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分析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郭秋香
郭秋香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15)
一、引言
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上世纪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很多学者的研究都促成了它的发展。例如,社会学家Hymes(1964),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言语使用问题;语言哲学家Austin(1962),Searle(1969)和Grice(1975)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意等角度研究语言使用;Halliday(1973,1985)的功能语言学特别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纯理功能;Labov(1972)对语言变异做了开创性的研究;Sacks,Schegloff&Jefferson(1974)和 Goffman(1976,1979)对会话常规(Conversation norm)、转换 (Turn)等口头交往的分析揭示了会话的结构规律;Gumperz&Hymes(1972)对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言语行为 (如讲故事、问候语等)的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索了语篇分析的新路子;Sinclair&Coulthard(1975)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模式的研究揭示了话段与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的说来,语篇语言学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慢慢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涉及多个学科的一门学问。在国内,语篇语言学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如胡壮麟、徐盛桓、方琰、黄国文、朱永生等。[1]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语篇语言学从对语言的表层描述转向对语篇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解释,并试从体裁角度分析语篇的结构,于是体裁分析应运而生。可以说,体裁分析是语篇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项,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近十多年来,国内介绍体裁和体裁教学法的文章不少 (如:秦秀白,1997[2]、2000[3];方琰,1998[4];韩金龙、秦秀白,2000[5]),也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兴趣,并有一些人把体裁教学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如:李宣松,1997;[6]陈平,1999;[7]王水莲,2001[8]等)。对体裁的讨论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用理论指导教学的意识,使得该语言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本文主要讨论体裁分析和体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并尝试将体裁教学法用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探讨语篇语言学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二、语篇语言学中的体裁分析
Bhatia认为体裁分析并不单纯采用语言学分析方法,而是将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9]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描述语篇的语言特点;社会学方法则是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讨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从而揭示特定体裁结构之所以得以形成并能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学方法则研究语篇的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探索特定的交际目的是如何在语篇中实现的。Richard和White认为体裁分析的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不同体裁的语篇是为达到不同目的而服务的。[10]秦秀白认为,在对话语或语篇进行分析时,如果仅仅重视语篇的衔接手段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忽视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和语篇体裁的社会功能及交际目的,那么就很难做到有效而得体地用英语进行交际。[2]
因此,体裁分析主要是研究在特定环境中语言是如何使用的。体裁分析的核心是交际目的,交际目的的不同决定了语篇组织结构和语言风格的各异。体裁分析通过对语篇建构过程的分析来揭示语篇的交际特性。同时,体裁分析主张在特定体裁的规约范围内,语篇可以根据个人的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语言特征和篇章结构。在具体的体裁分析中,一般使用Swales的“层次动向法 (move approach)”,即根据作者或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对某一语篇根据意义与功能划出层次,然后根据层次再来考察分析语言表达的形式。[11]
三、体裁分析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把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体裁教学法。语篇的体裁不同,其交际功能也不一样,从而导致其语言风格和谋篇模式的差异。从体裁分析入手来分析语篇的组织模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意义的建构,至少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篇章的组成部分,避免给人留下贸然、唐突或“被吊起来”的感觉。对于体裁交际目的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运用什么语言策略来达到交际目的。体裁分析的价值还在于不同文化的语篇可以揭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模式。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对体裁有所了解,使他们知道不同的语篇图式结构和建构过程,并提供一定的语言支持,布置相关的任务,提醒他们有意识地运用某个体裁,会使他们写出较得体的、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语篇,从而比较顺利地达到交际目的。
另外,由于体裁分析可以揭示体裁之间的不同,这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好的语篇范例使他们有章可循。对于根本没有体裁意识,而且对“套路”和“套话”也不熟练的学生来说,在开始时的强调可以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后再行创造。
四、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对商务知识与商务英语写作和会话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渴望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愿望,许多大学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先后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这些课程既向学生传授简单的商务知识又注意培养学生在商务领域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因此,商务英语写作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同时又是一个师生公认的难点。它作为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特殊领域,既面临着中国学生英语作文教学的共同障碍,尤应其学科交叉性强,写作格式及结构要求高而困难重重;既要防止教学方法流于语言表层,片面注重语法、词汇运用的表达,还要兼顾商务礼仪固有的表达模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语法和用词错误之外,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方面有三大困难:(1)不了解商务语篇 (包括话语)的结构程式。如在正式商务信函中没有礼貌结束语 (complimentary closing),求职信中没有说明候选人身份,等等。(2)没有掌握特定情景中所要用的语言功能。如在谈判情景的信函中,表达“拒绝”这一功能时,不少同学用“We can't agree with your deliveryplan”,一点不留余地,很生硬,这样的表达往往使“谈判”很难继续进行下去,当然也达不到交际目的,而不会使用较符合商务规范的语言“How do you justify such a long delivery period?”。(3)表达不得体,不少学生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使用“I'm glad…”、“It's OK.”等。这些问题均是由于作者缺乏体裁意识,对语篇的体裁结构、语言特点等没有掌握,或是写作时对该语篇的体裁分析不到位造成的。
