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自杀行为与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2010-08-15董晓倩齐欣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危机辅导员心理

董晓倩 齐欣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论大学生自杀行为与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董晓倩 齐欣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心理失衡是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心理失衡到自杀行为之间有一段非常宝贵的干预时间,可以有效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有责任对心理失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救助和干预。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为切入点,分析归纳了大学生心理失衡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失衡具有失衡严重性、原因多样性、群体差异性和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漠视、不作为和干预不适当之处,并从干预理念、干预手段、干预网络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心理失衡;自杀行为;高校心理干预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而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没能随着知识文化的增长而提高,在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时刻刺痛着他们脆弱的神经,使他们难以完成学业,甚至终止了自己的人生。大学生因心理失衡而导致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建立高校心理干预机制,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缓解、消除自杀行为带来的涟漪效应,已成为影响高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多是因为心理失衡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失衡是由于一些突发事件或情景改变了其周围环境,而大学生的心理并没能随外界的改变而做出及时改变,从而引发的一种长期的不良心态。这种不良状态主要表现为迷茫、空虚、压抑、恐慌、焦虑、不自信、抵抗力较弱、对环境适应力差、自控力不强、耐受力不足等。大学生的这种失衡心理将直接作用于其行为,进而演化成自残、自杀、他杀等过激行为。本文从已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自杀行为个案为切入点,在分析大学生自杀行为特点的同时,也将窥探大学生心理失衡的现状和特点。

(一)自杀事件的多发性与大学生心理失衡的严重性。2001年至2005年,对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209人死亡,自杀死亡率74.4%,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上海市教委向社会发布的《2009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中透露,2009年高校安全事故共造成24人死亡,其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本年度大学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4.17%。

(二)自杀行为和大学生心理失衡原因的多样性。反思大学生自杀行为,其原因具有多样性,如失恋、人际关系矛盾、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关系破裂等。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已步入青年中期,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这种生理上的需求、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突然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缺少情感经验的他们便不知所措,陷入痛苦;当代大学生渴望展示自我,但又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理解,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从家庭中心到大学普通人的角色转换,面对大学校园中激烈的竞争压力,猜忌、妒嫉等心理行为破坏了同学间的友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与家庭一直对大学生有很大的期望,致使大学生自身期望较高,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但当他们的梦想遭遇“就业难”的现实时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三)自杀行为和大学生心理失衡的群体差异性。1.性别差异。不同的性别的大学生在面对相同危机事件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状态。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对家庭的依赖感较强,情感更为细腻、敏感,她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内心活动流露表达,所以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直面冲突。男生相对女生来说情绪波动强烈,并且不善于情感的疏通,面对危机事件时往往会选择默默承受或做出过激行为。而且,男生独立意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独立的个性使他们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任何对其自尊心的挫伤都可能使其心理失衡。2.经济状况差异。经济状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两大群体上。农村学生面对成长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外部意外事件敏感度较高,农村学生往往将贫困看作自己的“缺陷”,更加在意别人对自身的看法。同时,也正是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才使他们发奋努力,把所有的自信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学习上,如果这种优势也不存在的话,他们的心理便严重失衡,产生强烈的失落感。3.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面对的危机事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大四的学生比大一的学生更有可能面对失恋。因为有很大一部分情侣因为工作地点的不同而各奔东西,“毕业了,我们集体失恋!”是大四学生对自身的真实写照,非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失恋使他们内心更加痛苦,而大一同学刚刚进入校园,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开始恋爱,所以在面对失恋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失衡干预缺失

学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公共部门,作为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救援,使之尽快摆脱困境,通过挫折训练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学校在日常的具体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漠视危机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失衡。有些高校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没能给予此项工作必要的支持。据调查,北京仍有 16.4%的高校没有建立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专门机构,没有专门办公场所。另外,当前仍有23.6%的高校在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方面没有经费投入,还有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尚未起步。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主动调查研究很难了解真实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对学校的名誉、校领导的“政绩”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高校领导只看重学校利益、个人利益而忽视学生利益,只会为解决危机状态下大学生失衡心理埋下了前期障碍。

