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一涵宪政思想的缘起
2010-08-15黄正宇
黄正宇 张 婷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论高一涵宪政思想的缘起
黄正宇 张 婷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高一涵的宪政思想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宪政文化,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历史的因素来看,他身经新旧两个时代,而作为舶来品的 “宪政”正风行神州,从自身因素来看,其学贯中西,深喑西方政治思想,此外,严复、胡适等人也影响了其宪政思想的形成。
高一涵;宪政思想;原因
高一涵 (1885-1968),原名高永浩,笔名涵庐、一涵、一粟,安徽省六安人。高一涵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和教育工作,曾先后主编或编辑过《甲寅》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现代评论》等重要报刊,发表在各大刊物上的政论文章共计约 200余篇,主要政治著作有《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政治学纲要》,另有诗集《金城集》。并翻译过美国杜威的《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英国罗素的《社会哲学》以及日本吉野造作《选举权扩张问题》一书的部分章节。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高一涵是一个尘封多年而备受争议的人物,现代学者的研究视角很少投向他。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 1999年,直至张春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一涵启蒙思想初探》一文的发表。此后,有关高一涵的研究才陆续问世。这些研究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高一涵早期的政治思想,(二)高一涵对西方政治理念的阐释,(三)高一涵与同时代历史人物关系的研究,其中他早期的政治思想是研究重点。
本文主要研究高一涵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30年代宪政思想的理论来源,试图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分析其宪政思想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主要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同时期严复、胡适等人的影响,以及高一涵留学日本期间的学习和探索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社会背景
1885年 10月 29日,高一涵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他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加速走向灭亡,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处处呈现出衰败的景象。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日俄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翘首盼望普渡众生的救世主的来临,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吁,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在这样一个民族危亡的十字路口,作为舶来品的“宪政”一词风行神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1894年当装备一新、训练有素的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覆没时,这大大刺激了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他们得出结论:仅以军事和技术方面的“自强”尚不足以拯救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才是中国败于东邻“蕞尔岛国”的主要原因。面对危亡的局势,昏睡了五千年的睡狮,终于醒来了。朝野志士开始审视洋务自强救国方案的不可行性,继而以维新变法相号召。士大夫阶层纷纷联合上书光绪皇帝,以废科举、设学堂、派游学、译西书等为主要内容的维新运动开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更是从英国和日本政治中受到启发,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然而维新变法运动,前后不过百天,就失败了。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老大帝国俄国,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日本再次胜利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使中国朝野清楚地认识“日本的立宪政治,虽然还不曾得到真正的民权自由,但是它施行钦定宪法没有多年,便以区区三岛打败庞大专制的中国,再过十年,又打败一个庞大专制的俄国。于是大家相信‘立宪’两字是确有强国的效力了,仿佛一纸宪法,便可抵百万雄兵”。[1]P207自此,中国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立宪运动。1905年清廷派出五位大臣分赴东、西洋考察各国宪政,接着下诏“预备立宪”,并在 1908年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以康梁为首的国内外君主立宪派也积极筹备实践,尽其所能施展才华。清末立宪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开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同时给国人以深刻的民主宪政启蒙教育。
