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导闪光册的教师评价研究

2010-08-15郑淑清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视导评价者闪光

郑淑清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基于视导闪光册的教师评价研究

郑淑清*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结合以“视导闪光册”为载体的教师评价改革实践,探讨“视导闪光册”概念、特点、作用及实施方法等,尝试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师评价方法,探讨视导闪光册在教师评价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带动教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视导;视导闪光册;教师评价

表扬激励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从肥皂水效应出发,管理者针对教师的缺点和不足,也应该尽量采取保护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态度和方法。身为学校管理者,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教师队伍,不可缺少赞美教师的勇气和信心。明智的管理者会真诚地欣赏教师的每一点进步,在赞美的过程中,强化教师的长处,弱化教师的短处,在潜移默化中让教师感知正确的做法,从而获得不断进取的原动力。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建立视导闪光册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使潜能得到有效地激发和释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发挥。

一、视导闪光册的概念与特点

“视”是指观察、巡视,“导”指引导,通过反馈观察结果与评价意见,肯定积极表现,激励引导教师发展。“闪光”指积极突出的表现。“视导闪光册”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在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视导的过程中,将教师的优异表现记录下来,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正面积极评价,并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示的簿册。视导闪光册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工以及教学活动相关人员的优异表现。用叙述性的笔法,将事情经过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以备评价时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和评价效用。视导闪光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性

教育视导没有具体的时空和对象限制,记录闪光册可以随时发现,随时记录,随时反馈。评价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评价时段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可以有具体的量表限制,也可以不受量表限制,运用灵活。

2.时效性

视导闪光册是对教师在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即时发现、记录的一种评价手段,因其灵活性大、针对性比较小,不必拘泥于工作时间的阶段性,可以在发现闪光点的当时当地进行及时反馈,有趁热打铁的功效,时效性强。

3.全面性

视导闪光册既可以针对教师个体的行为进行评价记录,也可以对教师工作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价记录;可以是针对一个(组)评价对象某一具体事件或表现,也可以是针对一个(组)评价对象一段时期内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记录。全面性还指评价时间上的广泛性,工作时间以外的关乎教师素质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评价记录范畴。

4.相对性

教育视导无处不在,视导范围几乎无所不包,评价标准具有灵活性,因此,视导闪光册的评价记录也具有相对性。比如,同一备课组成员在同一个课时内容授课时使用同一个课件,表现出资源共享,可以看做集体备课到位的表现。另一个备课组成员的课件风格各异,又可以看做是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的表现。这可能表现出评价标准不统一,带来教师无所适从的毛病。这一问题则由评价者结合本阶段工作重点来决定突出或回避,因为事物本身就具有相对性,绝对化的一刀切往往会挫伤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视导闪光册的作用

1.激励导向作用

视导闪光册可以给教师以荣誉感,对被评价的教师起到激励督促作用,帮助他们更肯定地看到自己的成就,激发学习和工作的动机,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最终保证教育教学过程顺利有效地进行。同时,还可以引导被评价的教师按照评价结果所体现、提倡的方向发展,对整个教育工作起到定向指导作用。

2.榜样示范

视导闪光册是将教师闪光之处记录下来,并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予以介绍或表扬。这个过程展示了教师个性风采和良好的教育成果,具有鼓励进取和创新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成长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集体的风气、教学水平和协作精神对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总是不自觉地模仿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教学效果也更好的教师的做法。视导闪光册就是将这些具有示范价值的行为记录下来,为教师确立可资借鉴模仿的对象和做法,形成一种显性的带教方式,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师的优秀品质成为学校舆论宣传的主流,视导闪光册有着鲜明的榜样示范作用。

3.诊断调节

教育管理者记录教师的闪光点,本身就是对该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一次诊断,包括对计划的实施、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法和教学技术手段的采用等。做的突出之处得到表扬是对被评价教师的信息反馈,也是在帮助教师诊断自我教学的优势所在,并相应对照自我和被表扬的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它是教学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成功的保障因素。

4.愉悦身心

视导闪光册是对教师良好教育行为的记录,管理者通过一定的评价途径,再将其反馈给本人及群体。这就可以成为教师愉悦情绪的来源,可以让教师更多地获得自尊和自信,从而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增加更多的工作动力,和谐人际关系。

