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期刊编辑辨别与应对重复出版

2010-08-15周冰毅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一稿多投不端学术

周冰毅

(邯郸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邯郸 056000)

科研创新工作涉及很多艰苦的工作。为让社会获得最高利益,这项工作应该进行得一丝不苟并绝对诚信。由阿诺德·雷尔曼(Arnold S. Relman)[1]等所提出的英杰芬格规则(The Ingelfinger rule)中规定:只能考虑出版那些未曾被正式发表过的手稿或原稿件。重复出版,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讲,指的是一种出版物与另一种出版物中的内容部分或全部重复,无论是用同一种语言出版还是不同的语言。而我国学者辰目认为重复出版是指选题重复雷同,内容大同小异,甚至装帧无新意的一种出版现象。[2]笔者认为重复出版就是,两种出版物中包含相同的作者且在内容上有大量重复的现象。[3]如果这些出版物之间不包含相同的作者或是由另外的作者进行再版,那么将构成剽窃行为,侵害原作的著作权,或两种侵权行为兼而有之。重复的、部分的、腊肠式的、多余的、分解后再出版等等都可定性为重复出版。

重复出版助长了学术科研工作的歪风邪气。这并不是无意识产生的,更多是由人为主观故意造成的,是自我剽窃或多人合著投稿的产物。作品是被发表或是被退稿是学术活动中很现实和正常的事情。但许多作者习惯于用不道德的作法来弄虚作假,以增加他们著作的出版数量,并获得欺诈性的学术提升和科研基金,提升他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往往会通过各种借口加以辩护来达到出版的目的。[3]作者们都会这样解释多人合著投稿的目的:稿件编辑处理过程是如此的漫长,如果作者等待出版社做出是否出版的决定,那么要投稿到下一个出版社就会拖延很长的时间,时间上来不及也不允许。另一种解释是,鉴于笔者希望用两种语言发表在拥有各自读者群的不同期刊上,以便向更大范围地传播科研成果。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现象并没有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学术行为。

在如今的电子时代,软件发展的越来越功能强大,使得我们检测重复出版行为比以前相对容易许多,但重复出版的难题依然是很严重。中国科协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普遍。调查发现,分别有43.4%、45.2%和4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更高达51.2%。超过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4]

1 重复出版,不堪其扰

重复出版的行为违反学术道德,是对部分作家的不公平,损害到学术期刊的形象。所有期刊都要求作者在提交原稿时担保作品是原创、尚未提交或发表审阅到其他任何期刊。重复出版或一稿多投的行为违反了作者和期刊的之间的征稿协议与信任关系。

期刊的容量是有限的,重复出版占用到学术期刊珍贵的版面,从而减少发表更有学术价值的作品数量。这大量浪费了期刊编辑与评审者在审稿中花费的时间和资源,同时更影响到一些科研数据的准确性。比如在两篇医学文章中报告的单一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果数据,它们可能会进行两次荟萃分析,从而导致虚假的结果,丧失了参考价值。如果读者穷其精力对文章进行研究,却发现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新的或是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实在是得不偿失。

2 应对一稿多投

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会依靠其学科范围内的文献著作进行着知识开发,并信任它们的完整性。期刊编辑们应该确保本期刊所发表的任何文献都是高质量、合乎职业道德以及满足学科完整性的最高标准。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便期刊编辑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作为期刊本身,应该厘清什么是期望作者们要执行与遵守的,什么是应在本刊物和网站上详细说明并加以制度化。其中应该明确提出,如果作者不能遵守制度中有学术道德的出版行为,则有义务根据规定对其采取严格的措施。如果在原稿中可能有重复的部分,则应指示作者在该处加上互相参照引用的标志或作为参考文献注明。作者也可以在线上传所有其他正在印刷或是已出版文献资料中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与目前已提出的数据有关联或重叠。根据期刊政策的变化,这些制度可以进行定期的调整。期刊的网站应链接一些提供有关学术道德行为规范信息和规章制度的网站,比如中国教育网(http://www.edu.cn/)和出版伦理委员会(http://publicationethics.org/)等等。如果在任何编辑过程中查出一稿多投行为,期刊网站上还应该详细说明相关的处理办法,在网站上公布的同时也要在实体刊物上公开发表这些要求作者遵守的规章制度。

期刊还应有与评审人员相适用的准则。同行评审过程要进行得非常保密。编辑的责任是选择出合适的评审人员——他应该是与期刊与作者双方没有利益冲突且不会影响公平性的人。此外,审稿人也应在接受审稿前公开说明任何可能潜在的利益冲突。审稿人的责任也是义务之一的就是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找出与稿件内容相类似的文献,并对重复的文献和剽窃行为提出警告。当然他们可利用现代电子检索系统和电子数据库做这些检查工作,像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TMLC,http://check.cnki.net/tmlc/),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http://check.cnki.net/amlc/),文本相似程度搜索引擎eTBLAST(http://etblast.org),或是其他相类似的工具,以在期刊出版之前查出一稿多投的行为。该期刊还应当提供给审稿人用来使用给定程序的设施,便于检查那些已发表文献的复制品。如果工具软件发现投交的原稿是一稿多投,那么在通知给编辑的同时进行人工检查。

