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主要猪病的流行趋势及流行原因分析

2010-08-15孙友德王玉东张学忍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10期
关键词:猪病耳病免疫抑制

孙友德 王玉东 张学忍

(①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66100 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山东青岛)

2006年初至2009年底,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以来,通过对当前猪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养猪业面临的猪病威胁更加严峻,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进行猪病预防和控制,本文对当前主要猪病流行趋势及流行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养猪企业、养猪户及猪病防控人员提供信息、技术参考。

1 病毒性疾病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

从近3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生猪疫情通报分析,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口蹄疫等仍为常见多发病;在多重感染的疾病中,80%是病毒病。目前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药物,且对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仍未研制出令人满意的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依然存在,总之,猪病毒性疾病危害仍然十分严重。

1.1 猪瘟 猪瘟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一些原已宣布消灭猪瘟的国家(如荷兰、比利时、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又相继暴发该病。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在2006年“猪高热病”的流行过程中,猪瘟病毒(CSFV)协同蓝耳病病毒(PRRSV)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国内资料,近几年猪瘟在四川省频频发生,感染发病率越来越高。为彻底掌握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猪瘟的流行情况,有关专家于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对四川省13个规模化猪场的1724份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和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参差不齐,平均为68.1%,最高为86.7%,最低为20%;猪瘟抗原阳性率从1.78%到14.5%不等,13个场均检出猪瘟抗原,平均阳性率为6.62%。2006年,有关专家对四川省内10个猪场的1498份血样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免疫抗体阳性率仅为69.0%。

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可能与采样时间关系较大,由于采样较集中,部分血样是在免疫后较短时间内采集,有可能检测不出抗体;另外可能与感染疾病有关;第三可能有疫苗方面的因素。有人调查发现,近几年四川省内发病猪场或者抗体阳性率较低的猪场均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长期更换疫苗或者使用的疫苗质量较差、剂量不足,免疫后达不到有效地保护,一些劣质疫苗注入猪体后反而造成了猪瘟的带毒;另外,免疫程序不合理,仔猪过早注射疫苗,疫苗毒被母源抗体中和,造成免疫失败;而胎盘感染导致免疫耐受,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也是当前防控猪瘟等疫病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目前不仅典型猪瘟频繁散发甚至暴发,而且温和型猪瘟危害也非常严重,多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一些成年猪和带毒母猪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肉眼可见剖检病变,仅呈现无名高热,病程很长,多达1个月之久,成年猪死亡率低,仔猪死亡率高,母猪见有流产、产弱仔或木乃伊胎。这些病例在许多猪场和散养户均有发生。

1.2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毒株是目前引发猪蓝耳病疫情的优势流行毒株。我国PRRSV毒株呈多样化趋势,且变异加剧。近几年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所谓“猪高热病(高热综合征,PHFC)”就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体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的传染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主要损伤肺部巨噬细胞和单核淋巴细胞,使肺部抵抗外来病原感染的能力下降,继而遭受各种细菌的感染。

淋巴细胞在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从不同途径攻击机体时,淋巴细胞受到破坏,机体免疫力下降,其它病毒、细菌趁机而入,使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目前,不同蓝耳病病毒毒株间的重组现象不断发生。有研究发现,现应用的活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之间也会发生重组。由于活疫苗的滥用,加大了PRRSV的变异和毒株间重组的机会,使得蓝耳病病毒变异趋向更加不可预测,加重了猪群发生PRRS的复杂性和控制的艰巨性。

1.3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2型(PVC2)已成为猪场的常在感染病原。PCV2呈现多基因型态势,一些基因型毒株的致病性和危害性值得重视。PCV2 a基因组的1042核苷酸发生胸苷(Thymidine,T)缺失即为PCV2b,而PCV2b的毒力远大于PCV2a,PCV2b将使疫病的控制更为复杂。在与圆环病毒病相关的疾病中,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中的主要问题,PCV2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性日益突显。另外,PCV2能引起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特别是目前PCV2与PRRSV双重感染十分普遍,引起的双重免疫抑制使我国猪病的控制难度不断升级。

1.4 口蹄疫 近年来,口蹄疫给世界各国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口蹄疫7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同一主型内的不同亚型之间也只有部分交叉免疫性。目前我国猪用口蹄疫疫苗只有O型普通苗、浓缩苗及合成肽疫苗,因不同型之间的交叉免疫性差,致使防制难度加大。

