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0-08-15羊衍泽
羊衍泽
当今,吸毒已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且逐年呈上升趋势。本文对 1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 2004年 1月 ~2005年 6月住我院戒毒科自愿戒毒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共 120例。入组标准:年龄 18~45岁,性别不限;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无精神病史。
1.2 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共 1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其中,男性 87例(72.5%),女性 33例(27.5%);首次吸毒年龄男性为 18~45岁,平均(32.25±6.21)岁 ,女性 18 ~40岁 ,平均(25.26±4.66)岁 ;本市内102例 (85.0%),市外 18例(15.0%);已婚 60例(50.0%),未婚 42例(35.0%),离异 18例(15.0%);初中以下文化 92例(76.7%),高中及以上 28例 (23.3%);个体经商者居首,共 92例(76.7%),其它依次为无业、工人和农民。
2.2 临床特征
2.2.1 吸毒动机 因好奇、享乐者 76例(63.3%),受人引诱 24例(20.0%),为消除烦恼情绪和慢性疼痛 20例(16.7%)。
2.2.2 吸毒方式和吸毒量 本组 120例吸毒者中,采用烫吸者 83例(69.2%),肌注 24例(20.0%),患者自行推注 13例(10.8%);平均吸毒量男性为(1.0 ±0.5)g◦ d,女性为(0.8 ±0.36)g◦ d;平均吸毒时间(2.4±1.2)年。
2.2.3 戒断症状 以停用海洛因三日内为最常见最严重。本组常见的戒断症状为全身疼痛 120例次,流涕、流泪 120例次,打哈欠 120例次,渴望给药120例次,失眠 120例次,肌肉酸痛 120例次,恶心、呕吐 84例次,心慌、出汗 80例次,困倦乏力 72例次,情绪不稳 62例,腹泻 50例次,小便困难 40例。
2.2.4 精神障碍及合并症 人格改变(说谎、自私、不关心家庭)120例,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工作能力下降 62例(51.7%),记忆力减退 60例(50.0%),焦虑、抑郁 48例(40.0%),消瘦呈慢性病容 90例 (75.0%),便秘 70例(58.3%),性欲减退 64例(53.3%)。
2.3 治疗及疗效 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 80例,逐日递减药量,20天减完,巩固治疗 7天,4周为一疗程;替代疗法合并氟哌啶醇治疗 40例,戒断症状多在 4~7天内明显减轻,仍以 4周为一疗程。出院时单一替代疗法组痊愈和显著进步为 30%。而替代疗法合并氯哌啶醇组痊愈和显著进步为 70%,但复吸率高达 73%。
3 讨 论
本文显示,吸毒者以男性多见,年龄约在 30岁、文化程度偏低及个体经商者和无业者居多,与有关报道一致[2,3]。从其吸毒史来看,本组吸毒时间较长,且剂量约在 1g/d,吸毒动机多为享乐、好奇,亦有受骗或消除烦恼者;其吸毒方式首次吸毒多为烫吸为主,但随着吸毒时间延长,亦有部分病例(30.8%)改为注射吸毒。
其次,本文戒断症状在停药后 3~4天内表现最重[4],3天后症状随治疗而逐渐减轻,第 10天时可明显缓解,但患者往往残留有入睡困难、失眠、渴求再吸毒等心理依赖症状。另外,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毒副反应小,患者痛苦少,乐于接受,但该疗法不利于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替代疗法合并氟哌啶醇组疗效优于替代组,患者愿意接受,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巩固治疗。
再次,本文患者均为自愿或经家属劝说而住院戒毒,他们一方面有戒毒愿望,另一方面又嗜毒如命,戒毒信心不强,因而往往不能合作,说明吸毒一旦成瘾,很难以自动戒断。因此,住院期间使用药物治疗,主要是消除他们的躯体依赖,但精神依赖、心理渴求很难完全消除。吸毒者的精神依赖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隐蔽性,这就决定了心理治疗的必要性与艰巨性。心理治疗是戒毒工作中关键的一环,进行个别和集体心理治疗,树立自尊人格,培养意志力,增强法制观念,一般而言,克服心理依赖,疗程至少 6个月或 1年,方可提高戒毒效果。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66.
2 黄进弟,叶延蔚,朱国钦.650例药物依赖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杂志,1998,7(2):122.
3 陆峥,吕倩,薛丽燕,等.180例海洛因依赖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68~370.
4 北京医学院.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