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与本科知识衔接问题的探讨

2010-08-15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河南科技 2010年16期
关键词:专升本教学计划知识结构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王 红

高职与本科知识衔接问题的探讨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王 红

文章介绍了“高职升本科”的意义、政策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高职 本科 知识衔接 探讨

2006年1月24日,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规定: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教育总规模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因此,北京联合大学近几年逐步成为为北京市“高职升本科”的主要学校之一,近几年,随着高职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我校“高职升本科”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几十名,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名,高职升本科的教育已经成为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升本科比例的不断增加,加之生源情况的异常复杂,使得高职与本科知识的衔接问题也日趋突出。如何改革与发展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和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知识的有机衔接,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高职升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 高职升本科学生生源结构复杂。由于现行的高职升本科招生政策,存在“职高”、“本科”专业不对口现象,造成招生院校生源结构十分复杂,给本科后续教育带来很大麻烦。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学校现有的专业情况、师资结构、实验条件等情况而确定的,招生专业不能覆盖高职的所有专业。为了能更好地对“高职升本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现在很多学校都将高职升本科学生单独编班上课,为了便于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每个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数至少要组成2个班级(60人左右)。这种招生体制使得部分高职学生不能升入对口的本科专业,而只能升入相关或相近专业,造成了生源结构复杂性。

2. “职高”、“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不一致。高职与本科是两个不同的学历层次,二者在入学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但在一些基础课、专业课设置上,高职、本科之间又有许多重复或交叉。根据培养目标,本科生应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尽管“高职升本科”的学生在过去高职阶段的学习中也学过相同的或类似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但内容、深度和要求与本科都不尽相同,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后,在课程衔接上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使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与实际教学有很大差距,给本科课程内容的设置带来了新的挑战。

3. 不同高职院校之间课程设置差异很大。由于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而各个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差别很大,他们的知识背景与能力结构参差不齐。面对这些学生,使用同样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教师难以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

4. 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对“高职升本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院校把“高职升本科”看成是学校招生计划外的,加之“高职升本科”招生政策的不稳定性,许多院校在教师的配备上不够稳定,缺乏对课程系统地的研究,甚至选择新上岗的或教学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为“高职升本科”学生上课,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解决“高职升本科”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做好新生高职阶段知识结构调查分析,保证教学计划制定的科学性。由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原因,使得“高职升本科”新生的知识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对新生知识结构的调查对本科阶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设置非常必要,这项工作应该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教学部门和一线教师的需求,设计合理的、便于统计的调查问卷或统计表,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后将新生知识结构情况表反馈给相关的教学部门,为一线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2. 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由于“高职”和“本科”的的培养目标不同,二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定差距,与本科相比,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在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上,高职学校也不尽相同,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升本科”教学计划,是做好“高职”和“本科”知识衔接的关键。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能盲目地根据依据普通本科教学计划,要求他们在理论知识上达到完整和连贯,而是根据新生知识结构情况和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取长补短,以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为特色制定教学计划。

3. 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和调整。由于“高职升本科”学生前期复杂多样的学习情况,所以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情况,合理的设置课程,而且每年要根据学生来源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与修改,尽量避免一些知识的简单重复,让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原有的高职基础上学习一些层次更高、内容更广的新知识、新技能。

4. 因材施教,分班教学。“高职升本科”学生在本科阶段只有两年学习时间,近几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第二年就要着手就业工作,所以学生只有一年时间在学校认真学习,为了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实行分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入学成绩进行分班授课提供了依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适合的授课方式和辅导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

5. 加强教学管理。在教学环节中教学管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职升本科”教学管理应该更加灵活,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教学过程的管理,如对学生入学知识结构情况的调查分析,学生免修、先修的原则,对开设选修课程的要求,教材的配套使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学生实习环节的具体实施等等。

总之,要提高“高职升本科”学生的质量,必须做好专科与本科的衔接工作,这是摆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面前共同课题,北京联合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提出来供大家共同研究讨论。

[1] 范文斌马骏陈丽华.认真做好专科与本科衔接提高“专升本”学生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2] 王叙红.改进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3] 关云飞徐萍.高职“专升本”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研究与探索,第26期(总第594期)2008,(9).

[4] 王丹丹.对调整“专升本”政策的反思[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2)

book=38,ebook=38

猜你喜欢

专升本教学计划知识结构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