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定都彭城的原因及利弊
2010-08-15徐卫民方原
徐卫民,方原
(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项羽定都彭城的原因及利弊
徐卫民1,方原2
(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项羽在进入咸阳灭亡秦朝之后为何不建都关中?而是将彭城(今徐州)作为都城,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也是对历史影响比较大的问题。在项羽抗击秦军的过程中,项羽采取了较为野蛮的屠杀政策,对秦人进行残酷的报复,最终使得项羽无法得到关中秦人的信任与拥护。如果当时项羽定都关中,就会产生一个战略上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项羽的军队马上要出关争夺天下,需要一个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兵员粮草的基地;另一方面却是关中初定,秦人不服,需要重兵镇守,然后再慢慢使秦人向项羽效忠,非数年经营不能见效。与项羽在关中不得民心,无法建立基业相比,项羽在东、南部地区有着较好的基础,这是他在彭城定都的客观原因,体现了“怀楚”的合理性。然而,如果项羽定都关中,可以起到三个战略作用,一是可以阻止刘邦进入关中和中原战场;二是远离诸侯纷争,拥有较为稳固的后方;三是能够赢得稳定的时间,使各国人才各为其主,使敌对力量分散,这样山东乱起,偏师结诸侯之力,尽可定之。
项羽;关中;彭城;利弊
项羽是秦汉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千百年来他的悲剧人生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项羽全胜之时“分裂天下而封诸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然而在项羽进入关中,分封完诸侯后,却未在关中建都,而是率众东归,建都彭城(今徐州)。项羽为何不建都关中而建都彭城,其中的利弊如何,学者研究较少,本文拟对项羽建都彭城(今徐州)的利弊作些分析。
一、项羽为何不建都关中
关中秦人的反对与反抗是项羽不在关中定都的客观原因,体现了“背关”的必然性。项羽名籍,字羽,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1]p295项羽的祖父就是战国末年楚国著名的将领项燕。秦统一六国,楚国被灭之后,项羽与他的叔父项梁在吴中避难,深得当地人士的欢心和畏惧。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两人在大泽乡首先举起反秦义旗,随之“天下云集相应”,一时间“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卫令丞,以应陈涉,……不可胜数也。”[2]在这样的形势下,项梁项羽叔侄亦杀死会稽郡守,在江南起义。在项羽抗击秦军的过程中,项羽采取了较为野蛮的屠杀政策,对秦人进行残酷的报复,“诸所过无不残灭”,[3]p356最终使得项羽无法得到关中秦人的信任与拥护。
项羽叔父起兵后首先击败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东驻军的秦嘉,并兼并了这支军队。随后又与秦将章邯展开了一次激战,遭到失败。在这稍前项梁曾“前使项羽别攻襄城(今属河南—作者注),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1]299-300这是史书中记载的项羽的首次野蛮行径,这一方面暴露了项羽的残忍性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项羽在以后不可能得到秦人的欢迎。此后项梁叔父听从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之孙心为楚怀王。数月之后,项梁等又与齐田荣共同救助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后来项梁等人又先后在濮阳东、雍丘(今河南杞县)大破秦军,并在雍丘斩杀秦丞相李斯之子李由。项梁与秦兵连续作战都取得胜利,产生了轻敌情绪。终于在定陶与章邯的战斗中,楚军大败,主将项梁被杀,项羽等人也引兵东归。后来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战役中“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项羽确立了极高的威信以及领袖地位,“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同时这次胜利也极大的分化了秦统治阶层内部,秦军主将章邯数次受到秦二世的责备,执掌朝政的宦官赵高为了逃脱罪责,欲嫁祸给章邯。而项羽军“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又“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今河北临漳县西—作者注)上,大破之”。[1]p308在这样的形势下,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项羽遂令司马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过去秦朝统治稳固时期,山东诸侯吏卒在被征发服徭役时经常受到秦人的虐待。现在秦军投降,诸侯吏卒就有了报复的好时机。到了新安,秦降卒颇有微言,“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这些话被人听到并报告给项羽,项羽便与英布等人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1]p310然后便“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馀万人。”[4]这一次坑杀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残忍的杀戮,不论项羽是出自什么动机做出如此举动,他的罪行都无法逃脱。这一杀戮使项羽彻底失去了在关中称王最主要的根基——关中地区秦人的民心。二十余万秦卒很大一部分家在关中,失去亲人的仇恨不可能使关中的秦人去支持项羽,而只会使他们心中埋下复仇的种子。再者,项羽及楚军对秦作战的多次胜利,也只能进一步激发秦人的复仇动机。由于失去民心,项羽在进入关中最后一刻仍然遭到了秦人的抵抗,史载“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1]p310-311
相比较项羽的野蛮,刘邦的行为显得温和了许多,刘邦在进军咸阳的途中与秦军几次大战,“诸所过毋得掠卤”。[3]p361史书中也未见刘邦军队进入咸阳过程中有过屠杀的行为(尽管在别处刘邦军队也有屠杀的欲望和行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汉书》卷四十一《樊哙列传》载“从攻项籍,屠煮枣”、“围项籍陈,大破之。屠胡陵”。
