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教育现象”价值辨析
——兼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0-08-15程敬宝
王 伟,程敬宝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黄冈教育现象”价值辨析
——兼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王 伟,程敬宝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地处欠发达地区的黄冈基础教育,以其不俗的教育质量和广泛的资源幅射影响,引人瞩目、惊异、热议。“黄冈教育现象”在回答“怎样办好农村需要、农民满意的教育”这样一个民生大问题上,交了一份属地人民满意的答卷;她在教育目的性与手段性 (功利性)的博弈中,虽不免瑕瑜互见,却依然坚持了谋生教育与人格完善教育的统一,未失教育的本真意义。
黄冈教育现象;教育效应;价值辨析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公寓文化;创新建设
在一个经济社会并不发达,以山区农村为主的黄冈地区,办出了育人质量令世人瞩目的教育,产生了教育资源让全国各地青睐的影响,取得了同大中城市相比并不逊色的教育成就,引人注目,令人惊异,使人热议……。于是,人们把黄冈教育取得的成就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引起的议论等链锁反应,称之为“黄冈教育现象”。本文拟采用论说为主叙事为辅的方式,对“黄冈教育现象”的效应与价值作一辨析。
一、“黄冈教育现象”的效应识读
“黄冈教育现象”准确地说,是以黄冈中学为突出代表,以各县 (市)一中为骨干,以全市中小学为基础的整个教育系统,是包括教师、学生、教研人员、管理干部和学校员工在内的教育者和办学者,在政府领导和全市人民、学生家长的关心、支持下创造的“教育高原现象”。黄冈基础教育之所以引人注目,被称之为“黄冈教育现象”,是以其不俗的成就事实和广泛的影响效应动人视听的。
首先,黄冈基础教育质量成就引人注目,令人惊异。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高考升学率较高,理科国际性竞赛连续获得大奖。这样的成就,虽然今天在全国看来并非独一无二,但放在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时代背景下,放在全国重点学校群雄并立,百年名校实力并峙的视野中,而且是产生于一个经济社会不发达、科技文化很落后的山区农村地区,就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了。而这样的“奇迹”创造,除了高中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教学努力,又是以广大初中、小学提供的优质生源即教育质量为基础的。实际上黄冈初中和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许多年来黄冈中考的试卷水平与难度,各学科竞赛的成绩,在湖北省来说也是名列前茅的 (其中考试卷和教学资料为许多地方学校借鉴)。
正是这样不俗的教育质量,引起了全国许多著名高校的高度注意和重视,以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每到高考招生季节,包括今天称之为“211”、“985”的重点大学招生人员,纷纷云集黄冈,与考生提前签订协议,以招录优质生源,并且在尔后多年给予黄冈一些学校“推荐”入学的优待。黄冈教育“名声”大噪以后,许多外地包括大中城市的家长,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黄冈受教。以此可见,黄冈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受到了高等学校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其次,黄冈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产生广泛的幅射效应。社会和教育界从黄冈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成就,看到了其教育资源的优良品质,并以各种形式和手段来“分享”这份优质资源,这虽然从师资角度来说是一种“剥夺”,但也在客观上造成了黄冈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广泛的幅射影响 (这种效应也强化了黄冈教育质量,此是后话)。其表现之一,黄冈中小学教师流动全国,其中既有主动调出的,更多的是被“挖抢”走的,包括许多中心城市、发达地区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甚至是名牌学校、“贵族学校”,采用各种手段争聘黄冈教师。表现之二,省内外遍布冠名“黄冈”的分校、联校、民办学校、“贵族学校”。其中既有外地来“请进去”联合举办的,也有黄冈“走出去”主办的,以致全国除西藏等极少数地方以外,“黄冈”学校在全国几乎遍地开花。表现之三,是黄冈教辅资料“神州无处不飞花”的现象。黄冈中小学的教辅材料、复习资料、考试试卷、习题集、练习册受到全国中小学的欢迎,摆满各地大小书店,因之各地、各大学的出版机构纷纷来黄冈联系编印参考资料,出版教辅用书,个中还有不少盗印、复印者,成为出版业一道奇观。表现之四,黄冈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办学经验受到各地重视和探索。一段时间内,来黄冈学校参观考察学习的络绎不绝,请去传经送宝的时有不断,同黄冈学校教师和教研人员合作研究,联合申报教研项目的也大有人在,在黄冈选学校做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也不在少数,黄冈还有不少校长、骨干教师和教研人员被评选为各种教育学术团体的理事或负责人。
只有实事求是地看到“黄冈教育现象”所具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效应,才可能在判识黄冈基础教育及其优质资源的价值时平心而论。由以上不尽完全的现象罗列足可以看出,黄冈基础教育质量成就及其支撑它的优质教育资源,在社会上、在教育领域里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受到了高度关注和认可。当然,这些交流与影响也是双向互动的,全国各地学校尤其是名校的思想和经验也反哺滋养了黄冈基础教育。
二、“黄冈教育现象”的资源释疑
如果说教育质量成就和广泛影响是“黄冈教育现象”引人关注的视点,那么,如此高的教育质量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幅射源何以产生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就是“黄冈教育现象”令人惊异的问题了。常识告诉人们,教育水平及其质量成就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供给的教育资源是成正比关系的。“黄冈教育现象”却是既“反常”又契合这个常识的。反常之处在于这个“现象”的产生地似乎并不具备这种“土壤”,契合处却在于正是贫困、落后农村地区渴望“教育改变命运”的动力及其“尊师重教”的行为,与黄冈教育者、办学者努力办“农民需要”的教育宗旨的良性互动,为基础教育创造了较好的教育资源条件,尤其是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巨大的精神激励。须知,在具备基本的物质教育资源条件下,“做好教育”的动力、态度、意志、活力及其创新精神,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是能够创造超越物质条件的教育“奇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冈基础教育不仅不乏而且拥有一份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黄冈教育现象”的活力资源正在于此。