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已初步形成,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宋教仁等在兴中会的基础上,联合其他组织建立起中国同盟会,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明确提出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的政治目标。他们竖起革命的旗帜,领导民主同盟会与封建顽固势力作坚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 1911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坛出现了议会政治的新气象,这给民主宪政建设带来新的希望。
“五四”开启了中国宪政道路的新时代。西方宪政文化所内含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以及作为西方宪政的底盘的个人主义都被“五四人”挖掘出来。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严厉声讨,自觉地树立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热烈欢迎西方的个人主义。从此,中国人对宪政的思考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宪政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中国政治走上正轨,通向国家富强之路的工具,宪政是以尊重个人自由权利为基础的一种文化传统。
总之,清末民初所发生的这些战争革命或政治运动,无论是戊戌变法、清末立宪、辛亥革命还是五四运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宪政理论的传播。高一涵正是生长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在经受了这种政治运动的洗礼后,才使他其后对于宪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与热情,并积极投身到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实际行动中去。这些客观条件使高一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日后宪政思想的形成积累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和社会基础。
二、严复、胡适等人的影响
清末民初宪政思潮对于高一涵的宪政思想的影响非同一般,同时,高一涵受严复、章士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宪政思想影响较大。其中对高一涵影响最大的应属严复和胡适。
严复 (1854-1921)福建侯官人,字又陵,又字几道,是清末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1877年被公派到英国留学,涉猎了大量西方宪政理论,1879年毕业回国后,他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翻译了著名的《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等著作,并认真钻研赫胥黎等人的著作和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宪政体系。他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倡民主、自由;号召救亡图存、自强自立。他还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1906年 4月 8日,严复到安徽高等学堂担任学堂总监,至1907年 6月 7日辞职离去,历时一年有余,前后三个学期。在此期间,严复按照他的新教育理念,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大胆地进行革新。他上任不久,就将学生分为师范、预备两科,“听自择,年长家贫,自省才力不能从事西学者,为师范班,一年毕业;才力境遇能相从于久大之途者,为预备班,四年毕业。”[2]而此时,高一涵正是“预备班”的学生,他自 1906年进入学堂,至 1910年毕业。期间,严复带来了《天演论》、《法意》等译作,极力宣传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他开启了高一涵的政治视野,这也是他西学的最早阶段。
严复非常重视西方文化的学习,他说:“一切新学所皆以西文治之者,盖吾国课本尚未完善,诸生既修高等之业,则必通西文。”“中国本无者,西学也,则西学为当务之急明矣。且既治西学,自必用西文西语,而后得其真。”[3]在严复的整顿管理下,学堂半年后即见成效。据高一涵后来回忆说:当时安徽青年学生羡慕西方文明成了风气,大家认为要学习西方科学,必先学习西方文字。因而把学习英文看作压倒一切的功课,别的功课考试不及格不要紧,千万不要使英文不及格。于是直到操场上,处处都听到朗诵英文之声。……热心学习西文科的学生……都先后到英、法、意、日本等国留学。如王星拱、刘贻燕、邵逸周等。”[4]正在这样的氛围里,高一涵如汲似渴地学习英语和西方政治思想。
