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疑义、歧义之我见
2010-08-15文克成
文克成
《论语》疑义、歧义之我见
文克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胡锦涛主席“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指示精神的鼓舞下,一股学习《论语》的热潮在海内勃然兴起。关于《论语》的注释、翻译、心得等一类书籍风起云涌,对其中一些疑难问题,或视而不见,存而不解,或见仁见智,解义相异。为了正确理解《论语》原意,让读者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笔者将对《论语》疑义、歧义的一些见解抛砖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不亦悦乎”与“不亦乐乎”是否相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学过了,再按时温习或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有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不是很快乐吗?”)
“说乎”与“乐乎”均指高兴快乐,为何用词不同呢?
“说”系通假字,通“悦”,即内心喜悦。孔子教学的内容很丰富,既有《诗》、《书》、《礼》、《易》四经书本知识,又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技能训练。学生或读书听讲于室内,或驾车射箭于野外,学得生动活泼,饶有兴味,收获多多,岂不心中喜悦?故“说乎”是指学生学习的心态。
“乐(lè)”,《说文》解说像鼓,敲鼓以示欢乐之意。学生们从远方来上门求教,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说不定拍案顿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彰显其乐之甚。老师对远方学生上门求教,已经是很高兴了,而又帮助学生解决了疑难问题,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更为高兴。故此,“乐乎”者,师生双方皆乐也。这也体现了教学相长,教学和谐之意。
二、君子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吗?
子曰:“君子……无友不如己者。”
此句中“无”和“友”各有两种解释。
无:①通“毋”,不、不要之意;②没有。
友:①动词,交友;②名词,朋友。
据此,“无友不如己者”有二解:①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②没有什么都不如自己的朋友(即我的朋友都有可供我学习的长处或优点)。
显然,第一解太势利、太狭隘,不合孔子的交友之道。请看:
“子张篇”第3章:子张不同意子夏“不可交结的朋友就拒绝”这一观点,引用孔子的话批评了他:“君子尊敬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赞扬好人又能同情无能的人……”
“季氏篇”第3章: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实的人交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友,都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口蜜腹剑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都是有害的。”
孔子这两番话中,并没提出只能交比自己强的朋友,不能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故第二解有此含义:君子要交有可供自己学习的长处和优点的朋友。
三、小偷死了,难道他的儿子也要做三年小偷才算尽了孝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句中“道”字有歧义。如果视之为为人之道,则不能排除小偷的儿子也须做三年小偷才算尽孝道。显然,孔子决不会主张此种荒谬的“孝道”;如果视之道德、道义或教导(道通导),则“无改于父之道”可成立。
四、《诗经》与为政有何关系?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说‘思想纯正’。”)
“为政篇”第一章讲的是“为政以德”,第二章为什么突然转移论题,扯到《诗经》来了?
1、《诗经》广泛反映了西周的社会生活,其中的“风”就是各地的民歌,为政者不读《诗经》怎么能够知道历史,了解民情呢?
2、中国古今很多知名政治家又是诗人,他们写诗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政治主张,这就是所谓“诗教”,用诗来教化人不就是为政以德吗?
3、孔子在提醒为政者: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要使执政者和老百姓都像《诗经》那样“思无邪”。
五、孔子到底有没有愚民思想?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可以使老百姓跟从我们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跟从我们走。”)
此章颇有争议。据说清末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如此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认为可行,就让他们自行去做;认为不可行,就教育他们,使他们明白为何要这样去做。)2007年2月,有人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说,此章的标点应该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解释道:老百姓已经懂得了、知道了、掌握了的,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对于那些不懂不知的,就一定要教,让他们达到“知”。
显然,后两种标点之法,洗去了孔子此言的愚民思想之嫌。但儒家愚民思想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掩饰和圆场。《论语》类似此章的还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此章最后一句的意思是:遇到困难也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的了。孔子把人分为四等,认为老百姓是最愚蠢的末等公民,这不是愚民思想是什么?
子曰:“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这里的“上知”就是上章的“生而知之者”,“下愚”即“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下”字之下加上一个“愚”字,愚民思想比之更明显。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在西周典籍中,贵族男子通称为君子,奴隶主对下层劳动者称为小人,《诗经·伐檀》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句可证。)这是子路转述的孔子之言,其“民可使由之”的意识更明确:老百姓学习了,更容易听使唤。
孔子之后历代的一些大儒,继承孔子衣钵,一脉相承地表现了愚民思想,请看:
“亚圣”孟子曰:“行之而不著(明白)焉,习矣而不察(知晓)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孟子此言与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出一辙。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民者,瞑也。民之号,取之瞑也。冥、瞑皆无知之貌。”(《春秋繁露·深察名》)此语说得更露骨,干脆说老百姓都是无知之辈。
连孔子的徒之徒孙们都继承了孔子的愚民思想,现代人何必去替他打圆场呢?