三、视导闪光册在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一)视导闪光册记录范围及使用对象

时间范围——主要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空间范围——主要指校内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视导闪光册记录的对象和内容包括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一切人员及其行为方式。视导者为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承担其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视导工作,有值班任务的管理者将对该工作日中的全员表现作出视导。视导者的角色应是某个相应管理领域的专家,还应是良好的沟通者、杰出的组织者、良好的激励者、有效的协调者、成功的引导者和改革的促进者。视导者的职责是观察与评估、处理与解决问题、激励与沟通、传播新知、凝聚人心等。

(二)视导闪光册的内容及分类

1.按评价目的进行分类视导记录

(1)以倡导敬业奉献精神为目的的分类视导记录。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教师必须具有敬业奉献精神才能干好教育工作,备好一节课、做好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搞好一个班集体建设,都是可以无止境做下去的工作。由于时间限制,家访、个别学生辅导等工作往往需要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这就决定着教师需要牺牲一部分工余休息时间。因此,八小时以外的表现是视导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的重要观察点。

(2)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的分类视导记录。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者对教师工作的评价着力点也在于此。一堂好课的标准几经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者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阶段工作目标来确立相应的视导观察点,寻找教师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

(3)以鼓励教师创新进取为目的的分类视导记录。教育改革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话题之一,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富有吸引力,需要始终保持学习和超越的姿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要求。学校管理者需要借助评价手段来鞭策和鼓励教师,推动教师在超越自我和超越他人的追求中,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活动,使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同时出现日上层楼的理想局面。

2.按学校活动专题进行分类视导记录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不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按学校活动专题进行视导记录,可使活动主持者、负责人承担起相应的评价职责,同时以发现闪光点这一评价视角指导工作。具体分类如下:(1)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一般包括学生转化个案、班会、晨会、运动会、升旗仪式、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校工作及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等。(2)教学活动。日常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计划、阶段总结、备课(包括集体备课)、作业、课后辅导批改、校本研修等;课堂教学包括教态板书、导语设计、课堂管理、师生互动、教学语言、教法选择、学法指导等;其他辅助教学活动包括师生谈话、家访、电话沟通等。还有其他间接评价教师的活动,如学生座谈会、学情调查等。(3)专项活动。科研工作、校本研修、课程开发、教法及学法研究、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等;作业研究、教案评比、教学大赛、研究课、试卷分析、备考策略研究等专题活动。(4)其他活动包括党员活动、工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

3.按教师活动的时序进行分类视导记录

这是一种按时间轴进行的纵向视导记录,如同记工作日志,只是重点放在记录闪光之处。

4.按人员工作性质或所属单位分类

学校工作人员中无外乎有三种:教师、非教学人员、雇请外来人员。教师评价虽是面向教师作出的评价,但教师工作接触的人都可以成为评价对象和评价参照,尤其是评价参照的意义使得教师评价工作必须面向更大的视野空间。基于此,视导闪光册可以按人员工作性质或所属单位分类。

5.按对教师个体教育行为的视导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如同教育管理者为教师建立个人档案袋,将每一次对于该教师的视导都记录在归属他个人的记录空间中。按人员进行视导闪光记录,有利于对教师个体进行纵向观察视导,为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准备第一手资料。

6.按记录材料性质分类

视导闪光册内容可以包括:优秀教案、教后反思、说课稿、发言稿、课件、作业批改等,记录材料可辅以原始材料或复印件,以增加评价的真实性、示范性和说服力。视导闪光册还可以据此分类。

7.处理好分类的交叉情况

以上分类存在交叉现象,需要按照个人的工作习惯、单位的工作要求等作好选择,也可以创造性地制定更符合现实工作需要的分类标准。

(三)视导闪光册的记录原则

1.制度化原则

视导闪光册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手段,需要以制度来保障它的正常运用和合理使用。虽然视导闪光册的评价方式具有即时性和灵活性,但不意味着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仍然需要和任何评价手段一样建章立制,以避免出现虎头蛇尾、主观臆断、各行其是等常见评价问题,导致评价工作没有持久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判断失衡,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2.长期性原则

视导闪光册有随机性的特点,视导、评价、记录等环节的操作简便易行,通过建立视导闪光册评价制度的方式可以保障评价操作运行的长效性。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在不断积累中促使教师个人和整个师资队伍产生质的飞跃。

尽管大多数管理者都知道赞美可以产生积极的力量和强大的信念,但少有管理者知道对员工行为持续赞美的重要性。如果管理者将员工平时的勤恳以及他们取得的成绩视为理所当然,而很少向他们表示赞赏时,他们会在心底里生出委屈等负面情绪。教师也如同任何职场中的人一样,需要得到学校管理部门、评价部门的肯定,这种肯定在他内心深处会成为驱动他更加积极向上的力量之源。

