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
2010-08-15张兴顺
张兴顺
(山西省公路局)
1 道路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1 土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道路土基是道路质量的根基,无论是填土路堤,还是挖方路槽,如果土基处理不好,道路的施工质量就根本谈不上。
(1)沟槽回填(换土)。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某些沟槽回填施工,在回填复土中,不按要求进行施工,会给道路质量留下严重的隐患。如沟槽内水不处理干净就回填土,使槽内回填土方含水量过高;有的将翻建的旧沥青路油块、混凝土块及其它大块旧料填入沟槽内,造成大块间的空隙很大;有的虽有沟槽根基土方,但没有经过压实处理或处理不合格就回填等。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很多道路建成后不久沟槽部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沉陷,出现沟槽两边的纵向裂缝及沟槽部位的明显凹槽现象。(2)土基的密实度及平整度,土基横坡及碾压。在近几年的道路施工中,对于土路基的横坡整理及碾压比较疏忽大意,认为土基不需要在花那么大精力去规规矩矩地按标高去整平碾压,更不用说整出路拱来。一般却是用推土机推完路槽,用压路机碾压一篇,就开始铺筑路面底面(基层)结构材料,同时对绝对标高较低的土路不加修整,只顾抢进度,而不考虑路基的排水。这样的施工后果是:①土基平整度很差,标高不准,不是低便是高,低的地方造成筑路材料亏损(浪费)。高的地方承重层厚度不够,而引起承重层强度不足,使路面出现龟裂现象。②由于土基横坡不准或平整度差(土基横坡应与路面横坡一致),造成承重层(结构层)厚度不均,因而影响路的使用年限或者达不到设计年限的要求,或者由于土基的横坡未做好,或者整平后未当天碾压,过两天排水不畅,大量水分被土基吸收,使土基在水中泡汤,而无法碾压,或者成为弹簧土,使路基出现局部翻浆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的路面综合质量。
1.2 道路稳定层施工的质量问题
道路稳定层施工的质量问题有:(1)摊铺和拌和不均匀。由于稳定层是中间层,施工技术人员往往不够重视,对各种细节要求不严,推铺石粉渣、水泥和拌和不均匀,其表现是:摊铺时标高掌握不好,摊铺层次不清,摊铺不够平整,摊铺厚度一般 20~30 cm之间,超过 30 cm以上,要分层施工,不管稳定层厚度一次摊铺碾压,达不到规范要求。(2)稳定层湿度问题。水泥石灰渣稳定层的含水量掌握不好,没有严格按照材料试验配合比施工,洒水不均匀,甚至出现存水现象,很难统一摊铺水泥拌和时间,也给碾压带来一定困难,碾压不好还会出现弹簧式龟裂。(3)碾压问题。施工人员对石粉层的碾压往往不重视,不按规定碾压几遍。碾压很重要,碾压不好、不均匀就直接影响稳定层的强度和承重能力,表现在稳定层不平整、碾压不实、不均匀现象。
1.3 路面面层的施工质量问题
路面面层是道路质量的重要方面,路面面层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有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病害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等问题。
2 道路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对策
2.1 道路施工前认真制定施工方案
首先,施工方案是承包人在施工前按照合同、规范的规定对其所用的材料、工程设备和操作工艺等进行的具体计划和安排。施工方案的目标必须以技术规范的要求为基础,操作工艺必须切实可行,并能保证为施工人员所执行,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更主要的是施工管理问题。制定施工方案能使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就能分析和掌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难点,并且通过人员、机械、材料的合理调配及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及预防措施,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工程质量缺陷。
其次,施工方案的制定应采取“自下而上式”。首先,由基层单位或部门制定方案的初稿,报项目经理部审定,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这样,能充分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个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能充分了解并掌握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各自的专业岗位提出实施方案的措施。这样制定的施工方案能够基本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又能为上下人员所熟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
第三,原材料样品的质量是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之一。如果样品的试验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原材料的质量,就会造成事故。为防止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而给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在确定施工方案时,要十分注意试验样品的代表性,承包人特别要注意对料场的选择及对原材料的保管。
最后,规范中对设备的安装和设备的性能指标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但是要想制定出一个好的施工方案,还必须尽可能了解掌握设备的性能,特别是施工设备的优缺点,找出一个合理的设备组合方案,否则即使使用最先进的施工设备,也不能完全保证施工质量。
2.2 道路施工中加强试验、测量工作
