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检查带来的纷争
2010-08-15◎/易军
◎/易 军
2009年9月,我被调到桐子营民族中学当校长。我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特别关注。我隐约感觉到,普通老师与学校干部之间似乎有一层难以琢磨的隔阂。
9月底,学校按照规定进行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不料,教导处的同志告诉我,许多老师拒交教案和作业。还有这样的事情?我赶紧来到老师办公室了解情况。老师们对我的到来十分诧异,当得知我的来由时,许多老师眼中流露出漠然与不屑。
突然,李老师从抽屉里拿出教案和作业,往桌子上一扔,径直从我面前走出办公室,仿佛是在向我示威:你校长来了又怎样?原本热闹的办公室骤然安静下来,老师们看到情势不妙,接二连三地走了。我独自一个人尴尬地站在办公室里,心情异常沉重,思索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老师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我来到李老师的桌前,拿起他的教案和作业,检查后发现,他备课认真、进度合适、批注细致,再翻看其他老师的资料时,有的好一些,有的就完全是应付检查。马老师备课本封面上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看来,中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可能是产生这次冲突的缘由。
我决定在全校开展一次 “摸底行动”。摸底后发现,中层干部认为普通老师工作不积极,对学校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而普通老师则看不惯中层干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如果中层干部不以身作则,普通老师就会更加懈怠;如果只批评中层干部,校长以后的工作将很难开展。思考再三,我决定从我做起。
在接下来的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我宣布了学校管理制度:凡是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校长必须先做到;凡是要求普通老师做到的,中层干部必须身体力行,率先示范。校长和中层干部共同接受广大老师的监督与检查。会议上,我交出了本月常规检查需要的各种资料。此举一出,会场立刻热闹起来,老师们先是惊异,继而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在10月底的教学常规大检查时,老师的办公桌上已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中层干部的教学常规资料,其他老师的教案和作业也都如数上交到教导处。而当时向我“示威”的李老师,每次见到我,也都主动和我打招呼了。
点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管理者,如果在执行管理规定的过程中不能以身作则,反而实行双重标准,很难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教师的怨言再所难免。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名教师,而且应该是一名优秀教师,出色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引领和召唤。案例中易校长就是做好了这两点,自然而然得到广大教师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