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2010-08-15胡新华傅敏宁陆春信
胡新华,傅敏宁,陆春信
(1.江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1;2.江西省气象局,江西 南昌 330046)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胡新华1,傅敏宁2,陆春信2
(1.江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1;2.江西省气象局,江西 南昌 330046)
基层台站的气象信息系统是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观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全国气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节点。本文介绍了当前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结合当前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层;信息系统;发展;方向
1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架构与地位
1.1 基层气象台站及业务组成
基层气象台站(以下简称气象站)主要指遍布于全国的地市县气象机构,它们承担着各类气象探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象灾害预警和为当地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等重要任务,是整个气象事业的基石,也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气象站2 438个,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每个气象站业务均由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以及支撑上述业务开展的气象信息系统组成。
1.1.1 综合观测
综合观测业务是气象站主要业务之一,是指通过各类传感仪器和人工手段对各类大气、环境信息实时/定时采集的任务。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气象站的观测领域不断扩展,种类不断增加,近年来一批新型探测设备已布设于全国部分台站,如:大气成分观测、沙尘暴观测、雷电观测、GPS/MET观测、负氧离子观测、生态观测、海洋观测等。同时,基于预报精细化和服务覆盖面的要求,乡镇级的加密自动站也由地方出资投建。气象站的综合观测任务大大增加、要求不断提高。
1.1.2 预报预测
根据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和“现代气候业务指导意见”,地市级气象站承担的预报预测任务是: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指导预报的检验业务,开展基于上级气象要素指导预报的订正预报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展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开展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业务。县级气象站承担的预报预测任务是: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情况开展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重点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做好服务。
1.1.3 公共气象服务
各类气象站是公共气象服务面向当地服务的主要窗口,是最接近用户的服务机构。随着公共服务领域的扩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气象站的服务手段、服务内容、覆盖面、及时性和针对性都有了明显提高。
1.1.4 气象信息系统
部署于气象站的气象信息系统主要有探测数据管理系统(如地面自动站的中心站)、数据传输系统(如自动站数据采集传输软件OSSMO)、数据接收终端(如DVB-S终端)等。MICAPS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内网信息共享系统等也是气象站业务中使用的重要信息系统。此外,气象站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建立的“短信通”、“天气121”、“电视天气预报”和对外信息服务网站也在本篇介绍范畴之内。
1.2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架构
基层台站的气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数据处理管理、信息存储与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等。是负责收集、处理、存储、交换与分发各种气象信息和相关非气象信息的现代气象业务的基础系统和支撑系统,承担着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数据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
1.3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地位
气象信息系统建设是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基层台站的气象信息系统是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观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全国气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节点[1]。
2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技术基础。
依托通信技术的发展,根据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基础、提高气象预测预报业务水平、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新一代业务技术体制需求,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完善基层台站的公用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气象广域网,实现从窄带网向光纤、环状、高速安全网络的过渡,从单一应用向综合应用的过度;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处理业务,建立适应新型探测系统的数据收集处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建立各类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建成先进的气象信息共享(存储检索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换与充分共享;在省级台站建成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存储检索系统,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工作,提供有效的气象信息系统。
(1)建立高速、安全的专用网和公用网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宽带通信网络。完善基层台站的公用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气象广域网,实现从窄带网向光纤、环状、高速安全网络的过渡,从单一应用向综合应用的过度。建立下行以DVBS卫星广播为主,上行以地面公网宽带为主的专用网和公用网相结合的气象广域网;建立基于MPLS技术的全光纤、高可靠性的SDH环状地面宽带;利用MSTP的Qos技术,实现网络的综合应用[2];采用高速以太网技术,完善、优化和升级局域网;增强Internet接入能力,充分利用Internet的技术和资源,实现行业网络互连,实现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完善网络管理和业务监控功能,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
(2)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处理业务,建立适应新型探测系统的数据收集处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建立各类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利用气象专用网络和公共网络实现各类资料的网络化收集,提高气象资料收集时效。采用信息处理加工的最新技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提高资料处理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加大资料加工处理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资料处理加工的标准、精确、自动化。
(3)建设具有一定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能力的存储检索系统,实现气象数据管理、数据归档自动化和数据共享。建设由磁盘、自动磁带库设备等设备组成,具有一定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能力的省级存储检索系统,实现省级气象数据管理、数据归档自动化和数据共享。省级和国家级存储检索系统共同组成全国气象资料分布式存储检索系统。建成先进的气象信息共享(存储检索系统),实现行业间的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建成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存储检索系统,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工作,提供高效的气象信息系统。
[1]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M](现代气象业务卷):162-170.
[2]陆春信.利用基于SDH的MSTP技术组建江西省气象广域网的设想[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69-72.
1002-252X(2010)03-0027-02
2010-6-6
胡新华(1968~),男,江西省南昌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