3.民主性原则

视导闪光册不仅仅是管理者个人的视导管理记录本,还应该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话的平台,是领导和教师之间交流、商讨的媒介。评价结果只有让被评价者接受,才会使评价发挥作用,评价者接受评价结果往往需要交流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商榷的过程,也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群体对评价结果的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依据民主性原则,才能使管理评价者倾听被评价者谦虚的心声,抑或辩解的理由,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更易为教师接受。

4.公开性原则

视导闪光册应该具有一定的公开性,使被评价者在一定的场合能够看到或知道关于自己教育行为的记录,在交流沟通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判断,从视导闪光册中获得行动的自信和调整改进的动力。公开性原则要求教师评价者在一定的时空内,把具体的本册拿出来公示,发挥其导向作用。

5.相对性原则

多元智能理论所阐述的是每个人优势不同,但在现实中的学校管理中,有的教师确实综合素质不高。但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中的重要一员,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更需要调动此类人群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促使其努力工作。因此评价者寻找每一位教师的闪光之处,需要以相对性原则来指导评价工作。

6.改进性原则

视导闪光册记录的是教师的闪光之处,但不是只赞赏、肯定优点,更要正确地看待缺点。设置视导闪光册并不是要掩饰缺点和不足,而是在正误对比中突显正确,在优劣对比中突出先进。过失和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视导闪光册的最终评价目的是帮助教师扬长补短,使教师自觉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7.多样化原则

视导闪光册既然是管理者为促进教师发展而自我设计的簿册,就可以视评价工作的需要,记录教师多样化的表现行为,记录方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如文本、音像资料、图片、图表等。推动教师发展的方法和教育学生一样,也讲究因人而异,寻找到推动其发展的最佳方式和最佳时机是最重要的,评价者通过多样化的记录可以给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闪光册本身也会成为最好的教育范本。

(四)视导闪光册的应用方法

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帮助教师改进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视导闪光册的评价结果和内容还要以最适当的方式告知教师。实践研究表明,效果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个别谈话法

个别谈话法是运用视导闪光册的最普遍途径。闪光册无所不包,事无巨细,是个别谈话时最好的交流材料,借此可以细致地回放过程,抓住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充分肯定教师的进步与努力,用一个个闪光点铺就教师成长的坦途。教师成长历程中,如果能够和评价者面对面地进行比较透彻的交流,会对教师的成长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视导闪光册作为评价手段,可以通过制度来要求评价者与被评价的教师多做交流谈话。用充分的肯定激励教师树立起更强大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也用同事的闪光处极大地鞭策教师谦虚谨慎,取长补短,求得更大进步。

2.总结评价法

评价工作是为了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阶段性的总结工作是对教育计划得以有力实施的重要推动,事关教育教学的任何一项总结工作都可以运用视导闪光册中的内容,因为闪光册中的表扬具体,内容翔实,可以使总结更加真实可信,说服力更强。将表扬的内容与会议主题巧妙结合,可使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明确方向。闪光册中教师们的具体做法又为今后工作提供更多策略和方法。特别是表扬更多的团队和个人会使总结会充满积极愉悦的氛围,进而振奋士气,激励进取。

3.公开展示法

视导闪光册既然作为评价手段之一,就要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公示视导闪光册的目的是通过扩大沟通交流的渠道,来使所有教师都能分享成功,借鉴闪光之处。闪光册的记录方式和内容决定着有的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反馈其结果,扩大其影响;有的则适合运用橱窗或其他空间进行展示,通过直观呈现,使各种优异表现得到展现,丰富教育教学工作的手段方法。

4.整合使用法

与其他评价手段整合使用,可以使一般比较枯燥的评价内容更加具体和生动。比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时,往往用大量数据统计来做结果性评价分析,辅之以视导闪光册,就为数据来源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过程性评价,也为数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得评价过程有结果又有依据。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看到结果的高低优劣,也了解到产生结果的原因,特别是从视导闪光册中能够知道成功的方法和策略,必将使评价工作真正发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1]杨建云,王 卓.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Elizabeth Holmes.教师的幸福感[M].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大乔正夫.教育心理学[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4]黄建新.校长要赏识教师[J].中国教育学刊,2008(9):71.

G647

A

1006-8724(2010)03-0084-04

2010-03-05

郑淑清(1968-),女,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视导评价者闪光
以视促行,以导提质
——幼儿园内部视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闪光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闪光的枝条
中小学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中学实验教学视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