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0-08-15张红军任少辉
张红军,任少辉
(1.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就地域差异而言,黑龙江省属于严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黑龙江省常采用的路面结构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经久耐用、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其缺点是行车舒适性差,噪声大及损坏养护周期长等。就黑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而言,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原材料问题、施工经验的不足及养护的不重视,使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出现了结构性的损坏,或表现为功能性的缺陷,出现了早期病害等问题,严重影响公路使用质量。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几点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
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提高混凝土品质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外加剂和拌合用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水泥的选取及管理。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重大,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为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及提高生产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①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水泥。②尽可能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③与水泥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联络,及时将使用情况反馈给生产厂家,并要求其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于搅拌站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应变措施。④将水泥强度富余量、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初终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做到优选水泥品牌,严控水泥质量,混凝土的生产水平才可能获得提高。
(2)集料的选取及管理。在选择集料时应注意集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这些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3)拌和用水。拌和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
(4)选择优质的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小、价格高、影响大的特点,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价值。
2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使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
3 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管理水平、天气变化、辅助作业班组工人熟练程度和各类机车手的操作水平等等,它们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保证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根本措施是过程的控制和检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查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确了控制、检测的项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明确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检测和控制才能实现。
3.1 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
(1)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
①在混凝土拌和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②混凝土掺和料在现场宜用干掺法,且必须拌和均匀。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按不合格处理。错用配合比;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
(2)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
①运输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②低温天气应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采取遮盖或保温设施。③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否者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3.2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施工方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2)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一般情况下缓凝 4h左右,这段时间已浇混凝土表面因环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经初凝前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层裂纹。
4 加强养生期间控制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加强养生管理,及时切缝、灌缝,防止断板;按时洒水,保证养生期间水份充足。
以上几点是水泥混凝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在施工中应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