2 猪病病原种类增多、变异不断加剧

据调查统计,我国10多年来新出现的猪病就有8种,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增生性肠病(胞内劳森菌)、副猪嗜血杆菌、肝炎新型病毒(TTV)感染等。另外,部分病原发生遗传变异或血清型改变,出现新的变异株、血清型或亚型(如猪链球菌2型),毒力减弱或增强,或者病原体抗原性发生漂移,加上猪群免疫水平不高或免疫抗体不整齐,部分猪病向非典型性发病转变,临床上一些猪病症状和病变表现不明显或不典型。如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等均出现了非典型病例,病原的变异导致原有疫苗的保护力下降。

3 细菌性和支原体性疾病仍然危害严重

不少猪场只注重疾病的治疗,而对环境控制和清洁卫生措施不够重视,造成饲养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某些病原菌的血清型众多,造成疫苗交叉保护能力差,使得诸如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增生性肠病、大肠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升高,引发严重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难于控制。当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与病毒和其它细菌等病原混合感染时,患猪死亡率升高,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

造成细菌性和支原体性疾病加重的原因一是临床上不重视用药的科学性,造成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许多细菌性疾病药物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二是由于猪群普遍存在PRRSV和PCV2等免疫抑制性病毒病感染,致使猪群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4 病原多重感染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发病增多。猪群发病往往是两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造成,如CSFV、PRV、PRRSV和PCV2之间的混合感染。受病毒感染的猪群又继发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猪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的猪场则容易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甚至可在同一病猪体内分离到5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病变极其严重,不但造成误诊和防制困难,而且常导致猪群感染使大部分猪场发生如“猪高热病”、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令养猪者头痛万分的疾病。病原多重感染将是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猪病的主要流行形式。

5 免疫抑制因素已引起严重的临床问题

一些病原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如PRRSV和PCV2均可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导致猪群抗病能力大大减弱。免疫抑制性疾病扩散,一些常见疾病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问题,甚至出现地方性流行,猪群整体健康水平下降,霉菌毒素和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使疫病更容易发生。免疫抑制是当前养殖业面临的很大难题。2010年,猪场应警惕因免疫失败导致高热病和猪瘟暴发。通过调整生物机体自身功能,研制免疫增强剂,已成为应用兽医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6 霉菌毒素的危害日益严重

猪对霉菌毒素敏感,特别在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饲料容易发霉变质,而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和成品中的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霉素、HT-2毒素、烟曲霉毒素、二醋酸镳草镰刀菌烯醇(DAS)等绝大部分的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猪食用这种被污染的饲料后,猪的的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均明显下降;当饲喂母猪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时,可导致怀孕期胚胎死亡增加,甚至不育和流产。猪场仓储条件有限、检测手段缺乏,加上技术人员缺少防范意识,饲料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已经极为普遍,但很多地区的猪场,甚至一些大型猪场,仍未引起应有重视。

7 种猪繁殖障碍疾病将会更加严重

引起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猪衣原体病、弓形虫病、猪流感、猪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中以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瘟、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造成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流产、产死胎和弱仔等问题近期已在一些规模化猪场显露出来,对初产母猪的危害最大,母猪不发情、空怀、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异常现象可能比较普遍,猪群生产性能下降的趋势难以得到根本遏制。

8 猪场管理性疾病明显增多

(1)目前规模化猪场饲养的高瘦肉型种猪对营养水平需求普遍提高。而大多数猪场饲料配方不科学,引起营养水平低或营养不平衡,易引起营养性疾病。(2)饲料加工过程出现问题。饲料储存时间过长,冬季和夏季冷热因素等加速了维生素的氧化失效,因此造成营养损失,种猪代谢病时有发生;而且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营养代谢障碍,导致猪体免疫力低下,病原体乘虚而入。(3)霉菌在饲料中的存在,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现已检出霉菌200多种,其中,产生毒素的有20~50种,毒性较强的有3~5种。目前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率高达80%以上,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普遍超标,维生素在饲料生产和保管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已被霉菌毒素破坏,导致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普遍降低。(4)规模化猪场采用限位栏饲养,母猪整个怀孕期和分娩期均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生活,只能做简单的的起卧和转体动作。单体限位栏导致母猪肢蹄病及繁殖系统病均明显增多,种猪淘汰率超出了正常范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猪病耳病免疫抑制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