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花鼓戏班社发展的历史轨迹
2010-08-15谭真明
谭真明
(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湖南长沙 410003)
论湖南花鼓戏班社发展的历史轨迹
谭真明
(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湖南长沙 410003)
湖南花鼓戏的班社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草台班时期,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半台班时期,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专业剧团时期,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
湖南花鼓戏;草台班;半台班;专业剧团
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说:“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任何戏曲只有通过舞台演出才能全面实现其娱乐和教化功能,而戏班是组织戏曲演员排演剧目的重要机构,它在丰富剧本创作、提高表演技巧、发掘和培养戏曲人才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班社的出现,也是一个剧种从形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湖南花鼓戏班社的出现,意味着花鼓戏从农民在节日期间用以自娱而演唱的地花鼓,进化成了半专业或专业性质的戏曲形态。班社形式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花鼓戏的历史与发展进程。因此,通过探讨班社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窥见花鼓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历史发展状况。但是,在封建统治者控制话语权的时代,以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愿望为主的湖南花鼓戏素来难登大雅之堂,正史中无其一席之地,相关史料也极其缺乏。通过对散布在湖湘各地县市的地方志中的零星记载和文史典籍中的片言只语的整理分析,并依据各个时期花鼓戏的演出形式、艺人及班社的状况和表演剧目、使用曲调的情况,本文认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草台班时期、半台班时期和专业剧团时期。
一、草台班时期
湖南花鼓戏草台班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即1796年前后,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嘉庆十一年(1806年)《巴陵县志》载:
唯近岁竞演小戏,农月不止。村儿教习成班,宛同优子。荒弃作业,导引浮浪,实为地方大患,则土绅与官府所宜急急禁绝之也。
这条记载说明在清代中叶,花鼓戏演唱活动已不拘限于新春节日,而是常年四季都在演出,同时也说明此时已有花鼓戏班社,且有师徒之间的教习传统。从清代嘉庆到咸丰这半个多世纪中,是湖南花鼓戏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省各地先后涌现了一批造诣深厚的开山宗师。他们开班授徒,积极从事舞台演出活动,为花鼓戏剧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50年是草台班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出名师,开基业。”在唱腔上,则以情调古朴的打锣腔为主,流行于西洞庭湖滨。用这种曲调演唱花鼓戏的最早科班是宁乡人鲁文智的“怀得堂”。鲁生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原为湘剧名角。同治年间,他以艺徒为主体组建湘剧“得胜班”,是此前百多年来未有的著名戏班。由于花鼓戏在南县、华容、安乡等地发展很快,受其影响,鲁文智的“怀得堂”内有一些高徒,如余菊生、王三洛等,接触并开始从事花鼓戏活动,对西湖路花鼓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是花鼓戏草台班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出名角,创名派”。此一阶段正是满清由强盛到衰落的转折点。湖南花鼓戏伴随着全国范围内“花部”的兴盛势头,获得了艺术上的长足发展。此时戏班组织更加严密,演出活动更加频繁,社会影响更深。同治三年,即1863年,时任侯补知府的长沙人杨恩寿在其《坦园日记》中较为详尽地记述了在永兴农村观看“缚草为台”的花鼓戏的情况。