六、岁寒中的松柏凋了没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此乃传世名言,孔子以耐寒的松柏为喻,认为君子应当具有经得起严峻考验的优秀品质。
孔子此言并非灵感偶发,而是经历了多次“岁寒”之后的切身体会。他与跟随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十多年,经受了种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岁寒”,弟子们始终跟从他追求政治理想,于是他对弟子们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大加称赞,喻之为耐寒的松柏。
然而,“岁寒”毕竟使松柏凋零了,只是比其它树木“后凋”一些而已。故此,孔子之意不单是赞扬经得起考验的君子、贤人,还控诉了“岁寒”所象征的黑暗社会、黑暗势力对正人君子和贤德之人的迫害与摧残。
古今社会都不乏“岁寒”之时,也不知有多少“松柏之后凋”。但历史不会重演,当今的君子和贤人们不必担心再有“焚书坑儒”或“文化革命”一类的“岁寒”了。
七、孔子为何独钟曾点的春游之愿?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说:“但说无妨,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点就说:“暮春三月,春装穿上身,我同五六个朋友和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洗澡,在祈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啊!”)
这一章说的是孔子要几个侍坐的学生说一说各自的志向。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治理诸侯小国、做宗庙祭祀司仪人的志向未置可否,唯对曾点描绘的风和日丽、欢歌笑语的春游之愿表示认可。
不少的《论语》解读者,也包括一些名家,都只是认为这一章体现了孔子善于在平和的生活之中教育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而已,殊不知此中有深意,有谁领会得来?
孔子的最高理想就是要以仁德治国平天下,实现大同世界、和谐社会,故而认为子路等弟子治理小国的志向太小。而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自身和谐,这正合孔子追求大同世界之意,于是他长长吐了口气,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知音,一个衣钵传人。
八、难道是老百姓不讲信用吗?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那么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都有一死,没有粮食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站不住了。”)
有一个名贯九州的名牌大学女教授,在其《论语心得》中居然说:“民无信不立”是老百姓没有信用就站不住了。老百姓不讲信用当然站不住,但孔子此言不是讲的老百姓不讲信用呀,而是讲治国三项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民信之”——这个“之”字是代词,指代政府,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政府,政府就站不住了。而且这三项条件都是针对政府而言的,不是要求老百姓的。但愿这位名教授的误解仅仅是一时的疏忽而已。
九、孔子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吗?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不谦让,放肆),远之则怨。”
关于这一章的解释,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概括起来有这么两种:
1、批孔。批判孔子蔑视劳动人民和妇女。其依据是“小人”是西周时期奴隶主对劳动人民的称呼。
2、护孔。说孔子只不过是对未成年孩子的心理性格特征的描述,并无恶意。其依据是“女子”“小人”指女孩子和男孩子,他们都有些娇气,不好对待。这两类解释其所以完全不同,原因在于对“女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的解释不同。
关于“小人”:西周时期除指奴隶、仆从外还有一种解释——行为不正派的人,《论语》中的“小人”绝大部分是此义。孔子对这种小人十分憎恶,对劳动人民却颇同情。他提出要“泛爱众”,这个“众”就包含了广大的劳动人民,他怎么会蔑视他们呢?至于把“小人”解释为“小男孩”,那更不确切了“,小子”、“小儿”才是小男孩,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即可为证。
关于“女子”:这是对女性的泛称,并无特指“小女孩”之意。从而孔子此言确有轻视女性之意。
孔子对女性的轻视,在《论语》中并非罕见。例如“予有乱臣(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十人。”而孔子说这其中“有妇人,九人而已”。他竟然对这位女能臣视而不见,岂非轻视?另外,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广收平民子弟入学,但遗憾的是,他的弟子中竟然不见一个女弟子,这个“有教无类”也要大打折扣了。
其实,自从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重男轻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妇女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受神权、政权、族权、夫权的压迫,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地位比男人低,因此表现出对男人的依附性,对男人与自己的亲近和疏远比较敏感,有所反应也是很自然的。这是历史的局限,并非只是孔子一人的妇女观。
十、“学而优则仕”就是“读书做官论”吗?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官做得好,有余力就学习;学习得好,有余力就去做官。”)
今天6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记得,文化革命中“批林批孔”运动时,这一章就是用来作为批判读书做官论的注脚,而且至今仍有这种认识。
其实,“读书做官”的风气并非是因孔子学生子夏此言而起。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科技不发达、生产力落后、社会分工不细的条件下,只能依附于统治阶级这张皮上,除了做官,做幕僚,别无前程可言。因此,学和仕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学得好,可以去做官;官做得好,也还须继续学习,以做更大的官。这是历史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局限,并非某个人可以决定的。何况“仕而优则学”这一观点今天还用得着呢。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和谐的大同世界,因此,他办学的培养目标不是普通劳动者,而是可以为实现其理想的“治国平天下”之士,故而其弟子说一句“学而优则仕”也是可以理解的。现代世界各国的一些知名学校,不也是以毕业生中出了总统、主席、将军为荣吗?
(责任编辑:刘亮红)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