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涔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0-08-15张华杰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生态旅游

张华杰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管涔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策略

张华杰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分析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现状,存在旅游配套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策略: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制定人才引入机制,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组织多样化旅游路线,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森林生态旅游是合理调整林区产业结构、促使林业持续发展、带动农村脱贫致富、摆脱资源贫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环境优势。

1 森林旅游资源综述

1.1 历史发展现状

1992年 9月经林业部批准,在管涔山森林经营局经营范围内成立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地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境内,占地面积 4.34×104hm2,林木总蓄积量为管涔林区的 40%,综合覆被率达 73.7%。 1995年,该公园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林业建设十佳单位”的荣誉称号,1997年被原林业部评为“全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单位”。1999年,公园主峰芦芽山以其丰富独特的景观被山西省政府列为“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载入《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萃》一书,同年 12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 地理与资源优势

管涔山古称“晋山之祖”,是汾河、恢河、滹沱河、朱家川河的发源地。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宁武县境内各种自然资源组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七大景区:芦芽山风景旅游区、荷叶坪亚高山草甸生态区、马营海(天池)山地湖泊旅游区、黄草梁地质风景区、汾源次生林风景区、涔山断层地质观光区和莲花畔珍贵动物观察区。园内有木本植物 60余种,草本植物 500余种;野生动物 152种,其中兽类 (梅花鹿、原麝、艾叶豹、金雕、狍羊等)36种,鸟类 116种;禽类中除杜鹃、鸳鸯、石貂、红隼、锦鸡、黑鹳等外,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山西省省鸟——褐马鸡也栖息在这里。芦芽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第1批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环绕着神奇的万年冰洞,堪称中华一绝。另外还有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的宁武天池、著名内三关之一的宁武关、高山草甸马仑草原、支锅石、管涔林海、情人谷、悬棺栈道、悬崖栈道、悬崖村等知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公园是集险山、奇峰、森林、湖泊和珍禽异兽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相融合,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联合体,具有极强的旅游吸引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配套设施落后

一个成熟的旅游景区应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但管涔山公园除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可供游客畅游外,其他方面的配套服务设施有待提升。

2.2 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

从事森林旅游业的人员主要由过去林业局、场、站的员工过渡而来,加之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处地偏僻,旅游市场不成熟,社会不繁荣,难于吸引各种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又能正确理解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公园内至今没有专职导游,游客来了只是对景区作简单的介绍。其余从业人员整体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违约经营与坑蒙欺骗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发展策略探讨

3.1 科学规划,有序建设

根据现有旅游资源状况分析,公园应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积极发展科普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等,制定良好的总体发展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全过程都应注重管涔山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禁止盲目、过度开发。树立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新思维,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教育。

公园应把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非旅游区和旅游区两部分。非旅游区禁止任何商业性旅游,以保护其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在允许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内,应采用同心圆式的利用模式,将保护区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针对不同的旅游区,确定环境容纳量以控制客流。要控制污染,旅游区应普及太阳能、沼气、冷能等非化石能源,日常生活用品以可降解材料为主,对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应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做到物质的循环利用。

3.2 制定人才引入机制

森林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管涔山旅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吸引专业人才投身到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从而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实行高素质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3.3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应加强在媒体上的宣传,重点突出“管涔林海、芦芽滴翠”的主题。利用电台、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各类媒体资源,统一策划,积极组织各类促销活动,不断提高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知名度,以增加吸引力和竞争力。

3.4 组织多样化旅游线路

针对目前公园周边的旅游资源,可制定如下旅游线路:

1)以“穿林海、登险峰、食野果、洗森林浴”为主线的自然生态观光游。

2)以“朝佛祖、拜毗卢、礼太子、祈平安”为主线的宗教文化风情游。

3)以“溯源头、绕天池、听雷鸣、戏鱼蛙”为主线的河流湖泊生态观光游。

4)以“攀悬崖、探悬棺、入冰洞、摸奇石”为主线的奇观探秘生态游。

5)以“住农家、睡土炕、品农饭、做农活”为主线的民俗文化生态游。

3.5 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森林、动物、植物、环保、水文、地质、土壤和亚高山草甸等,是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进入保护区考察其地质、地貌及形成特点,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在保护区,还可开展生物科考、地学科考、写生旅游、教学实习、露营野餐、登山攀岩、疗养旅游、休闲旅游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活动。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业可结合本地物产,以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可就地取材,如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树上旅馆”。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交通工具,以较原始的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的交通工具为主。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森林文化和旅游产业,力争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山西省森林公园示范基地、山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大中小学生自然教育基地,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

[1]孟宪宇 .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邹统钎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S757.4+1

C

1007-726X(2010)01-0059-02

2009-12-27

张华杰(1974- ),女,山西偏关人,199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生态旅游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