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凌示范区发展与周边地区互动机制研究
——浅谈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0-08-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田义文张利杰

河南科技 2010年16期
关键词:杨凌示范区农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徐 娟 田义文 张利杰

杨凌示范区发展与周边地区互动机制研究
——浅谈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徐 娟 田义文 张利杰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被列为党和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建设新农村已经是举国上下关心的问题,本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谈谈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 示范作用 辐射带动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凌示范区成立13周年来,对照过去,杨凌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一个昔日无人知晓的小镇到今天闻名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凌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具有较强人才和产业聚集效应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可以说,杨凌示范区发挥农科教、产学研、农工贸相结合的整体优势,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还向周边广大农村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

一、杨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我们勾画了未来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杨凌示范区紧绕全会精神,发挥农科教、产学研、农工贸相结合的整体优势,新农村建设取得设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1. 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杨凌区以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为主线,大力弘扬“一村一品”理念,坚持城中村以二三产业和商贸业为主,城郊村以特色手工业为主,远郊村以设施蔬菜、奶牛养殖、果树栽培等主导产业的思路,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引导农民自主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发挥杨凌农、科、教整体优势,用政策吸引资金,用技术吸引资金,用良好的服务吸引资金,重点引进高技术、高利税、高就业率和强示范带动能力的农业科技企业,[1]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

2. 生活宽裕。生活宽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第一目标,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激起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从而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受益于杨凌科技示范带动,从1997年以来,杨凌农民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1396元增长到2009年的5744元,十几年的发展,农民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2008年,4993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3400多元高出一大截,首次实现人均收入增长18.6%,走在全省前列。具体情况见下表。

伴随着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是农村经济消费水平的上升。目前,大部分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和接收器,拥有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用电器,有的还购置了小轿车,为进一步提高收入提供了更好的空间。

3. 村容整洁。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显状态。[2]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进行农村环境的治理,才能实现村容整洁,才能为乡村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卫生,交通通讯等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3]杨凌区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和实施农业项目发展农业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由近及远,分步实施。同时将村镇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向城市靠拢,并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补充,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住房面积更加宽敞,街道更加整齐划一,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

4. 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德基础,杨凌区号召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通过有线电视、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将先进的思想观念、科技和文化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播到农村。鼓励倡导村民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鼓励农民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尊重并弘扬传统的先进的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鼓励农民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社火等活动活跃乡村生活;鼓励农民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逐步推动农村殡葬改革。

5. 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目前,示范区大多数村开设村务公开栏,实现了村务公开,村民代表在监督村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村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村级民主政策的深入发展,村民民主意识得到加强,在村民民主管理过程中,加强党支部、村委会对村容建设的领导,形成上情下达及下情上达的信息沟通渠道。[4]全区广大农村形成了民主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民主规程不断完善,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及其辐射带动作用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和科学管理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它的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其中科技示范是杨凌示范区的重要使命。示范区在内外示范推广过程中,积极探索科技示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推广了大量先进的农业技术,起到了辐射源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1. 示范园区的建设。杨凌已经规划建设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减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的原则。这些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形成,不仅带动了示范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实力。通过项目的扶持,给企业、农民实现双赢找到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和支点,为农村建设小康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

在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同时,在青海、甘肃新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到位资金11.5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7.3%,同比增长27.8%。在建招商项目进展较快,支撑带动功能。[5]示范园区的建设,有力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幅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2.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挥作用,加强与周边互动机制研究。紧紧围绕农业优势资源,一是各地紧紧围绕农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科技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推动了本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杨凌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带,已成为周至、武功、促进全区的全面发展。杨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5年时间,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示范推广新格局,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基本确立在陕西省以及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带动辐射的核心地位。二是启动武功,扶风,乾县等地的现代农业园区,由杨凌出技术和人才,各地出土地和劳动力,把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广到周边地区,为杨凌在全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供载体逐步使“一枝独秀”变成“百花齐放”,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示范区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不断发展,给杨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便利,在示范区辐射带动下,杨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示范区的继续带动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1. 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受经济高度增长,用于工厂及宅基地的耕地的增加,反而使总的耕地面的在不断的减少。[6]随着杨凌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失地农民比率呈上升趋势。所以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应当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的研究农村的村庄与农业空间布局问题,制定好与农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有关农村建设用地只限乡村自用、不得出租使用的禁令,使农村工业化模式的转型合法化。工业园区发展需要大量征用农民的土地,农民土地大量转变为城市用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一方面失去了土地,将从原聚居地搬迁,政府需要规划制定地点,作为失地农民新的居住地,并制定失地补偿政策,对失地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偿;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认真的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但是失地农民因土地的丧失,为我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2. 思想上认识上的制约。新农村建设是以政府引导,农民为主题的原则,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入,但是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政府搞新农村建设示范,一定有大量资金投入,不给物质或资金就不搞或者有意拖延。同时部分村干部也存在模糊认识,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停留在按部就班工作,而缺乏一种开创性工作的精神。[7]

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自然村撤并上,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习俗。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故土难离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新农村的建设可以多种多样。

3. 后续资金不足。建设新农村,在积极稳妥化解债务的同时,尽快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8]新农村建设初期,示范区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地方融资、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措施筹措资金,为杨凌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启动资金。但是由于投入项目多,绝大多数资金都被用来启动项目或者进行加工厂房、新作物品种购买等前期投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很多项目刚刚开始运作还没有进行资金回笼,同时继续运转这些新的项目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支持。

针对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示范区政府要发挥起带动作用,在政府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新农村的各个乡级、村级单位从以前的坐等政府把资金送到家门口到主动走出去与外商联系、合作,进行自主招商引资。二是加大民间融资进行资金筹措,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项目进行股权分割转让,吸纳新的投资者。要根据农村资金需要的多样性的特点和不同类型客户对贷款的不同要求,大力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组织和多种金融服务方式。[9]三是积极与商业银行取得沟通,以现有的固定资产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抵押争取更多的商业贷款,从而把死的固定资产转变为流动资金。

4. 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新农村的建设在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也体现在科学技术上面,从新农村建设初期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的科学技术一直给予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持,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扩大,紧紧一所大学的支持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而且完全依托一所大学的技术,长远看来将导致杨凌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项目单一,将没有多样性,这很不利于新农村的深入建设。

要解决自出创新的这一技术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示范区的带动辐射作用,示范区要投入自主研发资金,研发的课题要符合杨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从种植业、养殖业、花卉业、制造业等方面着手积极进行研发。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乡级、村级以及各个项目也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从营业额中抽取定额资金作为科研课题的专项资金。

四、结语

十多年来,杨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杨凌农村正在大踏步的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步,展示出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示范效应,显示了农业科技的神奇魅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实现示范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对外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要求。办好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要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示范辐射功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 李慧发展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杨凌农业示范范园区建设的基本思考价格与市场[J]2005534-35

[2] 董忠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3] 段应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06

[4] 赵海荣、马同强村容整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78-79

[5]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6] 甲斐渝.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和经验教训

[7] 周静李忠旭等[J]. 辽宁北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8] 刘漠炎 . 论赣州模式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9] 彭力,邱林,吴霞.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book=82,ebook=82

猜你喜欢

杨凌示范区农民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饸饹面“贷”富农民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