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农”字抓三农
2010-08-15常德市政协副主席邓正春
■ 文/常德市政协副主席 邓正春
一、 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事关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的高度来看待和重视三农工作。农民是农业经济的主体,只有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才能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好、调动好;只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才能促进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深刻认识到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购买力,才能满足培育和扩大内需的要求,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深刻认识到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稳,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农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相对过剩,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粮食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特别是1996年以来,农产品持续出现了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尤为突出。据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粮食已形成5.3万亿公斤的供给能力,现库存粮食2000多亿公斤。二是农村劳动力过剩,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越来越明显。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69亿人,按现有的生产效率,只需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全国有剩余劳动力2亿多人。三是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1998~2001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率为2%~4.6%,远远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滞后等。四是农村生活质量改善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对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农民有钱后盖起新房,但“有新房无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目前全国的城乡差距由改革前的2∶5∶1扩大到3∶7∶1。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些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 抓好三农工作的对策
(一)大力推进农民非农化,降低农民的数量,提高农民耕地占有量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化,可以使数以亿计的农民解脱出来,改变“土里刨食”的生存方式,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办企业,大大提高收入水平。俗话说:“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不仅使农民鼓起了口袋、充实了脑袋、更新了观念、开阔了眼界,而且可以实行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事关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如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下降了65%,而我国解放60年来,农业人口的转移不到20%。要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给农民“国民待遇”。要改革原有的户籍制度,在就业、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应和城市户口一样。二是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钱的农民创业来推动就业。要用活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调动农民的资金流向扩大再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岗位。三是要改变观点。重点发展大中城市,然后配套发展小城镇和卫星城,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扩大农民转化的渠道。四是要改革土地政策。应打破土地公有化不能流转的僵局,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搞好土地流转,扩大土地规模经营,着力减少只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农村人口少了,土地经营权相对集中,农民才有用武之地。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降低农业产值比重,提高市场占有率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之外找出路,到流通、加工领域做文章。要在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上实现突破。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上下功夫,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要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规模农业,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要在品牌农业上实现突破。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产品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只有优质知名品牌,才能实现规模发展和持久的高效益。因此要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逐步由传统的经营方式上升到现代的经营方式。要把握创新这个关键。把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融进农业,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要在农产品流通上实现突破。建立绿色通道,打破地区“贸易壁垒”,参与大竞争、大流通。要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束缚,着眼于国际市场,建立优势导向的外向型农业开发经营模式,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创汇。
(三)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降低农业从业人口,提高产品增值率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村工业化完成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是一条既现实又理想的工业化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从降低农业就业比重和反哺农业两个方面解决了发展现代化农业所无法回避的“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难题;从农村二、三产业要素的空间聚集方面提出了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从传播工业文明,转变农民传统观念,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变革农村社会结构方面,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新的发展时期,乡镇企业仍然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当前要大力抓好两个问题:一是改制、改造、加强管理,努力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二是逐步向农业生产领域渗透,使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解脱出来,实现从业人员与传统农业分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现代产业队伍,提高农业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产业关联度和产品增值率。尤其要大力开展精品加工,形成一批小产品、大市场的特色经济群体。要优化乡镇企业的布局,形成规模经营,发挥聚集效应,要扶持骨干企业和骨干工业小区的发展,促其上规模,上水平。
(四)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降低农村人口比重,提高有效生产力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至少低10个百分点,比同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低7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就是要使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让小城镇真正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商品的集散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基地。为此,必须科学规划,把工业小区、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狠抓中心镇、建制镇等不同层次的规模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市为龙头、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为重点、建制镇为骨干的城市化网络体系,通过对农村城镇的扩容提质,建立加工、商贸、集居三位一体的格局,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合理配置,达到提高有效生产力的目的。要扩大投资渠道,把小城镇建设推向市场,大力推行投资体制建设方式的改革,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落户,提高农村非农劳动力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