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土基质量的控制模式

2010-08-15佛山市立德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吴国雄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土基沟槽路堤

佛山市立德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吴国雄

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土基质量的控制模式

佛山市立德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吴国雄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民生利益及安全。本文主要阐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土基质量的要求,分析当前土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并据此对控制模式进行简要论述。

市政工程土基质量控制模式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压力日益膨胀,这就对市政道路的建设及其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众所周知,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所以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格外的精心。那么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当下土基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其危害又是什么?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控制模式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呢?以下就针对这些问题做简要分析。

一、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作为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直接和基础要素,路基的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把关,按质量要求施工。其具体要求体现在三方面:①结构的稳定性。为了防止路基的结构在自然因素以及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发生失稳、变形或是损坏,必须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②强度保障。要保障路基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出现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现象,就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路基的强度建设。③水温的稳定性。在地下水和地面水的共同作用下,路基的强度会明显降低。尤其是在季节性的冰冻地区,因水温因素的变化,路基将会发生周期性的冻融,形成翻浆和冻胀,从而使路基的强度急剧下降。这就要求路基要具备一定的水温稳定性,保证即便是在最不利的水温状态下,其强度也不会发生显著的降低。

二、土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要保障路基施工质量,从技术上来讲并不困难,但市政道路的建设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其施工战线长,场地狭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而且工期的要求上也较为紧张,这就造成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忽略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那么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土基质量方面存在那些问题,其危害又是什么?

(1)横坡处理和碾压。近年来,道路土基的横坡处理以及碾压一直都比较马虎,很多施工人员认为土基没有必要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去平整和碾压,在施工时都只是稍加平整,之后便进入施工的下一道工序,有时候为了抢时间,就连排水措施都不予采取。如此一来,就为整个道路施工埋下了不可预想的后患。首先,土基横坡不准、平整较差,土基的标高不准、平整度差,造成承重层和面层的厚度不均匀,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其次,如果排水措施没有做好,遇到雨天出现排水不畅,大量的雨水都被土基所吸收,使得土基的含水量过高,无法进行碾压,即便是碾压了,该土基也变成了“橡皮土”。(2)沟槽覆土。目前,很多工程的沟槽覆土工序都没有按照有关的要求进行,有的施工人员会将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淤泥甚至是大块的石块和砼块等旧料填入到沟槽当中,这就造成较大的空隙。另外对于沟槽的填土工序也出现未经分层夯实的现象。这样的市政道路工程,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很多道路在通车之后,沟槽部位因行车的作用而产生沉陷,有些道路沟槽两侧的路面甚至出现裂缝或者是很明显的凹槽。严重影响市政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三、控制模式

实行科学合理且可行性较强的控制模式,可以严格把关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土基质量,保证路基的坚固和稳定,保障甚至是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1)填方的质量控制。填方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是多方面的。第一,分层填筑,上一层压实之后,才能够填压下一层;压实之前,必须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之后方可进行再碾压,以避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二,干密度试验标定器要准确,对于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其干密度,不能够用同一个干密度数值去测评不同土质的压实度。第三,分段施工,当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处于同一施工时间的填筑,先填方的地段应该按照1∶1的比例分层预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方,则应分层次地互相交叠衔接,搭线的长度不能够小于2m,不然会影响整个路面的平整度。第四,当土基的稳定性受地下水的影响时,应该在路堤的底部填加水稳性优良、不容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者是采用无机的结合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使土基的基底形成水稳性较好的稳定层。(2)松铺厚度控制。松铺的厚度与土质的类别、压实机具的功能以及碾压的遍数等都有关。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路段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压实度的原则下,路床顶面层的最小松铺厚度不能小于8cm。(3)路堤几何尺寸及坡度控制。每一侧路堤填土的宽度都应该比设计的宽度宽30cm,但压实的宽度不能比设计宽度小。压实合格之后,最后的削坡不能够出现缺坡的现象,以保证整个路堤的稳定性。(4)压实方法控制。压实要遵循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以便于路拱的形成、适应渐增的土基强度、避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在碾压之前,要先平整,由路中央向路堤的两侧平整成2%~4%的横坡;弯道部分的碾压,应该由较低一侧的边缘向较高一侧的边缘进行,前后两次的轮迹要重叠12~20cm。(5)机械作业控制。在机械施工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用土量以及土方的调配情况,合理规定机械运行的线路,当然详细、全面的机械运作图是必需的。土的含水量不足时,要配备洒水车;含水量较大时,则应该配备翻晒机械。合理组织、调配机械设施,是保证整个市政道路施工的进程以及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效益的关键。

四、结论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步伐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压力的增加也不断加快,施工过程中土基的质量保证被忽略也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设的一大通病。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完善质量控制的模式是保证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

[1]梁伟标.市政道路土基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

[2]张敬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3]周冠中,童爱平.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4]徐晓军.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民营科技,2009,(11)

book=68,ebook=94

猜你喜欢

土基沟槽路堤
基于数值模拟的2种条纹沟槽减阻特性对比分析
市政道路土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种具有多形式钢片结构的四季胎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一种低噪音的全路况轮胎
二层沟槽织构对机床导轨表面润滑特性的影响
土基水闸渗流稳定分析与防渗措施浅述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
道路土基回弹模量及其在路面结构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