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CALL模式下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2010-08-1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动机

陆 杨

(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教研部,哈尔滨 150080)

MCALL模式下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陆 杨

(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教研部,哈尔滨 150080)

教学模式与学习动机分别是影响英语学习效度的关键外因和内因之一。通过解析强化动机理论,探讨基于MCALL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MCALL模式;英语学习动机;强化动机理论;激发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界一直在探索如何达到外语教学的最佳效度。在影响外语教学效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模式的选择无疑是外部因素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可激发因素,是影响教学效度的最具能动性的内部因素之一。

2007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鼓励采用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 (Mult imedia 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MCALL模式),并强调确立此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可见,在MCALL新教学模式下,对于如何有效地激发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探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一、学习动机与强化动机理论

1.学习动机的含义

研究界将学习动机定义为对于目标的一个定位,它是由多种动力因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是集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1]。加拿大心理学家 R.Gardner(1972)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2)学习努力的程度;3)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4)学习的态度[2]。

2.强化动机理论

研究者们从社会心理学、行为主义及认知等不同角度研究外语学习动机,派生出多种学习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教授认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可归到两个类别中,即行为派的观点和认知的观点,此外,还流行着人本主义观点[3]。此处仅探讨与MCALL模式联系较为密切、且颇具代表性的“强化学习动机理论”。20世纪 30至 60年代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强化动机理论”是最占优势、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

所谓强化就是指增加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物则是增加行为发生概率的刺激。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由外部刺激和强化引起的外部动机,认为学习是情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即 S→R强化的结果。按照 S→R的这种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学习行为与刺激物之间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动机被看做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推动力量[4]。简言之,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三方面:1)人的行为由环境引起并受环境控制;2)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的关键;3)强化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

强化动机理论对教学有着广泛的影响。程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其教学心理基础就是用强化原则来维持学习动机的。学校中用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奖赏、表扬、评分、竞赛等教育措施也是以强化原则为依据的。但是,这种以外在诱因方式激发学习动机的教育措施只能收到一时之效,却不能长久地维持并提高学习动机水平,因而,要求教育者运用适当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强化动机理论视角下的MCALL教学模式

2001年,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7年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推进教改的顺利进行。《课程要求》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教改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5]。

从广义上讲,多媒体外语教学 (MCALL)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涵盖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通过信息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出来[6]。心理学家 Treicher曾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 94%来自于视觉和听觉[7]。毋庸置疑,MCALL模式充分调动了人类视、听觉等感官,扩充了教学手段,成为支持学生思维过程强有力的认知工具。MCALL模式所具有的承载信息量大、呈现速度快、刺激视听感官、增强接收和记忆信息的效果等特点,使其构成学习者学习活动中的强势情境刺激,这使得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该模式的刺激与强化作用下得以进一步塑造,对激发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是,MCALL模式在给学习者带来强大视听冲击的同时也会导致其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验表明,如果一堂课投影播放超过 20分钟,学生就会由于视觉疲劳而引发习得知识能力的下降[8]。因此,可以说,MCALL的固有特点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利用并驾驭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务必采用有效的策略来维持并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参与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和调动,进而促使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三、MCALL模式下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因素。鉴于以上探讨,在MCALL模式下,一方面,教师应利用其对学习者形成的强势外部刺激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其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有意识地采取各项策略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

1.增加课堂教学变量,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

课堂、教师等情境因素对英语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借助网络、多媒体等途径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通过展示风土人情等原版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采用 Brainstorming、演讲、短剧表演等形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变量,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于努力程度中等或较低的学生影响较为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这类学生对环境敏感性尤其强、且更依赖于情境刺激的缘故[9]。教师应利用情境因素,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之向持久性学习动机转化。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觉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是独立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应通过分析学生的不同需求(学习和语言需求)和目标 (长、短期目标)提供积极的技术支持和心理支持。一方面,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不仅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而且在课堂上对学生给予启发或提示来引导其进行思考、联想和创新,还要使学生获得课本外的信息以指导学生课后自学,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应针对个体差异施行激发策略,如帮助学生制订计划来开展独立学习,鼓励其承担义务、消除其不确定性。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操纵、干预或控制学生,而是要发挥其自主性、增强其学习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

21世纪的教育观念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生存、学习、创新的能力。随着大学英语教改的推进以及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MCALL)的应用,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实施各项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期望以上论述,能够给致力于教改探索的广大同人以点滴启示。

[1]苏妍.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新西部,2009, (14).

[2]Gardener R.C.,LambertW.E.Attitude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New bury House, 1972.

[3]刘明娟,肖海雁.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23(1).

[4]徐土根,何桦.学习动机理论与课堂教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6).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庄智象,黄卫,王乐.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07,(5).

[7]戴珊.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1996, (8).

[8]张迎红.沈阳体育学院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9]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 2003,(1).

(责任编辑:刘东旭)

H319

A

1001-7836(2010)08-0166-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67

2010-03-10

(2008—2009)哈尔滨师范大学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陆杨(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认知语言学、外语教育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