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国沙丘宫之变及其影响

2010-08-15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沙丘赵国公子

李 琳

(河北省博物馆,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沙丘,古地名,在今天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大平台。这个听起来并不起眼的地方,在历史上和许多重要人物都有渊源。相传殷纣王在此筑台,蓄养禽兽,《史记·殷本纪》载“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沙丘见证了殷纣王贪图享受,荒忽政治,终于走向国破身亡的历史。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巡视天下,病逝在这里,赵高、李斯密谋篡改秦始皇遗诏,赐公子扶苏、大将军蒙恬死,拥立少子胡亥继承皇位,沙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去世,和一个王朝分崩离析的前夜。沙丘在战国时为赵国的领地,曾在此筑有离宫。公元前 295年赵国的一场宫廷政变在这里发生,赵国的公子章为争夺赵国的王位而作乱,失败后被杀死,同时,赵国的主父,曾经的赵武灵王也因此事件被困死在沙丘宫中。

一、沙丘宫之变的起因和经过

赵武灵王名雍,是赵肃侯之子。他少年即位,能审时度势、不墨守陈规、勇于改革,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赵武灵王处理国事能分清利害,高瞻远瞩,但是在立储问题上却未能理智对待,掺进了过多的情感因素,最终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演变成一场宫廷政变。

赵武灵王曾先后立两位夫人为正室,第一位王后生了长子章,被赵武灵王立为太子。十多年后,赵武灵王又娶吴广之女为夫人,这位夫人名叫孟姚,历史上称吴娃。我国古代把年轻美丽的女子称为娃,从人们对这位夫人的称谓上就可知姿色一定非常出众,再加上赵武灵王在娶这位夫人之前,曾梦到这位夫人天命当贵,赵武灵王对其宠爱无以复加,“爱之,为不出者数岁”。[1]1804这位夫人生公子何。吴娃貌美非凡,赵武灵王又认为有天命,后来很自然地就立吴娃为王后。子以母贵,公子何也就被立为太子,原来的太子章被废为庶子。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在其身体状况很好的情况下传国给太子何,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其自号为主父。由于赵惠文王年纪尚幼,主父令老臣肥義为相国并兼赵惠文王的老师。赵武灵王这样安排,是因为他有一个战略构想,“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1]1812

赵武灵王的这一战略构想还没有实施,赵国内部的一场政治纷乱已经开始酝酿了。赵武灵王立公子何为太子,是因为爱母及子,可是吴娃去世后(吴娃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去世),赵武灵王对儿子何的爱有所减轻,对以前的太子章又多了许多怜悯。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 296年)主父封长子章为安阳君,同时派大臣田不礼辅助他;可是主父仍然可怜长子章作为哥哥去屈身朝拜弟弟赵惠文王,他想从赵国另外分出一个小国——代国,封公子章为代王,这样他的两个儿子都可以作国王,都不会委屈。可是这样对赵国却是有害的,国家分裂了,国力必然大降,有可能导致亡国。正当主父犹豫未决之时,赵国的内乱就起来了。长子章本来就不服立自己的弟弟为太子,现在感受到父亲在感情上又倾向于自己,更助长了他重新夺回赵王之位的野心,在大臣田不礼的辅助下,他拉拢同党,壮大自己的势力,寻机作乱,谋夺赵王之位。赵惠文王年纪尚幼,羽翼未丰,拥护赵惠文王的大臣看到了主父对两个儿子态度的变化和公子章的蠢蠢欲动,也感受到了王位不稳,开始为保护赵惠文王作着准备,赵国内部的王位之争一触即发。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主父和赵惠文王在沙丘游览,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作乱。他假传主父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并在室内埋伏下杀手,以图在其入室后将其杀死。由于赵惠文王的老师肥義有所提防,在赵惠文王入室之前自己先进入查看虚实,公子章的图谋就暴露了,杀手们杀死入室的肥義,高信率侍卫保护赵惠文王得以脱险。拥护赵惠文王的大臣公子成和李兑率领沙丘周边的赵国军队赶来增援。公子章见谋乱失败,慌忙逃入主父居住的宫殿,主父接纳了这个作乱的儿子,公子成和李兑率军队将沙丘宫团团围住,主父也无力庇佑自己作乱的儿子,公子章及同党皆被杀死。公子成和李兑商议:我们派军队包围主父的宫殿,诛杀了作乱的公子章,现在撤兵,主父以后追究起来恐招来杀身之祸,不如现在借主父包庇乱臣之名将其除掉。于是派军队围困主父居住的宫殿,命令宫中人出来,只将主父困在宫中,又不给主父送去食物,主父无法,只得掏宫中鸟雀的幼仔为食,这样一直围困了三个月,最后主父被活活饿死。

在这场宫廷政变中,公子章及其同党都被处死了,原来拥有最高权力的主父也被困死了。赵国的一切权力都归赵惠文王一派的政治势力,赵惠文王年纪尚幼,朝政实际由公子成和李兑专权。

二、沙丘宫之变对赵国的影响

沙丘宫事件虽然消灭了作乱的公子章,除去了政治上的一个祸患,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沙丘宫事件令赵国损失了一位雄才大略,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最有作为的一位国王,在位时对赵国的军事做了最大一次改革——胡服骑射。这次改革充分显示了赵武灵王作为一位领袖高瞻远瞩的眼光,打破世俗的魄力和高超的理政才能。他是站在有利于赵国长远大计的高度去考虑这次改革的,而不是为了适应人们惯性的思维,照顾世俗的观点,博取表面的虚名。所以尽管改革之初遭到众人的反对,也没有动摇他改革的决心。在这次改革中,他的举措也是非常高明的。首先他下令身着胡服从赵国执政贵族开始,他自己带头身着胡服,同时命令赵国的官员一律身着胡服上朝。在遭到赵国王族宗亲一致反对后赵武灵王从威望高但顽固的王叔公子成入手,晓以大义说服其同意变法。由于有赵国最高层的带头,所以这次改革相当的顺利。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 307年)开始改革,一年之后,胡服骑射在军队就推广开来并带来战斗力的提升。

