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病人的急救护理
2010-08-15张换梅
张换梅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1],属小儿常见急症,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 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及时抢救,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配合,对减轻患儿脑缺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6年—2009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 20例,女 18例;年龄 6个月至1岁 10例,2岁~3岁20例,4岁~6岁3例,>6岁5例,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2]。
2 急救护理
惊厥急救处理的目的是预防惊厥性脑损伤,减少后遗症,解除长时间惊厥引起的颅内高压,代谢性和生理性紊乱。头侧平卧位,解开衣领、纽扣,用纱布包裹压舌板至于上下臼齿之间,必要时用筷子放在上下牙之间,以防舌咬伤,切勿强行撬开。
2.1 氧气吸入 患儿无论有无发绀惊厥发作时应及时吸氧,吸氧可以改善脑组织缺氧,增加血氧饱和度,避免发生脑水肿,鼻导管吸氧0.5 L/min~1.0L/min,面罩吸氧2 L/min~3 L/min。若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口对口人工呼吸。本组无窒息患儿,多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2 控制惊厥发作
2.2.1 针灸止惊厥 取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内关等穴位就地救护。其中人中最为常用,而且效果最好,本组有32例采用此方法。
2.2.2 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应用止惊药物时,注意勿在短时间内反复使用多种药物,使用两剂药之间应间隔一定时间,避免引起呼吸抑制。安定类药物:安定类药的优点是对各类惊厥持续状态都有效,作用快(5 min内起效),比较安全,最适用于急救,首选地西泮,剂量每次0.3 mg/kg~0.5 mg/kg最大剂量10 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 mg/min),必要时重复注射1次,间隔15 min~30 min。10%水合氯醛:每次 0.5 mL/kg,一次最大不超过10 mL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5 mg/kg~8 mg/kg深部肌肉注射。
2.3 控制高热,迅速降温
2.3.1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措施,可用于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3]。可用温水或冷水毛巾湿敷额头部,5 min~10 min更换1次,必要时用冰袋放在额部或枕部或颈侧。
2.3.2 药物降温 药量适当,2 h内切勿重复使用,选用退热栓或阿尼利定,降温不理想时,除外结核及传染病外可用地塞米松,每次0.5 mg/kg~4.0 mg/kg和降温药同时肌肉注射,效果好。
2.4 脱水剂的使用 对高热惊厥 30 min以上,反复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可加用脱水剂,如甘露醇,为了避免发生脑水肿,输入的液体量及钠量不宜过多。
2.5 急救后的注意事项 高热惊厥一般是由感冒、气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在止惊退热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惊厥的复发并使惊厥得到最终控制。如婴儿手足搐搦症在解惊治疗之后,必须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才能防止复发。高热惊厥的发作易于缓解,但以后也易复发,故在以后再出现发热时,应尽快使用安定类药物,原有癫痫的病儿在此次惊厥停止后因根据发作类型、规律口服癫痫药物2年~4年再逐渐减药或停药。
3 常规护理
3.1 一般护理 保持安静,治疗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发生高热惊厥时严禁家长搂抱、按压或摇晃患儿。
3.2 高热护理 正确合理的采用各种物理降温。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是乙醇浴和湿毛巾敷,使体温控制在38℃左右,本组应用退热剂30 min后,仍未降温26例,而后使用乙醇浴,体温降至38℃以下,效果明显,在做乙醇檫浴时应动作轻柔,不要将皮肤擦破,无乙醇时可用白酒加温水代替,在擦拭时,胸腹部不可以擦,易引起心率减慢或腹泻。维持静脉通畅及内环境的稳定,及时开放静脉有利于抢救时用药,但在维持其通畅的同时,应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出现脑水肿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维持其内环境的稳定。注意安全,预防损伤,清理好周围物品防止坠落和碰伤。
3.3 加强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被、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以防皮肤感染,由于患儿发热时新陈代谢快,出汗较多,常有大小便失禁等。因此应及时更换衣被,根据出汗多少及时补给相应液体,注意钾离子的补充。
3.4 口腔护理 临床上常用无菌棉棒蘸生理盐水轻擦口腔,对于口腔干燥者,涂液状石蜡或红霉素软膏保护。
3.5 临床观察 惊厥发作时,观察惊厥患儿抽搐的时间和部位,有无其他伴随症状,观察病情变化尤其随时观察呼吸、面色、心音、心率、瞳孔大小等重要的生命特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观察体温变化如有高热及时做好物理降温和药物将温,如体温正常,应注意保暖。
3.6 药物观察 观察止惊药物的疗效,使用地西泮、苯巴比钠等镇静止惊药物时,注意观察病儿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3.7 预见性观察 若惊厥持续性时间长,频繁发作,应警惕有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收缩压升高,脉率减慢,呼吸节律慢而不规律,则提示颅内压增高,如未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生脑疝,表现为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昏迷加重,呼吸节律不整,甚至骤停。
3.8 做好心理护理及家属解释工作 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家长极为担心,应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和治疗,要关心体贴患儿,处置操作熟练准确,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
[2]李瑞林,和光祖.癫痫、高热惊厥与脑损伤[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47,21(3):150.
[3]杨雪丽.小心惊厥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C):1943.
[4]盛淑荣,时亚范.过高热病人的临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