十一日,阴。泊西河口,距永兴十馀里,对岸人声腾沸,正唱花鼓词。时沉霾净扫,新月微明,与桂仆以百钱另买小舟,剪波而渡。至则金鼓轰云,灯光如海,缚草为台,环以破布。台侧另有茅屋,盖妆束处也,妆毕缘梯而上,乡人争先睹为快,咸伺于此,人数半于台下焉。余至,正演次出之半,不识其名。有书生留柳莺于室,甫目成,而书僮至,仓卒匿案下。书生与僮语,辄目注案下,案下人亦送盼焉。僮觉,执婢,书生惭而遁。僮婢相调,极诸冶态。台下喝彩之声,几盖钲鼓,掷金钱如雨。柳莺流目而笑,若默谢云。次出闻系《整鞋》。始出丑演张三,次出旦演金氏,为嫂叔称。三鞋破,倩金针纫。缝毕,三、金唱歌为娱,此唱彼答,亵不耐闻。歌阑,遂搂而去,其排场合《金莲调步》及《卖肉打线》为一。时柄斗欲东,露浓湿帽,余遂呼棹返。闻柳莺莺为金氏之弟,柳黎而媚,二惠虽称二美,难弟究胜难兄,使隶梨园,亦佳品也。[1]
这则记载写的是作者在湖南永兴农村亲眼所见的草台花鼓的演出情况。它至少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1)花鼓戏在湖南农村扎草台演出,已成为一种舞台艺术,不再是圈地为场式的即兴表演;(2)剧目是“三小戏”,角色有旦、丑、小生三个人;(3)演员为男艺人,演技已非一般。
杨恩寿的这则史料使我们对成熟期的草台班在艺术水平、戏剧结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
光绪初年,全省各地花鼓戏班如雨后春笋,涌现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班社和艺人;这从留传下来的一些民谣中可以得到证明。如湖南衡山县便有“衡山南岳的戏,吴集大浦的灯”。吴集大浦在湖南衡东县境内。湘东地区醴陵县(现为醴陵市)也有“胡石兰桂,花鼓无谈”之美誉,胡石是名丑,兰桂是名旦,二人合演《提香花鼓》和《扯笋》,珠联璧合,使人叹为观止,故以“无谈”赞美之。在湘北岳阳也流传说:“巴陵有个罗来燕,不去《思夫》便《辞店》。”罗来燕本名罗和秀,是同治、光绪年间著名的艺人,因其表演身段轻柔优美,宛同飞燕试水,故得“来燕”之名。
随着班社遍地开花,不少班主开始关注管理问题,有些班社便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有关艺人演出与日常生活的班社制度。清代末年,宁乡花鼓戏土坝班制定的十条班规就很有代表性。
一条:出外唱戏,要听班主吩咐,在未吩咐前,只能守在箱子旁边,不得乱走。二条:吃饭同起同落,不许胡言乱语,吃菜不准乱翻。三条:开演时,不准高声大叫,吵闹妆房。四条:化妆有一定的位置,上手小丑站在正面,下手小丑和小生站在两边,旦行站桌子两头。五条:扮妆时,旦洗脸后,先系裙,后上彩,妆束后不能见客。小生先穿彩服,后化妆,妆罢坐在戏箱上,不准和看戏的妇女交谈。六条:演戏时,戏未散,不准下妆,准备加戏或救场。七条:散戏后,场面收拾乐器,丑代收道具,管箱收捡衣服,如有遗失,负责赔偿。八条:散戏后,台前两盏灯,右边归上手小丑取,左边归文场面取。妆房两盏灯,一归管箱,一归生或旦提。九条:回家后,台前两盏灯不准吹熄,仍然照点。十条:每适初一、十五要拜把敬神,当天一炷香,对箱子一炷香。[2]
这十条班规从组织领导、生活起居、演出活动、礼节规范等多方面对演员提出了详尽、具体的要求,这对促进班社建设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是有益的。
在湖南花鼓戏发展史上,草台班的出现是由民间歌舞从地花鼓过渡到地方戏曲艺术形成的标志,它的演唱虽然尚未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艺人们以广大农村为舞台,积极探索花鼓戏的演唱艺术,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留下了一批最能体现花鼓戏艺术特色的剧目,为花鼓戏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半台班时期