(二)心理发泄渠道受阻。在学生与学校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不满与困惑一吐为快,发泄不良情绪,学校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自身的不足,有效地预防失衡心理和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在现实中高校往往堵住了学生的情绪发泄渠道,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辅导员与学校交流。辅导员往往可以熟悉其所在系的专业背景与学术氛围,他们可以在考虑到大学生心理共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性别、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独特的交流方式与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法。但学生与辅导员的交流具有单向性,辅导员一直处于被动,而且辅导员大多时间被繁杂的事务占用。所以学校要明确辅导员职能,给辅导员留出更多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和心理辅导作用。二是通过网络与学校交流。很多大学生倾向通过BSS等网络平台与学校交流。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单向的、间接的、静态的交流过程,而建立了一种双向的直接的互动的交流关系。但学校往往用压、堵的方式限制学生在网上的讨论,如取消BBS相关热门讨论区等,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言论权利被剥夺,他们选择网下讨论或在其它网站大说特说。

(二)大学生失衡心理干预手段单一。尽管各高校认识到危机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失衡的严重性,但在进行具体干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高校在进行危机状态下心理干预时往往习惯了“一刀切”,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大学生因性别、城乡、年级的不同,面对危机事件时的心理失衡程度也不同,而且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经历、家庭背景和性格爱好,不同危机事件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学校不能具体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心理的误区和所犯的错误,只能使矛盾激化。其次,高校惯于采用压制的手段而缺乏疏导。如“非典”危机爆发伊始,高校内出现“信息不对称”甚至“谣言满天飞”的现象,许多学生因害怕而“逃”回家。这主要是因为各高校存在漏报、迟报甚至瞒报、伪报的现象,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从而不能艺术地把握舆论导向,这不仅不利于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时甚至会导致升级,带来更大的恐慌。再次,高校采用的手段缺乏“人性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各高校主要是以减免学费,资助等方式,解决大学生因悬殊的贫富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但高校经常将减免学费的名单公之于众,有的资助单位将资助学生的事情作为单位宣传的主要内容,这些行为并没有顾及到贫困生的切身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三)缺乏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预防体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往往是在自杀等一幕幕悲剧上演后,才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同时,尽管一些高校预防意识较强,但又缺乏完善的预防体系。一味“一阵风”式的进行心理教育、思想教育,不仅不能挽回危机事件对学生利益造成的损害,而且也达不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目的。还会使学生误认为学校是在虚张声势,不是根本上从学生利益出发,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信任度。

三、构建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的政策建议

针对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行干预状况方面的某些不足,在“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指导下,进一步提出了危机状态下进行创新干预手段、建立预防系统、提供发泄渠道、开展咨询指导“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失衡干预体系。

(一)创新高校心理干预手段。高校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其不确定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所以,学校随着形式的变化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干预手段。例如,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形成一个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又如,人民大学在学生寝室建立了“心理减压室”,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定期在减压室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而且,高校心理干预手段要凸显“人性化”。高校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解决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学生心理失衡问题,学校可以为贫困生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不仅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减轻他们心理焦虑源,而且使他们丰富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预防系统。加强各高校的预防意识,建立二级预防系统。一级系统以早期发现为主,学生联络员、班主任、学生干事要密切关注和发现重点学生,并及时报告学生处。特别是要强调寝室学生联络员的重要性,如马家爵案件,学生的信息反馈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起了巨大作用。二级系统以预防为主,学工人员及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要与高危人群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三)畅通情绪发泄渠道。学校应在全时监控、分析综合、及时处理的工作体系下主动出击,采取新闻报道、网络视频等新颖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并设立专门的学校网络发言人,辨别虚假信息,誊清事情真相,对大学生的心理给予科学引导,杜绝学生私下的猜测与困惑。例如,长春理工大学已建立了由班级心理委员-学院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构成的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网络。

(四)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当代的大学生对心理知识比较缺乏,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都是“患者”,对心理咨询产生排斥心理。实际上心理咨询是帮助精神正常但又存在某种心理负担的来访者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以及疾病和康复等方面的心理不适或障碍,提高其正确对待自己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其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所以加强心理知识的普及,鼓励危机状态下心理失衡的同学进行心理咨询,组织校内专家对危机状态下大学生心理进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和规律,以有效预防危机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失衡。

[1]赵文杰.大学生心理卫生[J].复旦人民出版社,2004.

[2]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警系统研究[M].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3).

[3]张继平.左振鹏.建立和完善高校危机干预机制[N].吉大青年报,2005-04-01.

[4]清华大学网络信息管理委员会.从战略上把握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5]王群.大学校园的“失落者”——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1996(8).

[6]冉祥华.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3).

[7]何小英.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伦理思考[J].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董晓倩,女,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博士。齐欣,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讲师。

2010-06-09

猜你喜欢

危机辅导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危机”中的自信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