编辑本身应核实和判断稿件重复的程度。如果重复现象在最低限度内,那么可以要求作者解释或进行更正,并让其非常严格的遵守期刊的相应规定。如果重复现象很常严重,那么投稿应予以退回,并要求作者给出解释。如果作者的答复不能令人信服,可以通知作者所属的部门负责人或试验机构的主管部门采取适当的处理。一旦在稿件编辑过程中发现了严重问题,编辑完全有权利来推翻用稿决定。

3 应对重复出版

有时,这种一稿多投的稿件会逃过期刊编辑和评审人员的检查并得以出版。在出版之后,重复发表的稿件有时是被读者,也有时是被作者或编辑们自己发现的。在读者向期刊投诉的情况下,编辑必须能够对该事件作出迅速反应。首先,编辑应自己核实投诉的真实性与被投诉文章的重复程度。如果重复度不大,期刊可发布更正声明,给出作者参考的原文,并指明出处。

如果重复程度很严重,那么文章编辑应迅速撤回该文章,以便最少限度的读者或科研人员受到这种错误的影响或是应用在其各自的学术研究中。同样也应通知文献服务检索系统,如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资讯、中国论文等。撤回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文献的更正,并确保其真实完整性。编辑不可避免地要发布道歉、更正及澄清,并在必要时予以撤销。尽管这些事情可能会无形中损害刊物的形象。有些重点方面需要在撤回重复发表的文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注意,比如应明确提到谁是撤回该文章的责任人(编辑/作者/出版者),以及撤回的主要根据。另外撤回的文章应免费提供给所有的读者,包括订阅用户以及非订阅的用户,也适用于刊物存在重复发表现象的所有电子版本,包括期刊网站和文献服务检索系统。学术的不端行为要与那些诚实坦白的错误行为区别对待。在这个过程中,可避免潜存的诽谤言论。不要删除撤回文章的电子版本,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撤回的案例加以强调指出。

如果重复出版的文章来自于合著投稿,首先获得出版许可或版权转让协议的期刊有保留该文章优先权,而另外的期刊应将其撤回。作为编辑,应该要作者解释,如果作者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应通知其相关机构负责人。对错误行为人采取处罚的程度,期刊也应该有一定清晰且严厉的规定。处罚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告给其他期刊、资深学者、作者的相关负责人,在有限或无限期内禁止其作品发表在将来的刊物上。此外应发出有关未来学术不端行为的警告。

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存在复杂争议的情况可以交由监管机构处理。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我国教育部于2009年成立了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可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5]国外也早于我国成立了多个机构以监管处理这些学术不端,如在英国的Committee on Medical Ethics,在美国的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此外在印度也应该有一些中央机构,它们的成员均来自不同学科(各种刊物的编辑)的资深专家学者。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自己开发的计算机文本搜索工具及公众可访问的在线数据库——eTBLAST,可以检测论文摘要相似之处。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深刻影响未来处理科学出版问题的方式,随着人们更多地知道有像eTBLAST这样的工具可用,且期刊编辑和其他人能使用这类工具在发表过程中审视论文,使这种潜在的不道德现象大量减少,但这个系统不是傻瓜式工具,它的滥用将会影响和破坏无辜学术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国内于 2009年成立拷克网(www.copycheck.com.cn),主要技术为内容抄袭智能检测技术研究,以分词技术为基础,以结构智能方法论为指导,开发出文本语义结构化引擎、版式语义结构化引擎、行为语义分析引擎,构建互联网内容抄袭智能检测服务平台并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

4 结论

编辑们应对在他们的期刊上发表的一切内容负责,因此对待相关的学术不端行为的问题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做法。维护文献真实完整性的责任取决于编辑、评审专家、作家以及读者。所有人都应该明白刊物出版的目的是让学科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提升,而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作者文献著作的出版数量。

[1]Arnold S. Relman. The Ingelfinger rule[J]. N Engl J Med , 1981.

[2]晨目. 重复出版现象再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08,(2).

[3]张丽君,熊爱民. 论期刊的重复出版[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4]中国科协. 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ast.org. cn/n35081/n35608/11357551_1.html . 2009-07-10.

[5]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的通知[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5/info1258424680265345.htm. 2009-10-29.

猜你喜欢

一稿多投不端学术
《老年医学研究》编辑部对一稿多投问题的声明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声 明
声 明
声 明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
关于本刊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则系统”(AMLC)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