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文化改写

2010-08-15罗秀英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林译林纾译者

罗秀英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 410114)

论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文化改写

罗秀英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 410114)

林纾是近代中国翻译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个传奇人物,因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而备受瞩目,同时也因大量“讹”译而倍受指责;此处无意评价林译的功过得失,而只对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数个译例进行微观分析,以小见大,探讨林译的改写策略及其合理性。

林纾;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文化改写

一 引言

林纾是近代中国翻译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因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而备受瞩目,“一生翻译的西洋小说有180余种”。同时也因大量“讹”译,如任意删减、增补、改译,而倍受指责。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客观地分析了林译的“讹”,“决不能完全怪助手,而‘讹’里最具特色的成分正出于林纾本人的明知故犯”。也就是说,林译的“讹”很大成分是林纾有意为之。无疑,这是一种改写,是带有强烈个人主观色彩的对原作的仲裁。

二 文化改写中主体性的显现

勒菲弗尔指出:“文学系统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翻译是对原作的一种改写,改写者即译者“改编、操纵他们翻译的原作,使译作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相符合,或者与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或诗学潮流相符合”。他认为,意识形态“通过译者影响翻译行为”。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民族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对源语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判断和策略,吸收、增删、改动或颠覆原作。译者由此成为一个带“偏见”的仲裁者,在翻译过程中作出各种选择。译者的翻译过程被放入了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译者的主体性在各种改写形式中得以彰显。

林译小说是典型的改写。对照原著,删减、增补和改译在译本里随处可见。林纾不懂西文,一生翻译的西洋小说有180余种,完全靠合作者口传,加之他“下笔如飞、文不加点”,难免出现错误,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明知故犯”。林纾作为一个古文家,文学造诣极高,他在翻译时,“碰见他心目中认为原作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耐,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去写”,“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石成金或以石攻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林纾对原作作出评判,并积极改写原作内容,使之成为他心目中合理的表达。这无疑是林纾作为译者的主体性的极大发挥。以前研究林译的文本大多停留在林译小说外部做理论研究,或者做语言对比,多指出林译小说增减改译之处、少说明林译改写存在的合理原因。本文无意评价林译的功过得失,而只对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数个译例进行微观分析,以小见大,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林译的改写策略及其合理性,找出林译小说改写的主体性原因。

对于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以下简称《撒略》)一书,沈雁冰先生认为“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译文中的人物也描写得与原文中的人物一模一样,并无什么变更”,但还是能不断看到林纾对原著的改写。下面就以Scott的著作“Ivanhoe”,林译《撒略》为例,看看林纾作为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

三 译例分析

例1:The Jew’s hand trembled for joy as he wrapped up the first seventy pieces of gold.The last ten he told overwith much deliberation,pausing,and saying something as he took each piece from the table, and dropped it into his purse.It seemed as if his avarice were strugglingwith his better nature,and compelling h im to pouch zecchin after zecchin,while his generosity urged him to rest ore some part at least to his benefactor,or as a donation to his agent.(Chapter 10)

林译:以撒取钱,手颤不已。先以七十枚上手试验,聆金声,辨金色,皆善矣,用厚楮重裹之。余十枚一一掷听其声,每验一枚,必作数语。此时贪心与良心交斗,思无因得多金,于天理甚昧;拟划此十枚还之,而又弗忍,则变计欲少酬使者以赆,而金光射眼,又不能割此爱。

对犹太人以撒数钱这一情景的描写,我们比读司各特的原著和林译发现,林纾在这一节的译笔非常生动。司各特只写以撒因喜悦而手颤,并无“聆金声,辨金色”,只写以撒的贪婪与良心交斗,并未看到“金光刺眼”。林纾凭空穿插这些细节,突显以撒“无因得多金”时,最初因“于天理甚昧”而内心动摇,最终因贪婪“弗忍”而不能割爱,这一过程中波折起伏的内心争斗。“聆金声,辨金色”和“金光射眼”等都是林纾增补的,原著中并无这些。林纾一定觉得司各特的描写“不够淋漓尽致,所以浓浓地渲染一下”,“认为原文美中不足,这里补充一下,那里润色一下,因而语言更具体、情景更活泼,整个描述笔酣墨饱”。林纾生动具象的描写,使得一个贪婪小气的守财奴形象瞬间跃入读者的视野。为了提高原著的生动性趣味性,林纾作为翻译主体——原作的仲裁者,开始发挥作用了。

例2:Hubert,who,as victor in the deliberation, longmeasuring the distancewith his eye,while he held in his hand his bended bow,with the arrow placed on the string.At length he made a step for ward,and raising the bow at the full stretch of his left arm,till the centre or grasping-place was nigh levelwith his face, he drew his bow-string to his ear.The arrow whistled through the air,and lighted within the inner ring of the target,but not exactly in the centre.(Chapter 13)

林译:黑保为得胜之人,法当先射。于是引满量的,步略前,右手与眉平,矢蚩然出,果及的,乃不中的心。

我们再看一下项星耀与原文一一对应的直译:休伯特作为前一轮比赛的优胜者,有权先射;他把弓挽在手里在弦上搭好箭,小心翼翼瞄准目标,又用眼睛量了好久距离。最后他跨前一步,伸直左臂,把弓举起一些,使它的中心或者握手处几乎与脸同一高度,然后把弓弦拉到耳朵那里。箭呼啸着穿过空中,落在靶子的内圈里边,但不是在正中央。