首先,应当根据合同的要求建立各级试验室,完备试验仪器。其次,试验设备和试验仪器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并经过校定和校核后方可使用。其次,规范对每道工序,包括材料的性能,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成品的强度等都规定了试验检测的频率。试验频率的高低,反映了试验结果对工程质量的代表程序,频率越高,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就越准确。第三,测量是对工程的几何尺寸进行控制的手段。规范要求开工前监理人员要对施工放样线进行检查,测量不合格不准开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控制和检查,对发生的错误进行纠正。验收时,要对验收部位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修,甚至返工。加强测量工作是为了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几何尺寸缺陷,因此,加强放线测量的施工过程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第四,放线测量是控制几何尺寸最基本、最关键的手段。测量的偏差所造成的后果,常常不是一般的质量缺陷,而大多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对放线所依据的基准点、导线点等控制要素,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和复核,对所有的测量记录、报表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为了保证按几何尺寸的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控制桩或控制点往往容易破坏或丢失,其准确性很难完全保证,另外施工人员的水平高低不一,即使放线准确无误,几何尺寸质量缺陷仍有可能发生,因此加强测量控制与复核是避免这种缺陷的最有效方法。承包人必须重视测量工作,建立完善的测量组织系统,充实测量技术力量,采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完备的测量设备。
2.3 道路施工中严抓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
严把原材料关,原材料的试验报告必须以制定施工方案时所选用的材料为准,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与制定施工方案的材料样品在时间、地点上必须一致;杜绝以材料的出厂报告而代替原材料的试验报告;测量和试验,应当随时对其准点、导线点、控制点进行复核,经常校核测量仪器,做好测量记录。对于关键部位的检验不应受试验频率的限制,可以增加试验次数。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应随身携带简单的测量仪器和试验器具,便于及时测量;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水泥混凝土拌和,重点应该放在分散的小搅拌机所进行的施工上,小搅拌机人为影响因素多,缺乏严格准确的计量系统,故要重点控制材料计量,做到用量准确。还应注意搅拌场尘土飞扬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重视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开裂、强度损失等病害大都是由于养护不好而造成,如桥面板浇筑完后不及时养护,很容易发生开裂。为防止桥涵跳车,台背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层厚不允许大于 20 cm,并压实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在路面顶面 75 cm以下,分层回填砾石或片石,上口宽 100 cm,下口宽 50 cm,厚度 50 cm;道路施工中,路基工程的管理重点主要是层厚和含水量,这是影响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指标“密实度”的主要因素。只要控制好层厚的含水量,就可基本避免土方工程密实度不足病害。另外高程和平整度的控制也是重点。高程、平整度控制好了,就会减少造成层结构高程、平整度、厚度不合格的影响因素。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如果能在稳定土拌和机上生产,则离析和摊铺时间首先是控制的重点。由于运输及摊铺原因,离析很容易发生,因此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保证在水泥初凝前,使缺陷得以避免。控制摊铺时间,是为了避免发生混合料过了初凝时间再摊铺、碾压、导致强度不足的病害。养护也是一个主要的控制方面。
2.4 加强道路设施最易损坏部位的控制
道路建成后,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出现问题最多的部位往往是施工中最易疏忽的部位,造成这类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1)下水管道检查井砌筑完工后,在回填过程中,井四周的土体没有采取夯实措施,造成沉陷。(2)在筑路铺装基层时,检查井盖座往往高出基层,压路机不易压到边缘,造成检查井四周材料密实度不够,出现四周沉陷,从而出现坑坑洼洼现象。(3)由于施工原因,往往检查井底座不是一次做到设计标高,而根据情况分次升到设计标高的,特别是最后一次调整中,因调整升降尺度较小,马马虎虎就对付过去,有的不重新坐浆,仅垫些小碎石,四周看不到用混凝土护边,结果一通车后,造成盖坐走样,甚至移位。(4)检查井盖标高,与四周路面高差超过范围,通车后发生冲击和颠簸,加速盖坐移动。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应采取如下措施:在土基施工时,必须注意检查井四周的土体夯实,在压路机无法压到边时,必须用人工夯或机械夯夯实;铺装基层时,压路机的后轮沿检查井的边沿来回碾压,特别是横断面方向的井边,压路机应顺道路的横断面方向沿边反复碾压,不能怕麻烦,必须重视这一点,必须这么做;检查井盖坐每升降一次,都必须重新用砂浆坐浆,并在其四周护上三角形混凝土带,以固定井盖坐,强度达到后,周围用混凝土与路面衔接好,标高与周围路面标高保持一致。
[1] 段银升.浅谈道路施工质量及解决方法[J].林业科技情报,2001,(2).
[2] 孙学峰.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J].华章,2008,(8).
[3] 孙军.浅谈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与处理方法[J].科技资讯,2009,(5).
[4] 赵拥平.道路施工的阶段质量控制[J].四川建筑,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