从19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湖南花鼓戏的半台班时期。所谓半台班,是指既唱湘剧、汉剧等大剧,又唱花鼓戏。其名称各地不一,如湘北一带叫“半灯半戏”,湘南称“半调半戏”。“灯”是指灯戏,是花鼓戏得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民间歌舞形式,借指花鼓戏;调是指花鼓调,“戏”则指湘剧、汉剧、祁剧等大剧种。湖南花鼓戏艺人之所以在此一时期出现半灯半戏的演出状况,是与当时其他剧种的兴盛和统治者对花鼓戏的禁演打压有关的。清代中叶以后,湘剧等大戏在境内发展迅速,其影响已从城市波及农村。同时,皮影戏、木偶戏等在各地盛行,对花鼓戏艺人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另一方面,花鼓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从一开始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诋毁和压制。嘉庆十七年(1812年)《巴陵县志》卷52“风俗”条载吴敏树《上严少韩邑宰书》中说:“乡民搬演小戏,终岁不休,误工作,启淫乱,尝以请于侯而制之,而未偏及一县也。”及至民国前夕,花鼓戏遭打压的局面仍未改变,当时报刊上就记载了常德禁演花鼓戏的情形:“警察局行政员曾君德生,曾在省垣警察学堂毕业。昨奉府尊礼派斯席,接事以来,除昼夜查拿烟赌外,并查拿演唱花鼓淫戏,以端风化。”清宣统元年(1909年)3月31日《长沙日报》记述一则岳阳禁演花鼓戏的消息称:“花鼓淫戏,大干例禁。平日尚不敢演唱,何况国制限内?现在该邑西乡奉扬团,擅敢违禁,演唱淫戏,梁大令访悉,随即严饬,差役驰赴该地,率同团保签拘班头,并将会首等一并解案研讯重惩,以维风化。”在省城长沙,也曾发布过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企图永久禁止花鼓戏在省城长沙的演出。
在政治迫害和大戏剧种的冲击之下,花鼓戏艺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躲避官府的追辑,不得不向大戏剧种靠拢,各地形成了既演大戏又演花鼓戏的半台班。这种多剧种同台演出的艺术形式,固然削弱了花鼓戏的影响力,但是,由于艺人从其他剧种学习、借鉴了一些演唱方法和技巧,客观上有利于促进花鼓戏的成熟和发展。例如,一些大戏剧因被移植、改编成了花鼓戏剧目,如湘剧中的《宋江闹院》、《杀惜》、《游龙戏风》、《庄子试妻》,京剧中的《张古董借妻》、《老配少》、《苏三起解》,影子戏中的《白罗衫》、《红罗衫》等。剧目的丰富,带来了行当、角色的变化,花鼓戏的表演程式也更加规范了,戏曲声腔也得以丰富。
这一时期,各地班社的发展方兴未艾,班社林立。清代光绪后期,西湖路花鼓戏势如破竹,鲁文智的湘戏“得胜班”日薄西山,怀得堂的艺徒们藉鲁文智之声名仍以得胜班为花鼓戏班名,使西湖一带原湘剧得胜班的天下为花鼓戏得胜班而代之。澧水流域则有“喻春满班”、“翠枝班”。资江水畔,最大的戏班叫“宝和班”,艺人中以大连山、小连山最为出色。大连山原名何连生,身段婀娜,扮相俊美,嗓音清脆。湘东浏阳一带,则有“大兴班”、“红新班”、“福寿班”等,其西乡一戏班中的艺人郑春生,既唱戏,又修钟表。直到解放后,大家才知道他名叫邓洪,是湘赣地区地下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常常以唱戏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邵阳花鼓戏班社也十分活跃,有“兴旺园”、“喜庆园”、“德庆园”等等。兴旺园的台柱子是何银生,擅长唱功,有“唱不死的何银生”之说。德庆园班内也是名角云集,如王尚生擅演悲情戏,有“哭不死的王尚生”之说。总之,这一时期是花鼓戏艺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时期,但是花鼓戏艺人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凭着对花鼓戏的执著与热情,既没有在反动政府的打压下屈服,更没有被其他大戏剧种同化,而是顽强地保持花鼓戏的艺术风格,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他们使花鼓戏戏脉不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三、专业剧团时期
湖南花鼓戏经过清代末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戏曲程式化、规范化、专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各地戏班为了演出场地相对持久稳定,同时也为了维持戏班逐渐增大的经费开支,向城市进军已成必然趋势。为此,各路花鼓戏努力摆脱对大戏剧的依附,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本剧种的大本戏剧目。在演出规模上,也作好了在城镇正式剧场演出的准备,从而进入专业剧团时期。