原文88个单词,林译44个字,项星耀直译132个字。显而易见,林纾对原文做了缩减,再看林译和项先生译文,很明显,原文中挽弓搭箭、瞄准目标、目测距离、举弓拉弦等一长串复杂的动作,林纾极简练地概括为“引满量的,步略前,右手与眉平”一句,顿时显得结构紧凑,用词简洁,画面清晰,“译笔清腴圆润,有如宋人小词”。勒弗菲尔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中指出:“为了使外国文学作品易被译入语文化接受,译者需要做些改动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诗学”。诗学包括两个要素:文学技巧、体裁和主题等;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意义。林纾本人对司各德在《撒略》中繁复冗长的表达方法颇有微词,“每人出话,恒至千数百言”,他作为一个古文家,讲究用词达练,古文义法是他随时都能熟练运用的诗学观。他随时准备对司各德复杂冗余的表达进行缩减和改写,以显示古文的高贵,实现他倡导古文的心愿。在这里,林纾个人的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他作为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对他所翻译的文本作出仲裁和改写。

例3:“Bois-Guilbert’s new shield bore a raven in full flight,holding in its claw a skull,and bearing the motto,Gare le Corbeau.(Chapter 8)

林译:新盾则画黑鹰,张翼摩天,下书法国书曰众慎此鹰爪。

原文中白拉恩的新盾的图案是一只傲然飞行的乌鸦,爪中扣着一个头骨。在西方文化中,乌鸦是破坏者,更是神奇的创造者,甚至是勇士的化身。司各德描绘的乌鸦象征着斗士的英勇和战斗的胜利。但是,林纾把原文中的“乌鸦”翻译成了“黑鹰”。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助手口译错误,或者林纾理解错误,更不是排印错误之类,而恰恰是林纾的有意改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鸦”是不祥,甚至丧亡的征兆,“黑鹰”才是中国文化中英勇、强势的象征。显然,这里,林纾采用了归化策略。中西文化各异,照原文直译的话,读者很可能不理解。林纾作为翻译主体,出于此种文化因素的考虑,归化的改译是此处必然的选择,用熟悉的可理解的文化意象来迎合中国读者的文化机制。

这种由于文化因素的改译,在《撒略》中还有不少零碎、持续的存在。如原著基督教名士St.Dunstan(圣邓斯坦),林译中有两处音译“圣滕司丹”,一处改译“圣母”,其余均未译出或统称为“圣人”。这种处理同样是有意为之:基督教显然不是中国文化,直译很可能增加读者理解的困难,不译或统称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一点,译为“圣母”则与中国读者诸如“天哪!”之类的感叹词相似,是可以被理解的。因此,林纾大胆地行使着他作为原文仲裁者的主体性权力,因地制宜,作出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译。

例4:“By St.Dunstan,”ans wered Gurth,“thou speakest but sad truths;little is left to us but the airwe breathe,and that appears to have been reserved with much hesitation,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enabling us to endure the tasks they lay upon our shoulders…”(Chapter 1)

林译:歌斯叹曰:“天乎!汝所言当也。今亡国之余,凡诸物产悉归法人掌握,惟此区区空气属我辈耳。此空气允余呼吸者,正须我力为之役,若不须我者,并此空气亦靳之耳。”

原文这一节写的是歌斯和汪霸谈论撒克逊语和法语语词的差异。在林译里,“亡国之余”提示了背景,“凡诸物产悉归法人掌握”强调了失国的后果,“若不须我者,并此空气亦靳之耳”是前句的同义反复,进一步强调了失国的后果。林纾增补这三句,使得我们不禁联想到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爱国志士正在寻求救国之路。林纾甘做“叫旦鸡”,呼吁“爱国保种”,撒克逊人的遭遇正好起到警醒国人的作用。如周作人所说:使得我们佩服的,其实还是那司各得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原本既是名著,译文相当用力,而且说撒克逊遗民和诺曼人对抗的情形,那是看了含有暗示的意味,所以特别的被看重了。林纾有意强化失国的感叹,是将个人的社会政治情感融入自己的翻译作品了。通过文化改写,翻译仲裁者的主体性由此显现。

林译小说虽然“讹”译遍布,但也“恰恰是这部分的讹起到了一些抗腐作用”,因此“还没有丧失吸引力”。林纾有意为之的文化改写是在特定时代个人和社会结合的产物,人们无需局限于追求文体层面的得失功过,或者纯粹地探讨林译是在某个理论关照下进行的,应该转向揭示这种文化改写存在的内在原因,以及它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容许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拥有自身的个性和“狭隘的偏见”,历史地看待译者和他的作品。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Lefevere A.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 许均.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M]//钱钟书,郑振铎,阿英,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 [英]司各特,著.英雄艾文荷[M].项星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8]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 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M]//[英]司各德,著,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 吴小琴.从权力话语理论再看林纾翻译中的“讹”[J].成都大学学报,2009,(2):87-90.

[11] 周启明.鲁迅与清末文坛[M]//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AbstractLin Shu is a controversial legend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He was wellknown by having translated a great number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but also blamed for being full of mistranslation.This paper does not focus on evaluating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in Lin Shu’s translation,but only attempts to make a micro-analysis,taking"The Legend of a Saxon Hero afterWar"for example,to probe into the strategies in Lin Shu’s cultural adaption and its reasonableness.

Key wordsLin Shu;the Legend of a Saxon Hero afterwar;cultural adaption

On CulturalAdaption in The Legend of a Saxon Hero afterWar

LUO Xiu-y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410114)

H315.9

A

1671-4733(2010)04-0113-03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4.035

2010-10-18

罗秀英(1986-),女,湖南衡阳人,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电话:15111147533。

猜你喜欢

林译林纾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
—— 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林语堂与汪榕培的《庄子·逍遥游》译文对比研究
拥抱
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