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

2010-08-15姿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专业人文精神

唐 姿

(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可谓源远流长,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1983)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底层结构”,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或“上层结构”,及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的外语教学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入缺乏自觉性,系统性和对比性,虽然大多数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美概况》课程,但这种课程大多与语言课程脱节,缺少针对性;同时,现代教育的应用型转向,一改过去象牙塔式的教育,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不断弱化,在教学中,重视技能培养,忽视文化思考。在文化课程教学中,一些跨文化的课程有些知识性较强,而思辨性培养不够,北外教授刘润清就指出:“目前英语的教与学更多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1]这些都不太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其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出现一定的偏差。[2]事实上,我们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手段,因此,我们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人文知识导入

自19世纪以来,受唯科学注意思潮的影响,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应该说,这是现代文明昌盛的标志,有专家提出:现代教育问题在于人类除了追求知识外,在创造领域似乎没有别的事可做。[3](P7)在今天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知识凸显而思想凹陷的时代,人们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目不暇接,以至于无法思考自身的处境和命运,难怪很多教育家视野中的学生被人们称为“装知识的容器”,我们一些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被人称作是“没文化的人”。工具主义观念在我们教学的课程设置上体现明显,比如在我们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占专业课时的45.9%,在我们花大量课时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同时,却发现学生的文化底蕴匮乏,在文化交际上的语言与能力的不协调,比如我们很多中国学生在口语上语音语调都比印度学生要好很多,但是在语言应用上却相差很远。

当前,很多英语专业下的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培训为基础的教学是不是就是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石呢?答案很值得我们商榷。胡壮麟教授指出:“大学本科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主,还是以通识教育为主,理应值得我们思考。近一二十年,有些人对专业教育还不过瘾,细化到要搞方向教育,实在不敢领教。”[4]序这种形而下的“器教育”忽视了专业的内涵,而把英语专业慢慢边缘化,成为技能加英语的培养模式,这些很值得我们反思。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彰显学科特色又能切实培养出应用型的综合人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语言有个底座,说语言的人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特征而有不同于别的群的一个群。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这就是说,语言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Sapir在其《语言论》中的名一段名言。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逐渐被人们认识,对外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程设置上,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已成为不可争议的论题。我们既不能像过去一样偏重学究性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一味追求学术研究,开设大量的音韵,词汇,修辞,文体等课程;同样,也不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划分,因为那样,我们可以相应的设立无数个学科方向,比如商业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新闻英语、医疗英语、法律英语等等,同时,开出各种适应与此方向的课程。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在我们外语教学中,有一批学者将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教学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5](P130)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知识交际”,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这一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使师生重视影响交际的交际文化因素教学。以此划分,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上,如果要平衡应用型课程与人文课程的关系,加大语言技能培养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大胆改革,比如在我们很多基础课程中,压缩一些纯技能训练课程或者对技能型课程进行改革,增加人文及综合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将来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程,以“实用性”、“阶段性”、“适合性”为原则,采用“注解法”、“融合法”和“实践法”以及“对比法”等方法门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具体语言实践,包括观察,看电影,听讲座以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大量的阅读英文原版作品,使学习者可以对目的语言的社团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而改变以往课程中对语言知识的重复训练,学习到西方文化的精髓部分,而不是简单字词句的理解。

三、英语专业学习者主体性思辨的思考

20世纪乔姆斯基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等人的心灵主义理论传统,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我们知道,现在的80后乃至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在孩提阶段就开始二语习得,以前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起始年龄越早,其语音的精确性也越高,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也表现更为出色。但是有两个问题在研究学习语言者的语言能力上值得我们思考。(1)母语习得似乎于一个人后来表现的智力倾向不是十分有关,即智力表现一般的人也能比较完美的掌握和使用母语。(2)语言交际能力与语言知识不一定成平行发展的趋势。[5](P51)

研究表明,所有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关于人类语言和语言交际本质的知识以及目的语和各种非语言的知识。然而,为什么我们很多语言学习者在经过较长的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后,仍然在表达思想上显得的匮乏呢?

没有人反对教育应该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最后对所学的只是真正理解的说法。但是一旦有人问:“什么是理解?我们怎么知道实现了理解?”在英语专业学习者的主体性研究上,我们不可忽视其学习者的认知主观能动性,如果片面认为认识几个英语单词,或者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就是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话,那么这远远是不够的。一个美国学者曾经通过调查指出:“过去多年的研究工作,是我们知道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在美国和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工业国家中,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教材和知识。也就是说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他们一般不能恰当地运用在学校所学的概念,甚至好学生也如此。”[6](P202)笔者从事英美文学课程多年,曾发现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虽然很多学生能够读懂文本中的词句,但是却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也不理解文本的文化内涵,这么明显表明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认知上,对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缺乏重视,也很少进行培养。在课堂测试,讨论中,很多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概念,事实和法则并将他们返还给老师。

语言习得研究认为如果把语言交际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互动过程的话,那么这个过程不仅包括语言表达部分,即发出信息;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理解部分,及接受信息,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比语言表达更为重要,这是因为:(1)根据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获得先于表达能力;(2)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不可能有有效的表达;(3)语言理解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对语言学习者思辨性培养,实际上是更好的让学习者能够“理解并学以致用”,虽然我们的一些好学生在听、说、读、写上有一定能力,但是却不能在人文、艺术相关领域内“理解并学以致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培养高级的二语习得者满足社会对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因此,在对英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培养上,教师担当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可以借鉴Long为代表的心理认知学派提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按照任务设计教学大纲,改变过去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完全脱离的教学设计,做到语言形式与意义交融,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虽然Long归属心理认知派,但是在方法论上还是为社会文化学派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实践办法,我们完全可以博取两者之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结语

二语习得理论中,心理认知学派代表Long认为:“无论社会环境等因素如何作用,语言知识最后一定在人的心智中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心理认知理论只关心语言能力的心智表现形式,至于这个表现形式如何获得,则不是二语习得的第一研究目标。[7]笔者并不能认同此观点,因为语言永远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如何使语言习得更有效,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思辨能力,这是我们外语人的追求目标。近年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逐渐将重心移向了主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趋势固然纠正了传统外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创造能力的倾向,但是如果因此低估甚至忽视了外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那就又走上一个极端危险地歧路。在西方,教育一直被赋予三大功能:一是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二是训练学习者的社会能力;三是培养学习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我们中国人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利用西学东渐反思自己本身的文化,在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更需要语言知识者。外语教学对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提高的确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近代史上很多思想家,比如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等,若没有外语学习的经历,很难想像他们会那般迅速地进行思想转变,在当今的人文知识弱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一点。因此,在外语教学上,如何更有效的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三方面下手:(1)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大胆改革;(2)对学习的主体上进行人文素养的思辨性引导;(3)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正确定位教师教学地位。正如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理的‘唤醒’,这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8](P73)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 [J].外语教育与研究,1996,(2):1-8.

[2]刘继华,王文斌.高校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弱化与强化 [J].中国外语,2008,(5):5.

[3]王坤庆.精神与教育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胡壮麟.钱冠连语言学自选集序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周为诚,赵飞.论二语习得理论建设 [J].中国外语,2008,(4):49.

[8]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专业人文精神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