黄冈地处鄂东大别山区,世代以农业为主,贫困县几近占到二分之一,经济社会极不发达,现代科技文化极为落后,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切深地体会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子孙的命运,改变贫穷的生活,除了教育,别无他途。这种朴素的认识,切合着一条普遍真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变化人生”。于国于家,于公于私,莫不如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部划时代的文献——《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此做了理性透辟的诠释)。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政府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提出了“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老百姓信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条,践行着“爱子重先生”的行为,黄冈出现了上下齐手,“尊师重教”的风气——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压缩其他开支,为改善办学条件排忧解难;社会各界想方设法挤出经费,为改善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条件慷慨解囊;更感人的是老百姓在还很困难的年代,不仅积极配合政府的收费、加税和无偿务工的号召,通过借贷、打工挣学费送子入学,配合义务教育,而且在自身温饱不足的情形下,用家中最好的食品热情招待家访的老师,节衣缩食购置“礼轻人意重”的礼品拜访老师,……这一切,包括时至今日那些寄宿学校旁边陪读家长居住简陋的情境和忙忙碌碌的身影,无不透现出黄冈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尊师重教”的巨大热情和“望子成龙”的强烈渴望,也深深地触动着办学者和教育者的心灵。
黄冈的教师 (包括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和校长们大都土生土长,对社会“尊师重教”的感人行为,对农民送子上学的强烈希望,对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心情,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和认同,意识到只有努力地教人成才成人才能不负黄冈人民的厚望。他们义无反顾地背负起家乡农民父兄的宿愿与重托,在艰难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下,也不肯有丝毫的懈怠。他们因害怕误人子弟而坚守讲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黄冈教育质量的“高原现象”和优质教育资源,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社会、家长的尊重,并因此更好地获得社会、政府和家长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支持和“尊师重教”的浓厚风气,为进一步办好学校,搞好教育,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创造了条件。
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不仅是鼓舞学校和教师的巨大力量,而且同时也是鞭策子女学生树立理想,强化动机,坚定毅力,优化习惯的强大动力。而学校和教师殚精竭力的教育精神与高质有效的教育质量,又是鼓舞学生信心和勤奋学习的促进力量。优质的生源及其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为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非智力因素和情商基础,而且也为亲和师生关系,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强化教师成就感,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创造了条件。
概括起来,黄冈社会和家庭“尊师重教”、“望子成龙”的风气及其行为,为基础教育创造了精神动力和资源条件,而黄冈办学者和教育者以“办农民满意的教育”的努力及其高质量教育成就回馈了黄冈人民的期望与支持。正是这种社会与教育、家庭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支持,互相激励,教学相长,学教双赢的良性互动,促进着教育资源的不断优质化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资源获取优化与教育质量提高又具有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使黄冈基础教育拥有了优质教育资源累进积淀、教育质量成就持续提高的不竭动力。
从教育的角度说,“黄冈教育现象”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农村教育只要“努力办农村农民所需要的教育”,就能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信赖与支持,并因此而具有优化资源、提高质量的不竭源泉。这既是“黄冈教育现象”的资源识读,也是洞悉“黄冈教育现象”奥秘的一个入口,还应是认识“黄冈教育现象”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所必须坚持的视角。
三、“黄冈教育现象”的价值辨析
“黄冈教育现象”在世人瞩目、惊异、称奇的同时,也引发了热烈议论,颂议称道者有之,不解质疑者有之,批评非议者也有之,可以说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直至今日仍然是非不断,争议不息。这并不出人意料之外,反而应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既是评议者各具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所致,也是由教育本身即是一种充满辩证法的实践活动所决定的,更何况“黄冈教育现象”自身就是一种矛盾复杂、瑕瑜互见的现象。其实,这样的质疑与批评也是黄冈基础教育不断改革、进步的催化器和纯净剂。
