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缓控释肥的发展方向是走向大田
2010-08-15
中国缓控释肥的发展方向是走向大田
化肥利用率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大以及农业劳动投入减少等因素让缓控释肥成为中国肥料创新的重要方向。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缓控释肥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仍需克服生产成本高、市场混乱、推广力度不够、科学施用研究滞后等难题,中国缓控释肥走向大田任重而道远。
据了解,中国氮肥、磷肥、钾肥农田利用率分别为27.5%、11.6%和31.3%,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土肥处高级农艺师崔勇表示,肥料利用率低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但必须克服产品工艺复杂、市场管理混乱、科学施用技术研究滞后难题,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加强配套技术研究与展示,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引导,以及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推动缓控释肥进一步向大田推广。
据了解,2009年世界缓控释肥消费总量已超过200万t,大田作物消费成为重要驱动力。中国2009年缓控释肥消费量已经突破60万t,实际产能近250万t,接近世界三分之一,但与每年5300万t的化肥消费总量相比微乎其微。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金继运认为,与任何新技术新产品一样,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和科学应用需要坚实的科学研究作基础,一定要扎扎实实开展研究,研制出真正符合“简化、高效、环保、面向大田”要求的缓控释肥料。他强调,任何缓控释肥都必须因地制宜、因时而用、科学施用,研究中一定要明确其高效利用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并将这些缓控释肥的特性和高效施用条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
新型肥料事关农业生态、节能减排和粮食安全,正是这种价值观让科学家、政府管理者、企业家和新闻媒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懈地推动中国缓控释肥行业的发展。缓控释肥能够担当起“让天下变良田,为中国农业造福”的责任。虽然未来缓控释肥发展道路充满艰辛和坎坷,但只要不断完善技术工艺、创新营销策略、强化农化服务,一定能够迎来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