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特禽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0-08-15王艳艳

时代农机 2010年11期
关键词:养殖户品种养殖

王艳艳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动物防疫监督站,山东 莱西 266603)

特禽,是对特殊种类的经济禽种的简称,是指还未广泛生产但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的经济禽类。特禽业是现代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禽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在其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我国特禽业存在的问题

(1)养殖的盲目性。我国特禽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发展、挫折和再发展。在发展之初特禽养殖的规模较小,货源紧缺,利润较大,致使养殖者看到眼前的收益,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产品严重过剩,养殖利润下降,甚至亏本,致使养殖数量骤减。随后又是新一轮的大规模养殖,形成了恶性循环。

(2)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特禽业发展的盲目性与行业缺乏有力的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养殖户对特禽市场和自身条件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盲目跟风。虽然有关部门设有相关的专业协会,但这些机构缺乏对特禽养殖的专业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前景,其管理和指导可能带有随意性。

(3)“炒种”行为严重。由于特禽行业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利用人们急于致富的心理,采取免费或赊款供给禽种、制作出口贸易假订单、发布虚假广告、承诺高价回收产品等手段为诱饵,诱使养殖户高价购买禽种,敛财目的达成便拒绝回收甚至人去楼空,致使养殖户血本无归,而且导致产品严重过剩,严重影响了我国特禽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特禽品种退化。目前我国特禽业所养殖的品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如朝鲜鹤鹑、法国嘉乐珍珠鸡等。这些品种在推广和养殖过程中,没有进行有计划的品种选育,也未建立起原种场,养殖户自繁、自养、自留、自配导致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在特禽养殖中,大多参考国外的饲养标准,使用普通禽类的配合饲料,致使特禽产出率低、肉质风味下降。

(5)规模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我国特禽养殖大多数是家庭、个体养殖,经营分散独,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分散性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联系不足,产品不能联合进入市场,使养殖户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市场竞争力不足。同时,养殖人员大多是下岗职工或闲散人员,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特禽生产的技术力量薄弱,配套性差。从禽种、饲料、设备到产品的加工,都是根据养殖户的经验来经营,没有突破与创新,特禽养殖的高效生产缺乏必要的技术条件。

(6)特禽的疾病防疫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导致特禽防检疫与安全卫生的监督不足。缺乏有效的免疫手段,致使一些传染病威胁着特禽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 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特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高效、优质的特禽养殖业,促进特禽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关注:

(1)政府积极指导,加强法制管理。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预测市场需求,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政府部门要做到明确责任,加大管理监督力度。扶持规模饲养,鼓励公司和农户联合经营,即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增强特禽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更好地规范特禽业市场,针对“炒种”行骗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要加强法制管理力度。必须坚决打击那些以炒种倒种为目的“特禽公司”,使不法经营者无机可乘,以减少和杜绝炒种等欺诈行为的发生,保护养殖户的权益,使我国特禽业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健前进。

(2)强化品种选育。针对当前我国特禽养殖中存在的品种退化、生产性能差等问题,要加强品种管理和品种的更新和选育。引进新的特禽品种,对原有禽种进行改良、提高,开发利用品种资源。国家应加强种源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起特禽良种选育场、种禽扩大繁殖场、特禽产品深加工场和良种繁育基地。同时要保证合理的营养水平和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特禽生理、生产需要,加强饲料的营养水平研究,进行科学喂养,使特禽能够顺利成长。

(3)增强规模化、产业化建设,提高技术水平。要实现高效、优质的特禽业,就需有相当的规模,这就要采用合作联营或合资的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打破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经营的局面,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加大产业化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和拓宽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品种,重视特禽产品的质量。另外要依靠科技,实行科学管理,进行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及配套生产技术、饲料、药物与疫病防治等研究,采用先进、科学、有效的配套生产技术,提高特禽养殖的水平。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促进特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疫病防治,实现安全生产。各级兽医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指导养殖场做好从引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的检疫、防疫、卫生消毒,做好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同时,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特禽业兽药市场,也是保障产品卫生安全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特禽业是一项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虽然当前存在各种问题,但如果能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加强政府引导与管理,推进其产业化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特禽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特禽业就能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卜柱.浅谈我国特禽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禽业导刊,1999.

[2]宁方勇,白秀娟.中国特禽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

[3]张录强.我国特禽养殖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禽业导刊,1999.

猜你喜欢

养殖户品种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品种选育彩版
种什么品种好?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