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猪散养户在养殖中存在de问题与对策

2010-08-15李贵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专合圈舍养猪

□李贵英

近年来,虽然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鼓励、扶持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生猪规模养殖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现阶段生猪散养仍占主导地位。许多农村散养户,由于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长期处于微利养殖或亏本养殖状态。笔者认为,农村散养户只有成立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提高生猪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疫病发生,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就近年来生猪养殖现状,谈谈农村散养户在生猪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现状

会理县是四川省的生猪生产和调出大县,通安区是会理县的第一大农业区,位于会理县东南边缘。畜牧业是通安区的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产值占全区农业产值的44%,全区有19 854户农业户中生猪养殖户占93%,年末生猪存栏22万头,出栏28.5万头,但年出栏50头以上的小规模户仅349户,占养猪户的2%。生猪养殖主要是以家庭模式的分散饲养为主,养殖规模小,缺乏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引导;饲养方式多种多样,科学养殖技术意识差,导致养殖效益低下甚至亏本,农户养殖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大大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目前生猪养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良种化程度低 目前我区50%以上的品种仍为土杂猪,甚至还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生猪品质差,生长慢,料肉比高、瘦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2.科学养猪水平低 大多数农户仍然沿袭传统饲喂方式,饲料搭配随意,无法满足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甚至有些农户仍然采用“稀水灌大肚子”的传统饲喂方法。其次是饲料调制方法不当,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不定时定量饲喂,营养物质供应不平衡,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再加上混群饲养,导致猪生长发育缓慢,饲养周期延长,饲养成本高,养殖效益低。

3.分散饲养,成本高,抗御风险能力低 农户分散饲养,弊端较多,一是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二是承受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三是养殖户的利益缺乏有效保护;四是家庭小规模分散饲养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养殖户分散饲养,成本高,化解风险能力低,制约养殖效益的充分发挥。

4.管理措施差 分散饲养户普遍存在重治轻防,没有定期驱虫、消毒,随意堆积粪便等。导致传染病频发,机体免疫力低,抑制了生猪生长发育,造成料肉比增高,经济损失较大。

5.圈舍建造不科学 农村散养户多是利用厕所、房前屋后、夹道等建简易圈舍,低矮狭窄,通风保暖设施差,冬不御寒、夏不防暑,极不利于疾病防治和猪的生长发育。

6.出栏时机不当 未适时出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解决的对策

1.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提高养猪效益 发展农村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业集约化、市场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生猪专合组织能够为社员提供生产和养殖服务,维护社员利益,促进社员增收,提高农户科学养殖水平,最大化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建立“企业+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农户”,加强专合组织在农村生猪生产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生产与大企业互助合作,订单生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取所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生猪保险工作,确保农户养殖效益不受伤害 适度规模生产是确保养猪经济效益最佳的重要途径,生猪散养户应积极扩大饲养规模,综合利用各方面资源,走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道路。同时各生猪散养户还应积极投入生猪养殖保险,分散转移动物疫病及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进一步提高生猪产业防灾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确保养殖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科学养猪技术培训针对市场和养猪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专合组织为载体,举办实用性科学养猪技术培训,提高养猪科技水平,科学饲喂,标准化生产,提升本地生猪养殖水平和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4.品种良种化 目前饲养土猪要9个月左右才出栏,而良种猪只需4个月就能出栏。所以饲养品种要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其二元和三元杂交猪及斯格、PIC等配系猪为主。杜绝饲养费时、费料,无经济适用价值的本地劣杂品种猪。

5.合理设计和改造圈舍

(1)选址 选址以节约成本,有利于管理,有利于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传染病为原则,选择下风和远离水源地,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建设圈舍。

(2)圈舍规格 一般饲养 50头左右的养殖户,圈舍占地面积约100m2左右,宽8m左右,长 13m左右,平墙高2.5m以上。双列式猪舍,过道1~1.2m,每间规格为宽3m左右,长3.5m左右。圈舍要求通风、透气、采光良好,安装相应窗户、照明设施。完善排污设施,粪便处理相应配套,地面略微轻斜,不能太光滑,也不能太粗糙,便于冲洗。此外,建立相应消毒设施,也有利于疫病防制。

(3)配套建议 配套建设沼气池和化粪池,有利于粪便等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资源,确保环境卫生,防止各种病原菌传播。

6.强化管理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农村生猪养殖专合组织要积极组织安排,配合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搞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同时在定期驱虫、定期消毒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控制寄生虫病、传染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专合圈舍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养猪
四川省广汉市黍鑫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粮食专合社联合社 搭建行业沟通协调平台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
安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证研究
论泸县畜禽专合组织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