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学结合在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实践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引入
2010-08-15李洪岩
李洪岩
论工学结合在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实践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引入
李洪岩
视觉传达专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依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出发,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文从宏观的教学体系和微观的实训项目两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通过当前教学机制的改革和合作模式的创新,为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丰富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手段,同时为高专高职院校教学提供科学可靠的教学依据。
工学结合视觉传达工作室模式教学资源整合
一、工学结合的引入
我国大专院校视觉传达专业发展起步晚,办学经验比较少缺少,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强调基础绘画能力的提高。注重教育教学,忽略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常常局限于以校内教师为主导,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教师也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学生实训学习上,由于指导教师本职工作较忙,难以顾及实习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大多属于被动的接受者,实践动手能力弱,很难适应视觉传达设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本着以上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工学结合这个教学手段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理解工学结合的本质内涵的同时,大力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来配合实训教学。
二、工学结合对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
(1)宏观方面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宏观教学体系下的专业教学资源整合着重于以培养艺术设计知识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打造体现艺术设计学科特色的通用教学平台,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宏观教学体系下的专业教学资源整合突出计划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具有实施条件的先决性和整合的时效长久性。
(2)微观方面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体现在具体方法的实施,值得关注的现在比较流行的工作室模式。工作室模式就是有专门的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主教室为辅办学模式的代表。在这里讲求师徒制,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学生在工作室里还有一定的压力,与正常在外工作没有什么差别,有专人为工作室接来实践项目,由教师负责分配任务,按劳取酬。工作完成不好的没有酬劳,下次分配任务时会被分得极少的任务,或者没有。这样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薛野指出,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当前社会发展与竞争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现实生活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无疑应该是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教。它实行现场教学与创业教学等形式,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学习欲望,营造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责任感。
三、工作室模式案例分析
目前一些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逐步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设,而且已经初见成效,并出现逐步壮大的趋势。在石家庄东方美术学校视觉传达系,已经建立工作室作为一个教学实验的重点。鼓励一部分有实力有干劲的教师,建立工作室。工作室的开展实现双选制度,这样教师和学生有共同的压力,来做好自己。不单纯的赶鸭子上架,搞形式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搞教学,办实训。在现今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形势下,逐步形成了几条比较成熟的办学经验,这一特色也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的亮点。工作室制建设的内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构建了新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注重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进行课程体系建设。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分析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所需。针对不同相关行业建立课程,让学生有针对的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学有所长。
(2)校企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引进专业骨干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途径,培育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工作室设专任主持人,融入行业专家到工作室中,对合作企业主持人人选进行严格把关与筛选,并确定教学组织方法、评价体系并付于实施。
(3)全面开展职业鉴定,加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和设计软件的厂商的认证具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鉴定办法,有一定的权威性。来促使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同时通过考核鉴定来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操作掌握情况,使教学与社会行业充分接轨。
(4)加强组织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为了使“工作室”制能顺利实施和开展,学院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关键。同时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对项目建设的管理、绩效评估、奖惩等方面进行细化,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管理、完全学分制、学生管理等制度进行完善与修订,为专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语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院校为配合工学结合这个模式地提出做出的积极的尝试,它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条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还可以使学校的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更趋一致,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免除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人力、物力开销,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学校提供了免费的工作场所、设备资源和物力,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提高艺术设计企务项目的实施效果,为企业节省不少的营运成本。工作室这种工学结合形式的应用,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解决学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1]倪建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3]叶国丰,徐同林,周保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包装世界,2008(9):82
[4]徐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及其促进措施.职业技术教育,2007(17):65-67
book=1994,ebook=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