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垦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2010-08-15张印松王一宁
张印松,王一宁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交通运输局;2.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农村公路是垦区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农场职工的出行,也促进了垦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垦区经济发展、为垦区“抓城、强工、带农”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垦区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黑龙江垦区自开发建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公路建设问题。由于黑龙江垦区土地总控制面积达 5.54万km2,所辖 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地市 59个县市,且有54个农场地处边境地区,因此垦区公路建设呈现出线长、点多、面广和管护难度大等特点。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近六十年的不懈努力,到 2009年底,垦区管养公路总里程达 24 533.802km,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14%。农村公路14 603.806km,占总里程 96.6%。垦区农村公路从行政等级分:县级公路 392.694km,占总里程 2.6%,乡级公路 7 225.533km,占总里程 47.8%,村级公路 6 985.579km,占总里程 46.2%。垦区公路交通网络已完全社会化,成为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垦区公路从路面结构看:水泥、沥青路面 3 951.158km,占总里程 26.1%,简易铺装路面 5.129km,砂石路面4 233.721km,占总里程 28%,无路面 6 924.869km,占总里程45.8%;从技术等级看:二级以上公路 532.885km,占总里程3.5%,三级公路 5 245.550km,占总里程 34.7%,四级公路2 415.856km,占总里程16%,等外公路 6 924.869km,占总里程45.8%。在通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2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1)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农村公路逐渐成为搞活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关更加密切。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质量,体现“建养并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1] 李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2007,(6):22-25.
[2] 周良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9,(8):17-19.
[3] 刘耀辉.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