各种质疑批评的意见,归纳起来不外这样一些问题:黄冈教育的高质量是部分学校还是整个基础教育,是高中层次还是所有中小学,是考试成绩高还是全面发展质量高,是升学率高还是教育质量高,是英才教育质量高还是普及教育质量高,是成才质量高还是成人质量高。这些追根究底的质疑实质上是两个问题的拷问: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是普遍均衡的教育质量还是差异不均的教育质量,核心是前一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黄冈教育现象”的价值评价。对此,前文两个部分已经从实际效应和资源形成两个方面提供了判识视角,这里仅就前一个核心问题予以讨论辩析。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教育宗旨、思想及其话语阐释上应该说是泾谓分明的,在实践过程、事实表现和结果效果上也似乎可以作界线清晰的划分,但是要就某种具体的教育行为、事实和效果作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判别则非易事。一位重点高中班主任讲过这样两件事:一件是该校规定凡早读迟到者罚其在操场长跑若干圈方可进教室,该班主任就嘱咐大家,第一可能迟到时千万不要急跑,以防撞车出事;第二找出迟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迟到;第三,跑步时可以背书、背单词。另一件是高考那一学年,班上一位女生因为校外恋爱害怕暴露,背上包袱导致成绩显著下降,该班主任劝导“高考在即,你的成绩基础很好,只要放下包袱,振作学习,有望考上重点大学……”。并承诺只要改正决不透露,该生后来果然考上名牌大学。试问,该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究竟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恐怕很难说清。
提出这样的问题,无意混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而只是想说明教育是充满着辨证法的复杂活动,不可以将某种现象、事实、行为孤立起来,割裂开来,加以概括抽象,赋予某种概念,贴上某种标签。如果说这是大道理的话,那么回到教育实践中来具体分析,谁能说学习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不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为此采取的严格管理和勤奋刻苦的教育就没有素质培养的意义,着力科学文化知识教学就一定排除了全面发展,谋生的成才教育就一定与完善人格的成人教育绝然对立了?如此等等,显然不能简单看待。所以,那种想要绝然“清除”应试教育,兴起“纯净的素质教育”的想法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梦呓。这也是当下无法解决“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这种说法也不尽合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样,以此观照那些见诸于报刊、会议的所谓“素质教育”模式与经验,也未见得就完全巅覆了“应试教育”的做法,大多不过是传统做法常规改革的“新话语”而已。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谈到中美教育时,只从“长短”、“利弊”的角度评说差异,而不采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术语,应该对我们认识、评说教育现象有启发意义。
其实,就现行观念和实践来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各自反映的是教育矛盾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对诸如知识与素质 (包括能力、智慧与情感、品德等)、优势发展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 (主导、主体问题)、理论与实践(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学习、授受教学与发现教学、继承学习与创新学习、分科与综合、学习与生活、经验与知识、考试甄别与促进发展,还有识记与理解运用、勤奋刻苦与生动活泼等等矛盾关系两端的注重与强调。所谓“应试教育”只是执其一面,走向了极端,出现了弊端,“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种极端和弊端提出的,有助于矫正这种极端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矫枉过正,全然否定这一端,使自身走向另一极端,而是恰恰相反,应该兼顾两端,避免弊端,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那种偏执一端、矫枉过正的做法,在教育史上已有过严重教训,在当下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某些偏差与波折。
只要是科学地认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而不是试图粘贴某种标签,用抽象概念去裁定教育实践;只要是真切地理解农村地区“尊师重教”的动机和农民“望子成龙”的渴望,而不是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大话”教育;只要是实事求是地看到教育质量成就和广泛幅射影响,而不是无视客观事实,也就不难对“黄冈教育现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更不会对黄冈基础教育持否定态度。客观地看,黄冈基础教育的基本面或者说“黄冈教育现象”的主流,在教育目的性与手段性 (功利性)价值或者说内外价值的博弈过程中,努力贯彻了教育方针,同时代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及其改革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反思并克服了自身存在的弊端,包括极端“应试教育”倾向,用属地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和育人成就,用不断累积、优化的优质资源,证明了其“统一谋生教育与完善人格教育”的宗旨,“统一坚持教育本义与办农民满意教育”的方向,“统一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观念,以及所采取的内容、方法与形式的科学合理和进步有效。这就是“黄冈教育现象”的价值所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黄冈基础教育完美无缺,无可挑剔,是一种理想的、纯然的“素质教育”。在极端的“应试教育”时代,黄冈教育也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但这不能说明“黄冈教育现象”全然就是极端的“应试教育”。只要教育内在、目的性价值与外在、手段性 (或者说功利性)价值的博弈没有止息,极端“应试教育”与理想“素质教育”的“钟摆现象”就永远难以完全避免。这就是教育的辩证法,人们不能苛求,黄冈教育也不例外。
[1]李金奇,袁小鹏.黄冈中学“教育神话”解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2]杨优秀.黄冈教育踏着坚实的基础腾飞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袁小鹏
G642
A
1003-8078(2010)04-117-04
2010-05-20
王 伟(1966-),湖北红安人,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