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实习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0-08-15刘承徐琦赵鹏飞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病历实习生医学生

刘承,徐琦,赵鹏飞

临床实习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承,徐琦,赵鹏飞

实习管理;临床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课堂走向病房,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每个医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医学实习生的临床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医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 临床实习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岗前培训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的岗前培训教育偏重于临床实习阶段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及实习大纲的学习,对医疗法规和临床工作程序的教育、培训相对较少,以致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对实习工作的展开茫然无措,进入状态较慢,适应期过长。

1.2 临床带教方法缺乏科学性临床实习实施方法、途径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多数带教医师多凭经验教学,带教随意性大,对实习要求笼统模糊,不够具体,缺乏实用性强的操作细则。同时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不强,导致实习生实习目标不明确,忽略了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实习考核方法缺乏全面性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偏重评价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则疏于评估,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严密性。

2 对策

2.1 规范教学制度

2.1.1 加强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包括入院教育和入科教育两部分。临床实习生入院后,首先由医务处组织实习生进行入院教育,其次在实习生入科前进行入科教育。入院教育要安排专人进行系统的讲座,包括医院情况介绍,医德医风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病历、处方的书写、各类医疗文件的填写等。实习生在各科室轮转过程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科室,都要由科室专职的教学医师进行入科教育,重点介绍科室的有关规章制度,人员组成和工作程序。同时分配带教医师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指导、带教和严格管理,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详尽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完备的岗前培训将有助于实习生尽快适应实习工作环境,明确实习任务,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2.2 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2.2.1 加强病历书写训练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的一项基本功,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医务人员乃至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病历书写也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表达和书写能力[2]。因此,加强病历书写的训练是培养实习生临床素质的一项主要内容。每个实习生入科后最少应书写3份大病历,由带教医师、科室主任分别进行评分并存档,同时由医务处教学评估小组定期对带教医师进行检查和评分。

2.2.2 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抓好临床技能训练,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由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为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带来极大的阻力。各科室和带教医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技能训练要求,尽量增加实习生的操作机会。必要时可联系手术科室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手术示教,让实习生亲自操作。带教医师还应加强对实习生下医嘱、开处方的指导,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强化实习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2.3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3.1 教学查房是培养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3]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病例培养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教学查房重点是主治和主任医师查房,在查房过程中培养实习生病史汇报的能力、辅助检查单的判读能力、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有时可采取住院医师指导下的实习生查房的方式,以锻炼实习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2.3.2 病历讨论是培养实习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式之一在病历讨论会上各级医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展示出不同程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在开病历讨论会前可提前通知实习生准备发言,让实习生切身参与到疑难病例的诊疗过程中,这将会大大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兴趣和工作积极性。

2.3.3 组织专题讲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讲座内容不但要有系统、有深度,而且要紧密结合医疗实践。除结合典型病例床旁教学,专病专题讲解外,还应定期组织为实习生安排心电图诊断及X线、CT、MRI诊断的专题讲座,拓宽实习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4 科学的考核方法将是保证实习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考核方法片面强调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实习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考勤、平时工作表现、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实习内容、综合处理患者的能力等方面,建立标准化、结构化的出科考核。合理的考核办法应该具备简单灵活、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的特点,突出实践性环节,抓技能操作项目的落实,并能够对实习生的实习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评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势都在发生变化,医学实习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要提高实习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增强教学意识,加强各级教学组织的职能作用,建立规范的教学人员培训、轮训制度,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1]谢英辉.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23.

[2]何小科.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实习质量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7:5144.

[3]赫新,陈升.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工作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08,3:118.

[2010-02-10收稿,2010-03-20修回]

R197

C

475003河南开封,155医院医务处(刘承,徐琦,赵鹏飞)

2.1.2 完善管理制度由医务处组织制定《临床实习工作细则》,并建立实习生考核手册。《临床实习工作细则》包括教学计划、考核、管理、实习生须知等内容,是临床实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准则[1]。实习生考核手册则用以记录实习生在各科轮转实习中的情况,包括业务考核、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量化成绩。最后由科室带教医师给予评语,科室主任签署意见,作为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本文编辑:羡秋盛]

猜你喜欢

病历实习生医学生
强迫症病历簿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