胡服骑射成功之后,赵武灵王又成功地实施开疆拓土计划。赵武灵王利用中山国和齐国、燕国的矛盾孤立中山国,掐断了中山国的外援。赵武灵王从二十年(公元前306年)开始进攻中山,用了六年的时间,至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 300年)赵国吞并了中山国绝大部分领土。赵武灵王同时向西北扩张,打败少数民族林胡、楼烦,将赵国的领地向西扩展到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并建立云中郡。

实行胡服骑射,向胡地开辟疆土,赵国的势力得到空前的壮大,但赵国的四周依然是列强环视,秦、燕、齐、魏皆万乘之国,实力都不容小觑。这其中秦国更是一枝独秀,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强,经过秦惠文王一系列的兼并扩张,秦国的领土大增,国力明显强于其他的山东六国。我们看看当时秦国的兼并战争和领土扩张情况,以此来对比一下当时秦赵两国的实力。

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340年)秦国以商鞅为将大败魏军,“虏魏公子卬”。[1]204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 331年),秦军在雕阴大败魏将龙贾,“八年,魏国献河西地”,[1]206两年后,“魏纳上郡十五县”。[1]206这样黄河以西原属魏国的土地尽归秦国,黄河天险成为秦国的屏障。秦惠文王更元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伐蜀,灭之。”[1]207“伐取义渠二十五城”。[1]207秦惠文王更元后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丐,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1]207秦国和赵国发生的大的战争有:赵肃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28年)“赵疵与秦战,败,秦杀赵疵河西,取我蔺、离石”。[1]1803赵武灵王九年(公元前317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1]1804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后,国力增强,但与秦国相比,还属于弱者。面对实力超群的秦国,其他诸侯国也曾联合起来攻击秦国,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赵武灵王八年,“苏秦约纵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纵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1]1722韩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8年)也就是赵惠文王元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关而军焉”[1]1876三国也无可奈何。这是因为秦国拥有黄河天险,和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形势有利,可以出关攻击山东六国,形势不利可以闭关自守。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秦国手中。赵武灵王制定的西北略地,建立稳固后方,然后由北往南,利用赵国骑兵机动迅捷的优势,采用速战速退的战法牵制、削弱秦国,采用这一战略就可以避开黄河天险和函谷关,变战争的被动为主动。不失为一种大胆、有效的方法,可惜主父还没有实施这一战略,就命丧沙丘宫了。主父去世时正是年富力强,大有作为之时。如果主父不是在这次政变中丧命,由他亲自领导实施西北略地,南袭秦国的战略,那么凭借主父雄才大略,其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增,赵国将继续发展壮大。

沙丘宫事件,还令赵国失去了一位辅国大臣、一位难得的国王的老师。在沙丘宫事件中,赵国的相国兼赵惠文王的老师肥義,为了保护赵惠文王的安全,亲自身临险地,命丧在公子章等人的手中。肥義的死对赵国来说,也是一件重大的损失。肥義辅佐赵国,历经肃侯、武灵王、惠文王三朝,政治经验十分丰富,对赵国忠心耿耿。赵武灵王治国理政的才能多是向肥義学习的,“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義”。赵武灵王打算实行胡服骑射,又担心众人的反对,怕难以成功,犹豫未决之时,肥義又进言鼓励他,劝他莫要犹豫,治国理政不要墨守成规,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应该坚定改革,促成了胡服骑射的成功。

在后来公子章积极准备篡位的时候,大臣李兑劝肥義说:公子章早晚要对赵惠文王下手,你作为赵惠文王的老师,已成公子章等人的众矢之的,为了免于杀身之祸,最好称病不出,将国政传给公子成。肥義没有因为惧祸而抽身,而是坚守了自己对赵武灵王的承诺,保护了赵惠文王的安全。为了保护赵惠文王的安全,他做了周密的安排,为了防止公子章假传主父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他嘱咐手下信赖的大臣高信,凡是有召见赵惠文王的命令都要告诉他,由他验明虚实,在确保真实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再让赵惠文王进去;嘱咐高信加强侍卫,保护赵惠文王的安全。正是由于肥義的舍身和周密安排才确保了赵惠文王的安全。

肥義是主父任命的辅佐赵惠文王的相国和老师,肥義是最了解主父,最能贯彻主父政策的大臣。两个人在沙丘宫事件中的先后离世,导致了主父制定的西北略地,南袭秦国的战略没有能够得到实施。

赵国的沙丘宫之变,令赵国的良好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赵惠文王年纪尚幼,赵国进入一个幼主主政,老臣辅政的时期。辅政的大臣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年事已高,思想保守。赵武灵王制定的西北略地,南袭秦国的战略被他彻底放弃了,赵国对秦国执行的是被动的防御战略。秦国进攻赵国,今日得两城,明日得三城,赵国渐弱,秦国则渐强,公元前260年赵国长平之战大败之后,赵国被秦国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猜你喜欢

沙丘赵国公子
希望在肩上
沙丘
会弹琴的沙丘
师与书·赵国华
五公子抢位
沙丘
古法奇观
国庆记忆
红装公子,如玉无瑕
陌上公子人如玉,一眼万年情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