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策略

2010-08-15马学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高职

马学春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策略

马学春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培育高职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坚强自信的创业观,以期对高职学生未来择业、创业有所帮助。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就业;创业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对职业的优劣标准、意义和性质等的社会价值判断。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专科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高职学生在就业选择观念上不失理性但某些方面又过于理想化,而对于创业的态度则既跃跃欲试又缺乏信心,无论在人数比例还是信念和决心上都不及就业选择,应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坚强自信的创业观。

一、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一是在就业选择上表现出相当理性。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226份,其中在校高职男、女生分别为 139人、87人,来自城市仅 28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人数为 197人,占87.2%,我想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院在学院百年办学历史中,虽历经劫难沧桑,数易其名,但始终立足两个字未变:一是“苏”字即江苏苏州;二是“农”字即指农业。大多数来自于农村的学生踏实务实、积极上进,富有朝气和理想,有着奋发努力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学风。

在回答毕业后的发展意向问题上,绝大多数被试选择了“就业创业两手准备”,占总数达62.8%,选择单纯就业的和单纯创业的分别占总数22.6%和4.8%。至于选择出国留学和考公务员的就微乎其微,仅各占 1%。选择专升本的占8.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学校开展了创业就业课程,极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业,阐明创业的重要意义和培训相应素质,但由于缺乏相关实践经验、能力、机遇和资金、原料等主客观条件,相当多被试还是不敢贸然选择单纯创业,1/5强的被试干脆选择单纯就业,大多数选择曲线救国先就业,等待具备一定条件再创业,亦即所谓的“就业创业两手准备”。由于被试多来自于农村,既缺背景又缺资金实力,加之自身学历不高、急于改变自身工作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原因,导致许多学生对出国留学和考国家公务员绝少问津。当问及影响毕业后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时,超半数被试选择了自身条件(能力、专业等),而选择自己的爱好和父母或他人的意愿者分别仅占21.7%和13.7%,这也说明高职生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表现出很多的理性。

二是在就业选择上表现出过度的超现实的理想化。我们展开的调查主要围绕工作地区、就业单位、职业待遇、择业态度、求职途径等展开调查。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首选工作地区东南沿海城市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选择比例高达75.9%,选择无所谓的占18.1%,而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工作的不到 4%。首选的最佳工作单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政府机关,比例分别为34.1%、28.3%和14.6%,另有14.6%选择自主创业,而选择民营企业的最少,只有8.4%。对要求的薪酬待遇有40%选择 2 000~3 000元,22.6%选择 3 000~5 000元, 17.7%选择5 000元以上。只有 12%选择1 500~2 000元,而这恰恰是目前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最为现实的工资水准,但选择者比例属于最低的,大多数都高估了自己的价值,近1/3的选择了4 000元以上,这反映了他们中一些人的美好愿望,但这种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在金融危机阴霾尚未完全消除,本身专业多属于农学、农机等低工资领域的情况下,即使在苏州这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月工资在 4千甚至于 5千元以上的农学专科毕业生也绝对不多见,所以我们从上述数据以及分析中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有较大部分学生对工作地区、待遇等要求过高,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亦即对于择业就业的过度理想化。

三是充分认识到就业竞争的激烈。关于对当前求职形势的看法,只有 10%的学生选择“乐观”,选择“一般”的占53.9%,选择“不乐观”的占 36%。对于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太多,社会提供工作岗位太少”和“学历太低,学习成绩不突出”分别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也有少数被试埋怨说“单位要求太高”和“有关就业信息太少”。这表明高职学生在追求过高职业理想的同时,对就业竞争的激烈实质上还是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的。他们不仅对外部市场竞争认识到位,对自身学历和学习成绩也提出了反思并作出了科学而准确的判断,没有过于怨天尤人。对相似的问题认为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中“能力”、“机遇”、“求职实践经验”被排在前三位,而“专业”、“求职技巧”并未被认为是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加强就业教育,培养正确就业观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天行健,君子欲自强不息,必先利其器。高职学生绝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农民工,高职学生应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搞好高职学生就业服务,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绝不是搞形式主义和花样文章,而应该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只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才是高职生的就业之本、安身立命之地。作为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特别是专业技术的学习和钻研。现实中的有些高职生思想浮躁,上课应付应付,课后作业甚至连实验报告都敢搞抄袭,更别谈去查资料,反复实验出成果、出成绩了。因此高校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断探索专业特色,在专业教学、生产实习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介绍本行业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增强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时鼓励学生钻研技术、投身科研搞创新出成绩、出技术成果。

二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如果说职业技术是高职学生的立世之基,那么人文素质就是他们的为人之本。高职学生在缺少高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所谓人文素质,就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合格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有合格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一个人的技术好但思想道德水平低就好比缺少方向盘的高级进口汽车,性能越高越危险;而一个品质高尚、积极乐观的人即使在知识上暂时存在不足,但其人文素质会促使其认真弥补知识的缺陷。因此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人文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三是加强创业就业指导。至今,有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开设创业就业指导课。有些已经开设创业就业指导课,但很多学生反映创业就业教育“大道理多,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形式“死板”和“过于单一”、内容“不联系市场经济的实际”,不能及时、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并对热点问题加以引导,这表明,高校就业教育必须要加快改革。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最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是提供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部分学生还提出,希望学校提供就业生涯设计指导和就业心理咨询。

三、加大创业教育力度,树立主动创业观

一是充分认识高职生的创业价值。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而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即为创造新的事业。狭义的创业概念主要是指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的商业活动。社会、家庭、学校和媒体都应该满腔热忱地支持高职生自主创业,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职生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优势,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高职生自主创业还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出挑战,有利于在创业实践磨炼中成长成才,成为未来社会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中坚力量。

二是培养坚定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产生创业实践的前提。如何培养创业意识?第一,要转变就业观念,创业即就业。第二,要培养坚定的创业信念。只抱着求稳怕乱的安逸就业思想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第三,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这是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所需要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过程。

三是树立创业信心。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创业意志。意志是个体克服挫折感夺取胜利的重要心理品质。其次要树立创业信心。我们不可否认,高职学生的学历偏低,但现实中许多创业成功人士并非学历都很高,有的甚至都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仍然取得了创业的巨大成功。实践也证明,普通的高职院校也培养了很多优秀企业家。诸葛亮说:“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马尔顿说:“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所以高职生在创业道路上务必坚定信心,勇于创业和攻坚克难,这样才能走得更高、更强、更远。

(责任编辑:朱 岚)

G718.5

A

1001-7836(2010)08-011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49

2010-02-26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重点课题“转型期高职学生价值观代际分化研究”(SGSY2009ZD070),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2009年科研规划课题“大众文化背景下育人体系的构建”(12-02)

马学春 (1969-),男,江苏泰兴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生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