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应急机制的构建
2010-08-15李晓磊董道祥
李晓磊,董道祥
(穆棱市道路运输管理站)
1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运行轨道步入国际轨道。企业改制后,市场经济的主体多样化,这些都对危险货物运输带来深刻影响。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体制和普通货物运输的管理体制基本一致,并没有自己的特殊管理体制,还基本上处在三种模式上,即条条—块块—条块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高效、科学、完善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模式。现在的体制下,我国在交通运输管理上是实行的四部门(路政、运政、稽征、交通)的交叉执法,这种“优势”的执法增加了行政运营管理的成本,既降低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又给被管理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运输危险品是要求驾驶员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在长时间驾驶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的分散,无疑为安全运输埋下了隐患。政府部门之间在交通管理上的职能交叉问题也比较突出,职能交叉部门之间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只是争利诱过。近几年政府机构改革后,行业管理逐步淡化和撤出,交通运管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改变、压缩,在安全运输管理方面出现调整时期,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监察不力等情况。
危险货物需求的企业分布广,需求量小,要求高,能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又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匀,难以全面满足企业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合要求的企业、个体运输户使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折旧年限过长的老旧车辆、带病车辆大量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应该是问题的主要矛盾。由于企业规模小、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企业安全管理不力,措施难以到位。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虽制定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落实,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变成一纸空文。有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对车辆技术状况的管理缺乏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方法和措施,不能及时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完好程度。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教育、监管、激励、奖惩机制,企业往往忙于事后的事故处理,疏于事前的安全教育、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以及事故的防范。
2 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应急举措“三立”体系的建构
2.1 建立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施救网络应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专家信息。包括各省、市、县地方政府、公安、消防、环保、卫生防疫、急救、气象等部门的专家以及国内著名化工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及以往危货物运输事故处置人员的相关履历信息。
(2)设备信息。包括特种设备、大型吊车、平板车、特种救援设备、车辆的分布和应急能力反映速度情况。
(3)预案信息,包括各类危险货物的在不同地点、时间、环境下的处置预案。
(4)数据信息,包括各种类型的危险货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处理该种类型危险品事故时的注意事项。
2.2 在一定地段设立应急救援区
不管如何采预案措施降低危险品物流的风险,事故依然可能发生,发生事故后如何进行应急救援。现实中,往往不管应急预案做的多么完善,也只是理论上的完美,如果不在演习中操练,在真实的事故发生后也容易顾此失彼。由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的不确定性,可能由于距离的远近会造成救援时机的丧失。时间最短化是救援的最佳因素,作到时间和距离的正比例关系到反比例关系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若干应急救援区。所谓应急救援区就是在一定的地段设立的随时应对突发的交通危险货运输事故的,配备专业人员和专业救援设备的救援组织。在构建危险货物应急救援区时,必备因素如下:在应急救援区覆盖半径、地段、人员、设备的最佳设定。危险货物运输往往行驶于各城市乡区间,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各异,当地的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医疗水平不同,还要考虑到救援区在实施救援时发生再救援的情形。
2.3 建立高科技辅助救援手段的应用
在强调时间效应的同时,另一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也是救援的最佳手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当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时,装在车上的GPS可以立即监测到并将事故信息和车辆位置通过卫星传送到应急决策中心。而应急决策中心可以通过信息测到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相关情况,及时地把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输给事故发生地半径最小的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区的待命人员,为实施救援争取时机。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货物运输量也会逐年增多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是,处理与应对的最好办法还是事前的预防,事后的科学的处理。
[1] 罗一新.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6,(8).
[2] 张华勤.西方国家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水路运输文摘,2002,(7).
[3] 段广云,等.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处置指挥体系的建立[J].安全,2004,(2).
[4] 王正文.我国危险品物流管理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 (10).
[5] 许洪国,等.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陆旭.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 3要素[J].劳动保护, 2005,(7).
[7] 孙猛,等.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8).
[8] 陈红旗.全面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J].江苏交通, 20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