严复 1906年 12月 17日对学堂学生讲演了《宪法大义》,主要宣传世界宪政思想。他详细论述了宪法与宪政,从源头亚里士多德说起,到世界立宪各国三权鼎立之异同,并且把安徽高等学堂的现行体制与仿行立宪结合起来,阐发行宪之实。[5]严复这场演说,其影响不仅限于场内数百听众,“印稿撤至五百余张,尚有求者”。[6]P834《宪法大义》讲演在当时转辗流传,而发行量在当时印刷条件下,实为罕见。此次演讲对高一涵宪政思想的产生至关重要,据他后来回忆“那时极大多数安徽青年学生对推翻封建统治没有什么不同意见,……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所知道的西方政治制度不多。……这次演讲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安徽青年学生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产生羡慕的心情。”[7]P431
高一涵不管是学习西方语言,接受西方教育,还是零散阅读西方著作,羡慕西方宪政体制等等,都是在严复的引导和教育下完成的。所以说,在严复的影响下,高一涵的宪政思想逐渐开始萌芽。
胡适 (1891-1962),安徽绩溪人,字适之,1910年留学美国,从学于杜威,并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并终生服膺于实验主义。他提倡法治、人权、自由,应该说,在近代的知识分子群体里,对宪政理解最深的应该是胡适。胡适始终认为,宪政是一种最好的政治体制,只有这样的一种体制才能把中国的政治弄上正轨,才能使社会纳入法律的统治之下,才能尊重并保障个性、个人价值和尊严,才能容纳并保障自由,容忍异己,尊重少数人的权利。
据高一涵的回忆,他从日本东京留学归国后住在北京朝阳门内竹竿 4号的《甲寅日刊》编辑部,当时与李大钊同住,后来李大钊搬走,至 1918年他进入北大后,和胡适同住在一起,后因为同办《努力周报》也朝夕相处。[8]P1871918年 9月 14日胡适在给母亲的信中提到:“此间屋内本有几间空间,今天有朋友高一涵、张祖训两君搬来同住,更不寂寞了。”[9]P106-107一直到 1922年 9月 20日才从胡适家中搬出,为此,胡适专门在当天的日记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涵与我同居四年,今天他移至同巷七号居住。”[10]P40从 1918年高一涵进入北大,至 1923年《努力周报》的停刊,通过 5年频繁交往的二人关系非同寻常。
著名学者许纪霖认为“高 (高一涵)、刘 (刘文典 )、王 (王星拱)三位虽不能说唯胡适马首是瞻,大体上皆追随胡适,视其为知识界领袖人物”。[11]P129二人长期居住在一起,势必在很多问题上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在《新青年》分化中高一涵与胡适坚决站在一起,加入到自由主义的群体中。他们也经常讨论各种政治问题,而谈的较多的则是如何使中国更加民主、自由、法治。在 1920年 8月,由高一涵起草,胡适等七人联名发表了《争自由的宣言》,要求北京政府废止一切侵害自由的条款,要求言论、集会结社、书信秘密的自由。1922年 5月,由胡适起草,高一涵等十六人联名发表了《我们的政治权利》,提倡组建“好人政府”,主张“宪政的政府,公开的政府,有计划的政府”。
研究高一涵与胡适交往期间发表的文章来看,可以明显看出很多与宪政有关,如《省宪法中的民权》、《宪法草案中国权及地方制度》、《介绍制宪特刊》、《宪法与制宪者》、《省制的讨论》、《联邦建国论》等学术性文章,其中很多观点受到胡适的影响,如好人政府主义、联邦制等。高一涵在 1923年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到北京后治政治学很有趣味,所以又稍稍的读点政治书;这几年……差不多又把以前的读书兴趣不知不觉的隔开了。今又遇着你的良言,或者又可以起死回生了。又从你的生活里头,看出读书的兴趣。”[12]P68高一涵的这种变化是与胡适影响分不开的。可以说,在胡适的影响下,高一涵的宪政思想得到了升华。
三、在日本的学习和探索
留学日本是高一涵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也是他系统接受政法学知识,宪政思想得到发展的重要阶段。前面一节已经分析过,在去日本之前,高一涵已经零散接触了不少西方政治思想。到了日本之后,眼界更加开阔,他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
1912年 9月,高一涵进入日本明治大学政法系学习,直至1916年 7月毕业回国离开日本,在日本学习生活将近四年。而当时的日本正全面地学习、效仿西方的宪政制度,全国到处都弥漫着西方民主政治思潮。因此,高一涵宪政思想的形成自然受到日本社会政治的影响。
1912年,高一涵初到日本,正赶上了日本的民主宪政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很快吸引了高一涵等留学生的眼球。1912年 12月,日本第一次护宪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数万名市民包围了国会,打出“破除阀族,拥护宪政”的口号,反对桂太郎为首的军部内阁上台和军阀官僚的“非立宪行动”,随着各地群众反对呼声响遍全国,逐渐演变成为政治暴动,最后以桂太郎为首的军部内阁倒台。这一事件促使高一涵研究日本的民主宪政体制,开始对民主宪政体制进行全新的认识。
高一涵宪政思想也受到当时日本著名宪政学者吉野作造的影响。吉野作造曾任教于天津法政专门学校,与中国留学生交往甚密 (注:与李大钊是师生关系),高一涵在留日期间深受其影响,并翻译了其书《选举权扩张问题》的部分章节。吉野作造因提出“民本主义说”,而受到社会各界知识分子的欢迎。他认为“国家在法理上属于人民”,“国家主权活动的基本目标在政治上属于人民”。[13]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说”正好与高一涵的民主思想相契合,高一涵认为民主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共和”,“共和”的主权者是“合万众之生以为生”的“创造团体”,而“共和”的真义是“大同福址”,[14]可以说吉野作造的“国家在法理上属于人民”等思想,都在高一涵的宪政思想里体现出来了。