体裁分析理论把写作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特定的体裁是特定社会情景的产物,是作者应对特定社会情景的手段。这个手段是由社会情景制约的,是高度约定俗成的,而非任意的个人行为。在商务交际中,某类特定的写作体裁往往是交际者之间共同遵守的。特定体裁有其自身特有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因此,分析和总结这一体裁的体裁结构、语言特点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采用体裁教学法,针对具体体裁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并掌握不同体裁语篇的结构模式和语言技巧。如,选择特定体裁的典型范文以供学生模仿,并向学生讲解与这种体裁相关的社会语境、交际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体裁的情景语境,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然后通过针对性练习,灵活运用到商务写作实践中。
五、体裁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特别强调交际目的的重要性。请学生以“结果”为标准来检验写作过程。如果没有达到交际目的,就说明肯定在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笔者请他们在课堂内忘记自己原来的身份,一开始进入写作过程,他们就是“businesspeople”。目的是要“做成某件事”“打成某个交易”。另外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体裁的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法强调分析不同的商务情景全过程或不同的商务环境使用的体裁结构、语言技巧、语言材料和语篇的功能效果,同时运用交际策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在特定的语境里有其特定的语言和结构模式。通过对案例的体裁分析和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即:根据不同的商务情景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风格、方式和内容来灵活处理任何商务实践。下面就笔者的教学过程说明一些具体做法:
(1)布置任务
把写作任务布置给学生。对任务的描述要具体,读者是谁,作者是什么身份,与读者的关系,要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交际目的。如: “You were sent on a residential training course for five days.Unfortunately the course was very badly run and there were a lot of problems with it.The advertisement below shows the details of the course,together with your comments.Write a report for your manager on the course.Describe the problems with the course and suggest what your company should do.”。有关的输入材料 (广告和评论)使学生必须把自己放入那个特定的角色,采用他认为合适的语言来完成写作。一般不先给范文,而是让学生根据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写。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再指出他们的问题,然后提供相应的范文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或者,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写这类文章,会从哪儿入手,如何展开,怎样收尾。
(2)发放案例
通过多媒体或打印材料发放2-3个范文或相关案例,请学生分析其结构程式和所用语言,先自己或小组分析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不把全文原封不动地发给学生,而是把文章按段落裁成纸条下发。让他们根据语篇结构,把打乱了次序的段落重新排列好,然后讨论文中实现每个语篇层次动向实际使用的语言功能,并把对每个层次动向中可能使用的典型语言功能及其具体语言实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3)分析体裁
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语篇的结构程式,找出这些案例在结构程式上的共同点。通过分析学生发现,虽然它们的内容不同,长短不一,但有几点是共有的,且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求职信”由若干可以辨认的“层次动向”组成:开头语、提及招聘广告、说明候选人身份、陈述申请理由、说明如果被录用,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推销自己、提出条件、提供推荐人姓名、附寄有关文件、礼貌收尾、签署姓名。[12]在这些“层次动向”中,必不可少的是:开头、说明候选人身份、推销自己、礼貌收尾和签署姓名。其他的则视情况而定,可有可无。
其次,请他们分析作者的交际目的是什么,是否达到了交际目的,通过什么语言手段达到了目的。师生共同找出表达的“套话”,同时指出他们可以发挥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关于说明目的的用语,如投诉信中:
a.Your quick dispatch will be most appreciated.
b.In view of our friendly business relations,we are sure that the matter will be settled appropriately.
c.You'll have to make compensation for all our costs.
d.If you cannot provide qualified goods within 3 days,we'll ask for a refund.
还要使他们注意到所用语言随人而异。比如,例a和b是礼貌的投诉请求;而c和d属于语气强硬的要求。如果想与对方继续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最好使用前两句那样的礼貌投诉目的语,而不要写出后两者那样强硬语气的句子,以免偏离了整个语篇的交际目的。
(4)针对性训练
在学生熟悉了语篇的结构模式之后,再让他们结对练习,这时学生练习的目的性比较明确,注意力比较集中,对语篇的程式结构和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法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通过一个学期体裁教学法的实践,学生反映收获较大,对他们很有启发。有的学生说:“别说用英语写,就是用中文写,我也不一定能写好,因为我根本没有体裁这个概念,更不用说去注意什么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
六、结语
本文从语篇语言学的体裁分析理论入手,探讨了体裁教学法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法用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体裁教学法解决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起到了别的教学法无法起到的作用。运用体裁图式结构分析语篇,把语篇语言学中的体裁分析理论引介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体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了解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及语言运用策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出更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商务语篇。如果将体裁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较快地促进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1]康光明.语篇语言学及语篇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39-41.
[2]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 ,1997,(6):8-15.
[3]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42-46.
[4]方 琰.浅谈语类[J].外国语,1998,(1):17-22.
[5]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0,(1):11-18.
[6]李宣松.体裁分析与商务语篇[J].外国语,1997,(2):26-29.
[7]陈平.外贸英语写作教学新思路: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语,1999,(3):28-30.
[8]王水莲.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91-94.
[9]Bhatia,V.K.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1993.
[10]Richard,B.&G.White.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J].ELTJournal,2000,(542):153-160.
[11]Swales,J.Genr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Henry,A.&R.Roseberry.A narrow-angled corpus analysis of mov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genre:‘Letter of Application’[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1,(20):1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