刘邦进入咸阳后,听从谋士的建议,封闭府库,并与秦人“约法三章”,又不接受秦人的犒赏,这些举措使得秦人十分欢喜。“唯恐沛公(刘邦—作者注)不为秦王。”刘邦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关中秦人的民心。通过对刘邦、项羽二人的比较,关中秦人自然更加喜欢刘邦,这也使项羽更难以在关中立足。
从刘邦、项羽二人的出身分析,项羽在争取民心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不足。项羽出身贵族,世代为楚将;刘邦则“出身于一个小地主的家庭”,他还当过秦政权最底层的管理者—亭长。由于出身贵族,项羽难免更自负一些,因此不善于与一般百姓交往,也不愿意采纳符合百姓利益的建议。而刘邦出身相对低下,使其能够较多知道民众的疾苦,也愿意实行一些减轻民众负担的措施。
总之,由于项羽在进军咸阳过程中的野蛮行为以及他的贵族出身,使得项羽在关中地区不能够得到民众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是项羽不在关中定都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二、项羽在东、南部地区得到支持——“怀楚”的合理性
与项羽在关中不得民心,无法建立基业相比,项羽在东、南部地区有着较好的基础,这是他在彭城定都的客观原因,体现了“怀楚”的合理性。
项羽在东、南部地区拥有民众基础的首要因素是秦朝末年这里有楚国贵族(或其他国家贵族)的存在。秦朝统治时期,曾进行过大规模的“迁豪”活动。这其中的“豪”应当“指的是六国的旧贵族及其少数富有的依附者和富商大贾。”[5]p52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天下一统之时曾经“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后来在“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这其中当然应该包含着不少的旧贵族。客观的讲,“迁豪”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打击了六国的旧势力,但是,“迁豪的办法并不能把所有的六国旧贵族一网打尽,他们总能够通过逃亡、贿赂等多种手段,逃避迁徙,从而潜伏下来。”[5]p52例如项梁仅仅与秦政权的低级官吏有交情就可以逃脱责罚。又比如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的张良,本身也是韩国的旧贵族。由此可见秦朝的迁豪活动并不能完全彻底的征服六国的旧贵族。因此在秦朝末年,仍旧有许多旧贵族被保留了下来。西汉政府初年的迁豪活动也说明了旧贵族的存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曾经进行了迁“豪”徙“民”的活动。刘敬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进言道:“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数也。”刘邦听了这条建议后,认为很好,于是“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6]汉初徙民活动的目的仍然是“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7]即对六国贵族等继续进行打击。
六国的旧贵族尽管在秦朝统治时期由于国家灭亡丧失了高贵的身份,遭受到严厉的打击。但我们也应看到“六国的旧贵族在其各自的故国,不仅在政治上还有相当广泛的影响,而且在经济上也还有较强的力量,国亡家尚在,不贵但富有。”[5]p52这种政治上的影响和较强的经济力量积聚着反秦的政治与经济基础。项羽是楚国贵族之后,其祖父是楚国末年抗击秦国有名的大将项燕。“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8]由于项燕在楚地及楚人心中极高的威望,项羽与其叔父项梁在楚地也就有着深厚的民心基础。史载“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项羽又“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p296楚地的旧贵族必然会支持同为贵族出身的项羽。项羽在楚汉大战最后“乃欲东渡乌江”[1]p336的想法正是建立在他得到楚地民众支持的基础之上。
项羽不仅得到东、南部楚地旧贵族的支持,而且他的主要将领、谋士以及士兵也都是关东人士。项羽起兵时所带的八千将士皆为江东子弟,项羽在立楚怀王之前所得的军队也是关东人士。项羽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英布、谋士范增也都为关东人。这些人是项羽征战、称霸的资本。由于这些人家居关东,因此在攻入咸阳之后思念家乡,都渴望能够回归故里。章邯率秦兵投降后,“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1]p310韩王信曾经向刘邦进言道:“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向,可以争天下”,[9]这些都说明了山东将士的思归之心。因此项羽进入咸阳后,需要顺应这些将士的东归之心,这样才能继续保持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项羽东归定都彭城还因为进入关中后,东部、南部的根据地不十分稳定,需要他回去着手解决。在陈胜起兵被杀之后,山东各国的旧贵族纷纷拥立各自的代理人。齐国的贵族田荣被章邯军队追至东阿,项梁知道此消息于是引兵至此,两军合力攻击秦军取得胜利。项梁继续西行追击秦军,而“田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齐相角亡走赵。角弟田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后来“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10]p302最终项梁被杀,这样齐、楚之间就产生了怨恨。后来楚怀王派遣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进攻秦军,宋义暗中与齐国交好而停军不前,项羽于是斩杀宋义,这样齐、楚之间的怨恨进一步加剧。由于存在着这样的矛盾,项羽在进入咸阳后回师东归解决其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就显得尤为必要。东部、南部的根据地不十分稳定也可以看作是“怀楚”的偶然因素。
三、定都彭城的利弊分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攻占咸阳后,“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项羽当时没有把关中作为政治中心的原因,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关中经过项羽一把火以后,残破不堪;二是他要衣锦还乡。
