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品种羊三种寄生虫共感染诊断与防治对策
2010-08-15西藏日喀则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857000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西藏科技特培班
边 琼 多 加 (西藏日喀则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857000②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西藏科技特培班)
2009年6月26日,本中心接到日喀则某乡的山羊病死报告后,笔者等人于6月29日前往该乡疫村实地进行调查、诊断。经全面分析病史后,初步掌握了发病根源、死亡原因等情况,初步确定由肠道线虫、棘球绦虫和鼻蝇蛆3种寄生虫侵袭动物肌体组织,导致羊死亡。
1 基本概况
该乡是农业比重大,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又是扶持对象的贫困乡镇之一,平均海拔4080m左右,乡位于雅江上流域西南方向,南接定日县彭吉乡,东相邻拉孜县,离县城63公里。据2008年底统计各类牲畜58 064头(只匹),山羊占总牲畜头数的56%,现有耕地面积13 755.49亩,可利用草场面积约80多万亩,牧草生长状况一般,草畜矛盾比较突出。
2 发病与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2.1 发病点 发病地点是该乡半农半牧的4个行政村。
2.2 病历分析 笔者到实地后立即展开了综合调查工作,通过走访群众、接触病畜、分析病史,掌握了4个村的自然环境、放牧习俗、发病规律、死亡现状等实际情况。经推算最初发病时间大概是1996年4月份左右,而且是同一种病发病一直延续至今。
2.3 发病流行特点 据当地群众反映每年3~4月份开始发病,到5月份左右出现死亡现象,7~9月份发病和死亡逐渐减少,到了11、12月份后膘情开始下降而后导致发病死亡。本病容易感染的动物是成年母山羊,其次母绵羊。尤其是在旱季天气闷热以及未能定期开展驱虫等因素下,羊只容易感染鼻蝇蛆病,并且感染率和死亡率高于平时。
2.4 死亡现状 调查中发现,2009年上半年4个村先后陆续共发病死亡960只。
2.5 经济损失分析 自1996~2009年6月为止按估算平均每年因患寄生虫病羊死亡数达500只,以此为推算近13年里共发病死亡6500(500×13=6500)只,按每只羊平均现行市场价格250元推算,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2.5万元。所以,预防驱虫和转牧草场是当务之急,也是防控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3 临床症状
3.1 死亡前的临床症状 能吃不长肉,整体膘情差;失去毛色光泽度,粗乱而脱毛多;体温相对偏高,呼吸有异常; 神经症状,后两脚呈人字型,内外蹁开,步伐不稳;稀便呈黑色或淡绿色;眼结膜苍白,失去光泽;额下淋巴结肿大,腹部和脸颊及额下部水肿;鼻孔流浅黄色脓性鼻液。
3.2 剖检病变 从2个村里找出2个病羊进行剖检,经解剖检查后病症大致相同。皮下无充血,腹脏和心包中度积液,有粘性感;额下淋和腹股沟巴结肿大;胆囊萎缩、胆汁量少;肺脏严重贫血,呈海绵状,有的炎症呈浅黑色状。结肠和大肠外部包围着很多棘球绦虫和细颈囊尾蚴;直肠、真胃和小肠内有大量的血矛线虫,瘤胃、盲肠和大肠有钩虫;小肠和大肠切开后内有沉积粘液,而且皱纹性肠萎缩,质脆;肉质无血色、无弹性、贫血严重;头部切开后鼻脏、额窦和颅脏内有鼻蝇蛆,并每部有4~6个鼻蝇蛆,呈乳白色。
4 防治措施
经过细致调查分析病理后掌握了病因,并初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措施。
(1)根据疾病的特殊需要,本中心及时给该乡解决3种驱虫药物。
(2)组织动员成立防疫驱虫技术人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3)因病种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防控措施。先抽出10~20只绵山羊进行试点性驱虫,每只成年羊左旋咪唑药量控制在3~4片,早上空腹;吡喹酮每只成年羊药量控制在2~3片,并早上空腹,隔日服用两次;其次除了快要死亡的病畜以外,其余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驱虫,同时制定驱虫登记制度,驱虫后的羊粪统一销毁; 最后试点驱虫成效后,把4个村作为重点驱虫对象,先针对鼻蝇蛆,10d后再针对肠道线虫和棘球绦虫,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驱虫,同时记录驱虫情况和药效。
(4)驱虫结束后及时组织人员焚烧或深埋羊粪及污染物,与此同时采取转牧制度,防止寄生虫病再次感染。
(5)病死尸体进行严格消毒深埋处理。
(6)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疫病防范意识。立即召集农牧民群众宣传解讲寄生虫病对人畜健康带来的危害性和如何防治的实用技术。
5 几点建议
这次笔者检查发现某乡大概有6个村的羊群体内普遍存在寄生虫,特别是4个村感染程度较严重,估计山羊感染率均达75%~80%左右,病死率高,疫病所造成的牧业经济损失巨大。更危险的是经常在牧场上散播感染原,污染草场,为寄生虫提供生存生活空间。因此,必须制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一是实行科学放牧。草原全面规划,逐步实行分区轮牧,减少虫卵幼虫的感染。做到被污染的牧场在一年内不再放牧同种牲畜,而与不同种牲畜轮牧,可减少感染。二是羊粪严格处理。把圈内粪便打扫干净,堆积一块进行焚烧。三是尸体严格处理。死尸禁止喂狗,一律无害化处理。四是预防性驱虫。驱虫时必需因地制宜,采取春秋两季(4月、10月)各进行一次全面的预防性驱虫。驱虫药量参照药物说明书,同时严格按牲畜的年龄大小、膘情好坏、健康状况来制定具体驱虫药量。五是做好防冻保畜工作。修棚打圈,打草备冬,实行补饲,抓好抓膘保膘,注意饮水卫生,增强羊只的抵抗力,可以减轻肠道线虫等体内寄生虫病的危害,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