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污染基本情况及防治措施
2010-08-1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李俊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 李俊杰
郑州黄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王政文 孙丽娟
面源污染基本情况及防治措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 李俊杰
郑州黄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王政文 孙丽娟
地表水污染可能来自点源和非点源。非点源又称为面源。点源是指来自诸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设施的污染,而面源污染通常是由降水或融雪在地表或地下运动所引起的,它们所形成的径流携带着污染物并最终沉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本文就面源污染的基本情况分析,重点对防治面源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面源污染 基本情况 防治措施
一、面源污染的基本情况
2000年水利部在组织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专门进行了面源污染调查,降雨和下垫面情况是影响面源入河量的两个主要因素。从目前的分析看,南方区域受面源影响的情况较为严重。
规划还根据调查和收集的有关数据对上述面源的增量进行了分析。从1980到2000年,全国化肥使用量呈增加趋势;全国牲畜(包括大牲畜和小牲畜)养殖数量由5.8亿头增加到9.4亿头;农村人口由8亿人增加到8.5亿人;农村生活用水量由194亿m3增加到283亿m3;城镇人口由1.8亿人增加到4.6亿人;城市市区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城镇生活用水量由80亿m3增加到324亿m3;初步测算,由面源污染产生的COD、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的入河量已占点源和面源入河总量的40%~60%,面源已成为水体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
1. 化肥农药污染。化肥对农业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用化肥。据测算,目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已达4700多万吨,但利用率只有3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农药年施用量已达140多万吨,但利用率也仅有30%左右,相当于欧盟国家的一半。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通过以水土流失、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挥发等方式进入大气、土壤和地下水体,在一些地区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2. 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目前全国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100万吨,排放生活污水2300多万吨,这些垃圾和污水基本没有收集、处理,随意堆弃、排放,在一些地区已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呈加重趋势。
3. 畜禽粪便污染。我国的畜禽养殖业近20年来发展迅速,畜禽养殖业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目前我国猪、牛、鸡等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总排放量在30亿吨左右,有相当一部分粪便、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成为严重污染源。
4. 农作物秸秆废弃污染。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除了一部分作饲料或燃料运回家,其余大部分秸秆采用就地集中焚烧的办法处理。对秸秆的利用率偏低及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污染。
5. 农膜污染。因为大棚农业的普及,农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农用塑料特别地膜使用量猛增,年农膜用量已达135万吨。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留在土壤中100年也不会烂掉。因此,农膜残片积留在农田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防治面源的对策分析
1. 种植业治理。
(1)化肥减施。通过精准化施肥技术和畜禽粪便、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用有机肥以培肥地力,减轻农业生产对化学品的过度依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测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作物的需肥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等确定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施肥量及施用方法,以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
(2)农药减施。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精准施药技术。通过以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农药,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部分替代化学防治,在田间统一安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控制农作物虫害发生频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3)农田氮磷流失生态拦截。通过实行灌排分离,将排水渠改造为生态沟渠,利用沟渠中植物吸收利用径流中养分,对农田损失的氮磷养分进行有效拦截,达到控制养分流失和再利用的目的。
(4)农药替代。生物替代工程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
(1)畜禽养殖场。积极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利用固体粪便生产有机肥;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利用养殖污水,生产沼气。
(2)建设清洁养殖小区。按照人畜分离,集中管理的原则,在养殖专业户相对密集的区域,建设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
3. 水产清洁养殖。
(1)围网养殖清理。网围养殖清理工作是减少污染的重要措施,但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可根据退养还湖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并做好安置工作,逐步拆除围网养殖面积。
(2)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对现有养殖池塘进行合理布局,在同一区域内规划为主养区、混养区、湿地净化区和水源区等四个功能区,构建养殖池塘—湿地系统,实现养殖小区内水的循环利用。同时采用多级生物系统修复技术,对淡水养殖池塘环境进行修复。
4. 推广乡村清洁工程。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生活垃圾发酵池、田间垃圾收集池和乡村物业服务站,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人粪尿等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
5. 推进科技进步,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保障。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和锻炼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专家队伍。
(2)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民了解生态农业和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新技术。
6. 提高公众尤其是农民的环境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化肥有效利用率不高和不合理施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之一。农业面源污染使河流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硝酸盐污染超标导致饮用水质量下降,已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农民解决面源污染的意识和动力,增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来自公众的压力,促进管理部门对解决面源污染的关注。
7. 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
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要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1] 朱兆良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 张绍冰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8期
[3] 潘艳艳、陈建刚城市径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北京水务2008年第1期
book=48,ebook=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