如果当时项羽定都关中,就会产生一个战略上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项羽的军队马上要出关争夺天下,需要一个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兵员粮草的基地,这点是项羽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却是关中初定,秦人不服,需要重兵镇守,然后再慢慢使秦人向项羽效忠,这是非数年经营不能见效的。
首先项羽主力出关的必然性是因为他分封诸侯分的不公。当时的分封是不合时宜的,但项羽实属不得已,“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不管是因为项羽刚愎自用、封人唯亲,还是他暗藏玄机、故意挑唆,天下大乱已是必然之势。有人认为: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对关东有高屋建瓴之势,但那是宏观上来说的,真要是齐、楚之间有骤变,也是鞭长莫及。而项羽一开始的作战区域正是这里。如果从关中出发,就有劳师远征、强弩之末之虞。反观东楚地区,项氏在这里根基牢固,将士大都是楚人,群众基础好,兵员补充可谓源源不断。以彭城为大本营的话,军队的补给和调动都极为便利。关中虽好,怎奈现在无法有效利用其资源,不如东楚现成。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秦国还不是从西打到东的吗,只从地域上来讲,显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之度外。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虽然号称“悉除去秦法”,与秦人“约法三章”,但还有一句话:“诸吏人皆案堵如故”,也就是表明他试图保留关中地区的政府结构。同时萧何尽收秦之律历图书,以后主事关中时,就凭借这些恢复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反观项羽进入关中以后,虽然有强权暴力,但以混乱取代了秩序:“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项羽极端仇视秦朝,很难想象他也会象刘邦、萧何那样直接循秦法、用秦吏。所以他失去了在关中立足的基础。
关中老百姓对刘邦有好感,而对项羽则怀有仇恨。项羽杀秦人太多,一次就坑了20万,虽然未必都是秦人,但起码是大部分。这些人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又何止百万?出于这种仇恨,关中人民大多支持刘邦对项羽的战争。每当刘邦全军覆没、仅以身还的时候,关中就能在顷刻间组织起一支军队开赴他的帐下。后人常以此叹项羽放弃关中之可惜。
首先,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表明是有称帝而治的愿望的。并且几乎取得成功,范增离开时的“天下事大定矣!”,看上去哪怕这个时间点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根据当时封天下时的形势分析,项羽依赖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确有轻天下之心。根本未把刘邦放在心上和作为对手。他认为一切不稳定因素都可以通过战争得到妥善解决,也就是因为这样,在鸿门他认为不需要就这样杀掉刘邦。
蜀,四塞之国也,非用武之地,他让刘邦王蜀,颇有些使之远离中原主战场的味道,估计是设想自己王中国,刘邦王巴蜀,形成大小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一则所谓“为天下宰不平”,二则是所谓“妇人之仁”,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略地域性制约作用。三秦迅速失守,从而形成的项羽长期奔袭作战,而刘邦拥有关中的战略物资补给,而韩信偏师的胜利,又给刘邦足够的兵源供给,从而导致形势上的被动,无法给予刘邦毁灭性打击,强弱之势不断变化,最后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司马迁在论述项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其中就讲到项羽“背关怀楚”是错误的举动。所谓“背关怀楚”,《史记正义》载颜师古注为“背关,背约不王高祖於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关于“背关”,吕思勉[10]、吴宏岐[11]等学者则认为是“背离关中”或者“未在关中定都”的意思,笔者赞同此意。“背关怀楚”是指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项羽进入关中,但却未在此地建都,而是率众东归,定都彭城这样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
总之,如果项羽都关中,可以起到三个战略作用,一是可以阻止刘邦进入关中和中原战场;二是远离诸侯纷争,拥有较为稳固的后方;三是能够赢得稳定的时间,使各国人才各为其主,使敌对力量分散,这样山东乱起,偏师结诸侯之力,尽可定之。
[1]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M].上海:中华书局,1959.
[2]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M].上海:中华书局,1959.269.
[3]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M].上海:中华书局,1959.
[4]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M].上海:中华书局,1959.2599.
[5]孟祥才.论秦汉的“迁豪”、“徙民”政策[A].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三辑[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6]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M].上海:中华书局,1959.
[7]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42.
[8]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M].上海:中华书局,1959.1950.
[9]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王信卢绾列传[M].上海:中华书局,1959.2632.
[10]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9.
[21]吴宏岐.《史记·项羽本纪》“背关怀楚”新解[J].中国史研究,2001,(1).
K2
A
1009-3605(2010)06-0083-04
2010-07-25
徐卫民,男,陕西华县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秦汉史。
责任编辑:詹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