它是以1929年邵阳花鼓戏艺人何银生、王佑生等,以湖南宝庆府(注:邵阳古称宝庆)楚剧班的招牌,在湖北汉口新市场演出《铁板桥》、《张公百忍》等大型剧目为标志的。这次演出坚持了半年之久。1936年,邵阳花鼓戏名艺人夏云桂率双喜园班再赴武汉演出。由于当局的迫害,演出半个月后被迫返回。1947年,邵阳复兴班入邵阳市公明戏院公演《四姐下凡》等剧。同年,南县名艺人赵长生、彭桂香、何冬保等正式登台于南县“岳舞台”,演出花鼓戏《合银牌》。在长沙,花鼓戏艺人张寿保、钟瑞章等人于1945年在市内“大吉祥”戏院公演《孟姜女》、《秦雪梅》、《大打铁》等剧,坚持了两个月后,由于角色不齐、剧目贫乏而未能站住脚跟。为此,钟瑞章等人于1946年冬赶赴南县,邀集张汉卿、姚吾卿等西湖艺人到长沙切磋戏艺,以图东山再起。1947年春,钟瑞章派人二下洞庭,将何冬保、胡华松等著名西湖艺人接到省城,与长沙花鼓艺人合作,以“楚剧改进社”为旗号,在绿萍书场公演,终于取得成功。
解放后,湖南花鼓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全省各地花鼓戏专业剧团有17个,1981年,发展至53个。1952年,著名花鼓戏艺人何冬保、肖重珪合演的《刘海砍樵》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出并双双获奖,首次为湖南花鼓戏在全国赢得了荣誉。1957年,湖南省花鼓戏剧团成立,它以勇于改革的姿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合国几个善于上演现代戏的省级剧团之一。1960年,湖南省戏剧学校设立了花鼓戏科,为全省花鼓戏剧输送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1964年,湖南花鼓戏《补锅》、《打铜锣》参加中南地区戏曲会演,获得极大成功,之后被拍成电影,使这种乡土艺术赢得全国各地群众的赞扬。1983年,湖南花鼓戏剧院排演的《刘海戏金蟾》飘洋过海,飞赴美国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2004年,湖南花鼓戏剧院排演的大型现代花鼓戏《老表轶事》荣获我国戏曲艺术的最高奖项——文华奖。2005年11月,文化部专家一行29人,专程赴湖南,在湖南大剧院观摩《老表轶事》的演出。湖南花鼓戏将在我国戏曲艺术的花苑中绽放出永不衰败的花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1]湖南戏曲艺术研究所.湖南地方戏曲史料(内部资料)第一集[Z].76.
[2]湖南戏曲艺术研究所.湘潭地区花鼓戏资料(内部资料)[Z].14-15.
Analysisof the HistoricalDevelopmentof Hunan Huagu Opera Troupe
Tan Zhen-m ing
(DepartmentofChinese and Communication,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410003)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Huagu Opera troup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as follows:The juniorone(asmallscantily-equipped traveling theoretical troupegiving showsin villagesand small towns)which was forme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qing in the Q ing dynasty;the senior one(a theatrical troupe giving show sofboth Hunan opera and Huagu Opera),which lasted from the end of the 1900s to the 1930s;and the professionalone,which came up after the 1930s.
Hunan Huagu Opera;the junior theatrical troupe;the senior theatrical troupe;the professional theatrical troupe
J825
A
1674-831X(2010)05-0131-04
2010-05-12
谭真明(1962-),男,湖南茶陵人,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胡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