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廊坊市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010-08-15肖立伟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能源

肖立伟 吴 山 刘 芳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廊坊市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处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跨入21世纪已经10个年头,廊坊建市也走过了20年。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战略定位,把廊坊打造成“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宜居城市。下面结合廊坊实际,阐述廊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以及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模式的必要性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低碳廊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2009年廊坊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51.5亿元,同比增长11.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2.1亿元,增长2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9亿元,增长27.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市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较高,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人民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将加大对能源的需要,能源供求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以廊坊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生产规模,靠长期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支持经济增长是不切实际的,也是难以为继的。只有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经济结构,才有可能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坚持低碳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是减少能源消耗,迎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重要的战略任务。

2.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和生活模式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

廊坊是我国第一个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中等城市、全国首家全辖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影响环境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市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产品为辅。同其他北方城市一样,廊坊冬季烧煤采暖会使大量的煤尘和硫化物排入大气,同时外地进城人员不断增多并集中居住在城市周围,这些人日常生活用煤和木柴,也加重了空气的污染。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高,必然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强度,从而影响到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总之,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市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国家级生态市的目标将难以最终实现。

3.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和生活模式将为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不竭动力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和生活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是开创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据有关机构统计,低碳行业2008年收入增幅为75%,其中上市企业营业总额达534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廊坊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升在环渤海经济产业带上节点城市地位,成为承接京津高科技产业的生产基地。这就要求廊坊必须抓住这轮发展机遇,在参与全球产业发展竞争中赢得更大的主动。

二、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和生活模式,建设低碳廊坊的对策措施

1.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创造条件

首先,要把节能环保产业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确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各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方向。按照“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提升城市规划的特色和水平。编制生态智能城市规划,抓住对接京津的新机遇,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协调、城镇布局等方面进一步做好规划和整合。

其次,参照国家已颁布的有关能效标准,研究制定符合廊坊市情的用能等级划分、节能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产品、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和各类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定额。加快节能环保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健全科学的计量手段和自动监测系统,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工作的规范化、定量化和系统化。设置节能环保产业的统计评价和考核指标,建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新上工业项目能耗入口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上马。制订出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强化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指导。目前在我市现有的统计指标中,对衡量与描述节能环保产业的指标评价与考核,以及生产过程、消费过程与电器设备的能效指标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优化结构,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支撑体系

首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2009年,廊坊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6.3亿元。我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34%,而发达国家普遍水平是70%,相比之下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要加大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减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从而相对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

其次,调整优化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加工程度越高,单位产值能耗越低。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继续压缩高耗能行业,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对用能大户企业加强监督检查,深入实施综合节能改造。严格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使用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太阳能电池等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及绿色产业,使之逐渐成为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再次,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废弃物排放。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降低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和消耗,逐步改变我市的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洁净化、生态化转变和发展。继续推行集中供暖,逐步淘汰燃煤小锅炉,提高对现有热力公司的污染监测水平。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相结合,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以“三年大变样”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进一步规范沿街“烧烤店”以及城市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备的地方把燃煤改为天然气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3.加快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低碳技术是节能减排产业的重要支撑,目前世界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廊坊要把握机遇,迎头赶上,在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上有所突破。加大对节能减排产业技术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已有的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

4.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引导低碳绿色的社会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消费已进入更多人的生活。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它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自觉采取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改变消费模式引导产业结构及增长方式变革,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都可以减少碳排放。比如提倡节约和循环用水,节约用电;政府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乘公交车出行,大力发展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提倡乘电动车、自行车出行。目前廊坊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增加车次,优化、延长运营路线,延迟下班时间。社区的绿化建设应以低排放为指导,选择吸附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乔木、灌木和自然生态绿化,减少使用人工草坪等吸附能力差的绿化方式。条件具备时,鼓励市民选购环保型汽车。控制办公设备的采购,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等。

[1]田海宽.基于京津走廊经济发展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公共网络资源,2010-01-27.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2).

[3]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10,(4).

[4]钟丽锦,白庆中.可持续发展的“零排放”生态城市模式初探[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5):89.

[5]王爱民.政府工作报告(在廊坊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廊坊政府网,2010-02-20.

[6]廊坊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廊坊市统计局网站,2010-03-10.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能源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