚区《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按立地类型号找到立地类型及立地特征(造林模式适宜的造林地块)。
5 检索表
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由两个检索表组成。
《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根据《山西省森林立地类型表》,以立地亚区为单元,分别列出11个立地亚区的《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其内容与立地亚区的立地类型表原有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另加“立地类型号”及“适宜造林模式号”两项。
《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与《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相对应,分别列出 11个立地亚区的《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此外,该《检索表》还列出了造林模式的内容。
[1]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编写组.中国森林地分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国家林业局编.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孙拖焕 .山西主要造林绿化模式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曳红玉 .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5]朱世忠 .山西省造林模式研究 [J].山西林业科技,2009(1):1-4.
Study on Application System of Site Types and Afforestation Models in Shanxi Province——Site Types Division and Afforestation Models of Shanxi Province
Ye Hongyu
(Shanxi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030012 Taiyuan,China)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building an application system of site type and afforestation model is a necessary approach to appl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ite type and afforestation model to forestry industr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im,meaning,rule,and method to make the application system of site type and afforestation model,and briefly explains the content of《 Afforestation Model for Site Typ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Afforestation Model of Site Typ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te type;afforestration model;application system;tree adaptability in site
S725.1
A
1007-726X(2010)01-0001-03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031013-1)
2009-10-23
曳红玉(1957- ),男,山西洪洞人,1981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