从 1916年 1月,高一涵开始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一些活动,并与李大钊一起积极组织留日学生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因其表现突出,被选举为“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总会”的评议部评议员、文事委员会委员长,并参与编辑留日学生总会的机关刊物《民彝》杂志,发表了有影响的政治论文《国本》、《共和》、《程度与民政》。在留学期间,他一面组织参加政治活动,关注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一面自行研究政治理论,偶尔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来评论和说明问题。1914年 5月,受到民初“头号政论家”章士钊创办于东京《甲寅》月刊的吸引,为《甲寅》撰写了《民福》、《宗教问题》等文章,显视出了他在政论方面的才华,因而受到了章士钊赏识,成为章士钊麾下的主要编辑。1915年 9月,陈独秀在国内创办《新青年》,也开始向高一涵约稿。他接连发表了脍炙人口的《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二、三)、《民约和邦本》等文章,其笔触涉及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民主与专制的区别、国家与国民的关系、民主与自由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等诸多方面。
研究高一涵留学时期发表的文章可以发现其学术性逐渐增强,对西方政治理念有了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阐述。同时构成其宪政思想的诸多要素民主、法治、人权等也一一出现。因此,可以说留学日本是高一涵宪政思想的形成时期,其宪政思想也逐步从前期的零散状态逐步转向系统化。
综上所述,高一涵宪政思想的产生,确确实实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他一生学贯中西,身经新旧两个时代,因为历史的、社会的和自身的各种因素,不自觉的宪政思想就产生了。这不但充实了高一涵政治思想的内涵,同时也为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1] 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5]沈寂 .严复办学试点的成功与教训—安徽高等学堂近代中国[J].近代中国 15辑,2005.
[3] 严复 .辞退安徽高等学堂意见书 [M].直隶教育杂志第 8期,1907.
[4] [7]高一涵 .辛亥革命前后安徽青年学生思想转变的概况[J].辛亥革命回忆录 (四),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
[6] 严复 .与甥女何纫兰书 (九)[M].严复集 (三),1907.
[8] 高一涵 .漫谈胡适[J].文化史料 5辑,1983.
[9] 耿云志、欧阳哲 .胡适书信集 (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 曹伯言 .胡适日记合编 (四),[M].合肥:安徽出版社,2001.
[11] 许纪霖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 张耀杰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参见网站:http://www.hudong.com/
[14]高一涵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J],新青年,1卷 2号
The Research of Gao Y iHan’s Con stitu tiona l Though t of Reason s
HUANG Zheng-yu,ZHANG Ting
(co llege of history and Cu ltur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Hunan)
Gao YiHan’s constitutional thought is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Chinese culture andwestern constitutional culture.There are many reasons:from the social,historical factor,he hasbeen through the new and theold age,and the exoticism“Constitutional Thought”isvery popular in China.From hisown factor,he learnsChinese andwestern cultures,and he isvery fam iliarw ithwestern po litical thought.In addition,Yan Fu,Hu shiand others also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his constitutional thought.
Gao YiHan;Constitu tional Thought;reason
D 0-0
A
1671-5004(2010)06-0053-03
2010-11-22
湖南省吉首大学校级项目 “论高一涵政治思想及其历史影响”,项目编号:09JDY028
黄正宇 (1984-)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研究生,从事近代思想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