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

2010-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拜金主义幸福观人生

王 艺

(周口卫生学校,河南 周口 466000)

当代青年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同时也是确立自我意识、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对当代青年进行正确的幸福观教育,对他们的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青年对幸福观的理解误区及成因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费尔巴哈也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有感觉的生物一样,其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和幸福要义的把握却出现了偏差,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病态幸福观。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代青年对幸福观的理解误区

第一,拜金主义幸福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产生负面效应。有钱就有一切、金钱就是幸福等拜金主义思想有着相当大的“市场”。拜金主义者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把金钱和财富看作是衡量人生价值和评判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把获得金钱视为人生最高荣耀和最大幸福。

第二,个人主义幸福观。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在追求个人价值和幸福的过程中,一些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对自己有利就干、对自己无利就不干,社会责任感淡漠。有调查显示:选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人生信条的青年1996年为6.79%,2000年为5.2%。”当然这只是最极端的利己主义,还不包括温和的或变相的利己主义。把自己的利益和幸福看得高于一切、损人利己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地败坏着社会风气,破坏着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第三,享乐主义幸福观。近些年来,在安定、富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中,享乐主义思想蔓延,在追求利益和幸福时急功近利,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则怨天尤人,愤愤不平等等。

第四,知足常乐幸福观。与市场经济强调拼搏、竞争相反,一些青年人不再把轰轰烈烈、有所作为当作人生目标,在无所作为中,平平庸庸开始被当作幸福、被当成了美德。在某些地方甚至流行“我平庸,我快乐”,他们对创造、对成就失去了热情,害怕冒险、竞争。这种平庸混世思想大行其道,以致一些人以找一个平庸的借口作为对自己不平庸的辩护。

2.当代青年对幸福观理解误区的成因

(1)家庭和个人放松了教育和思想改造。长期以来,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把考上大学当成孩子的人生目标;独生子女日渐增多,使很多青年从小就是家中的“宠儿”,处于核心地位,但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偏袒他们的过错,使得他们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也有的家长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从而导致少数青年冷漠、不诚实、缺乏责任感,自闭,缺乏自信等不良品格,以致形成错误的幸福观。

(2)社会因素的影响。信仰危机、生存危机、多元化价值观和共生共存等问题都在影响着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一些反道德现象每时每刻都在考验以致冲撞着青少年的人格和道德坚贞,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大、中专院校,与我们争夺道德教育的阵地。

二、培养当代青年的正确幸福观应注意的问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每一个人追求的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是社会兴旺发达的象征。怎样理解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培养的问题。

1.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提高青年对幸福的感受力

幸福是一种能力,获得幸福与感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存在状态,应当通过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作用。当代青年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由于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亲身体验过物质极端匮乏的生活,他们的人生中遭遇的不幸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所以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成。所以,在培养青少年正确幸福观的同时,必须使他们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

2.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青年人文素质的培养

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必须改变目前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幸福感的发展,教育活动中功利化倾向严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教师只教实用的知识,教育被当作技术性工作来对待,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教育求优、求雅、求洁的信念逐渐失落。所以,应加强对青年人文素质的培养。文艺使人爱美,让人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导青年树立追求和谐的幸福观,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和谐的幸福之路。

3.把积极进取作为人生价值取向,引导青年树立崇高的幸福观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作为当代青年,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是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对青年进行“幸福观”教育时,不能仅就幸福观讲幸福观,要从理性的高度,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崇高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方面,加强引导,正确对待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把某些低级的需求变成高级需求,形成理性的“幸福观”。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教育,可以较好地解决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快乐与痛苦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揭示人生的本质,回答青年关心的人生问题,不仅使他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还使他们的物质需求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科学的需求观点和切合实际的思维模式。

青年思想引领社会思想,是未来社会的潮流,青年幸福观代表了未来社会幸福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幸福观教育,用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武装当代青年,对培养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3]朱贻庭.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世俗化趋势[J].探索与争鸣,2000,(增刊).

[4]杨国荣.作为伦理问题的幸福[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1).

猜你喜欢

拜金主义幸福观人生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当代青年的拜金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开放型大学学生幸福观教育初探
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研究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