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的探讨
2010-08-15张玉琴
张玉琴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64650)
一、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与特点
信息共享空间是数字化时代为满足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自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界创建以来,已经成为国外大学校园里最流行、最受师生欢迎的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研究、交流与协作的新型实体空间和虚拟环境,也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创新。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和学习环境,代表着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信息共享空间的成功使得图书馆在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商业性信息服务机构的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道,也使得图书馆重新回到大学校园的中心。信息共享空间具有以下属性:①分布性:每一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界面,使用同样的软件和电子资源;②适应性:旨在适应各种用户的需求;③伸缩性:适应环境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需要;④群体性:提供一个舒适的共同合作空间。正是这些特点使信息共享空间在许多大学图书馆中流行和倍受欢迎。其中,群体性是信息共享空间在大学图书馆很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因为该空间提供的高性能计算机、彩色打印机、扫描仪、高清晰显示器以及运行在电脑上的各种软件是学生们自己的电脑无法比拟的。另外,在这个空间,他们可以直接从图书馆员和技术专家那里获得比较专业的帮助。由此可见,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模式,具备如下的优势:
1.结合了虚拟与现实两维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把图书馆从一个肃静场所变成一个允许喧闹的空间,这是对传统图书馆的一种调整,将一个只有图书文献等精神资源的场所,转变成一个既有精神资源,又有饮料、点心等物质资源的空间。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界面可获得多种数字服务,检索馆藏和其他数字资源,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提供服务。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空间是灵魂,没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就没有信息共享空间。其中,物理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的实体,包括个人工作站和小组工作站、会议室、无线网络、写作实验室和休闲室。另外,还应配有图像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物理空间主要由技术和各类设备支撑。虚拟空间着重于“开放”,即开放存取空间。虚拟空间主要是指数字资源的网络环境使用户通过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利用搜索引擎从各个工作站点获取数字信息服务,服务的内容不仅包括本馆的馆藏书目信息,更多的是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馆员也转变成积极参与读者的学习过程的新秩序缔造者。
2.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
传统图书馆主要是针对用户需求提供服务的,再加上设备、服务人员数量、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用户很难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全部信息资源。在信息共享空间里,用户可以享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获得各类形式的信息资源,直接得到各种问题的解答。不像以前那样,为了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而跑遍整个校园,也不用费劲地为不同专业问题而寻找相关的图书馆员或学科专家了。信息共享空间的目标是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个场所,既是用户知识享受的空间,也是满足其不同需要的最恰当的地方。
3.实现研究与学习的合作化
在信息共享空间里,可以共同学习和研究,并能得到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信息共享空间顺应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共同学习的需要,在空间中,可以充分享有研究、讨论和学习的自由。尽管多数学生都自备电脑,但他们更喜欢到一个集中了各种资源的信息共享空间里学习,这个空间为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研究、教育及学习提供全面的服务。
二、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分析
1.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成要素
信息共享空间由共用空间和共用资源两大部分构成。共用空间开设了可以满足从个人到团体的一站式学习空间,提供了一个便于用户之间、用户与馆员之间交流的平台。空间布局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和人性化的设计原则,适应现在用户学习和研究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信息服务台:对整个信息共享空间进行管理协调,有的服务台还兼有参考咨询台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②个人学习空间:方便个人独立学习,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③团体协作空间:供研究课题组或学生学习小组集体学习和讨论;④开放学习空间:类似传统的电子阅览室,但空间更为开阔和开放,方便小规模的学生学习和讨论,参考咨询员也可以方便地提供相关指导和服务;⑤饮料与食物的休闲区。
共用资源包括:①信息资源:提供计算机或者网线接口、无线上网服务,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以及因特网资源;同时还配有必要的图书、期刊以及音像资料,以方便读者及时便捷地查询。②设备资源:配备有计算机、复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等方便用户完成信息利用和生产的硬件设备;计算机上都会安装用户学习与研究所必须的软件资源,并保证及时更新。③人力资源:优秀的人员是有效运行的关键,图书馆、部分院系的人才共同构成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这使得工作人员已不是传统的图书馆馆员,而是普遍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2.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内容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中,信息服务台处于中心地位。它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图书馆与学校的基本信息,同时与图书馆的其他服务台和各个区域相协调。当有用户要求比较复杂而信息服务台工作人员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它们将用户需求推荐给其他相应的服务台或者专业的馆员或部门。信息共享空间主要提供下列服务:
①数据提交。工作人员帮助用户识别数据,获取数据,并以用户需要的格式处理数据。提供数据资源和数据的检索与处理,其中技术资源(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在公共区域和馆员服务区域可以使用。②读者指导。针对各种科研软件使用指导,对数据检索方式方法的简单指导,团队合作研究项目过程的指导,以及参与大学课程的设置,还包括图书馆各种网络数据资源的指导课程等,向用户提供关于图书馆服务与资源的指导支持,不同的专业馆员提供针对多层次的图书馆指导。③媒体服务。提供用户需要的各种媒体资源和设备支持,包括打印机、扫描机、刻录机、投影仪和各种影像设备。媒体服务也负责大学课程的应用设备安装、提供在线培训的服务、为远程教育提供技术上支持、视频会议、电视转播等。在原有的传统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扩展了更多的多媒体服务项目,其中包括多媒体放映、图表制作、扫描资源和一般技术指导等。④实时咨询。馆员根据时间表安排在参考咨询台服务,一对一地指导读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期刊、报纸、政府出版物、全文资源、在线书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撰写论文、完成作业及科研工作。
三、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推动
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的信息服务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充分满足各种用户需求为目的,及时提供对个人有价值的、专用的信息,体现出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场所,它整合了图书馆中各种软、硬件资源,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人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信息检索,并能进行交流、学习和协作的空间。
1.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创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初衷是为用户提供一种“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模式。通过此项服务,可以使用户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获得所需的全部文献,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研究与交流,达到增长知识、交流信息、启迪智慧的目的。在信息共享空间里,用户可以自由地查询馆内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收发邮件或上网聊天等。用户需要查询传统的文献资源,这里提供了常用的工具书、各类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里还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供用户输出材料使用,所有设备都是联网的,用户可以从任意计算机进行操作。当用户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时,可以在小组讨论室内进行课题研究。当用户有技术问题或专业问题时,还可以向参考咨询人员、技术人员、图书馆员等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在线专家寻求帮助。这种将图书馆所有的资源和服务都整合在一起的新服务模式,不但能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迎合了现代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
2.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
在信息共享空间里,用户可以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也可以和图书馆员交流,享受他们提供的信息服务或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图书馆员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通过调整服务方式来提升服务的效率。用户还可以在小组讨论区进行交流和讨论。现代大学生对于交流、沟通、讨论非常渴望,他们需要的学习空间是一个小范围的交流空间。信息共享空间正是顺应了用户的这种需求,将图书馆营造成了一个集聚学科专家、技术专家、图书馆员以及丰富信息资源的综合的交流空间和学习研究场所,供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
在新的学习环境和技术条件下,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地推出新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共享空间作为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硬件设备、数字资源、服务及管理机制、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等,灵活地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推动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的快速发展。
[1]吕毅.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公共图书馆远程教育系统的意义与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6):71-73.
[2]于丽凤.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2008,(3):31-34.
[3]卞清.信息共享空间: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新模式[J].图书与情报,2007,(4):5-9.
[4]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22-125.
[5]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98-105.
[6]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7]钱茜.信息服务新模式:信息共享空间[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1):321-323.
[8]王知津,徐芳.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与实施研究[J].图书馆,2009,(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