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七家镇“两杏一果”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2010-08-15李银华王仰发
李银华,王仰发
(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园林系,河北 石家庄 050061;2.隆化县林业局,河北 隆化 068150)
河北省隆化县七家镇“两杏一果”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李银华1,王仰发2
(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园林系,河北 石家庄 050061;2.隆化县林业局,河北 隆化 068150)
通过调查,全面了解隆化县七家镇“两杏一果”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提出了“两杏一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隆化县“两杏一果”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产业;资源;调查
地处河北省北部燕山东麓的隆化县是我国华北地区品质优良的山杏仁资源大县之一。而七家镇则是隆化县山杏的支柱产地,它地处河北省隆化县东北部接坝地区,位于承德市北75km,隆化县城东北50km处。承赤公路贯穿全镇与韩七公路交汇于此,交通便捷。辖区总面积148km2,海拔 546~1481m,无霜期 130~140d,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达51%。由于该镇气候条件优越,大部分土壤呈深褐色,且土层深厚,十分适宜林果业发展,尤其是“两杏一果”(即山杏、大杏扁、红果)产业发展更具潜力。
1“两杏一果”产业发展历史
七家镇的“两杏一果”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以“全国红果之乡”而闻名。当时山杏、大杏扁、红果等年产量达500万kg,西地村还建起了酒厂、果脯厂,镇政府兴办了干粉厂等果品加工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市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带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在西地村的辐射带动下,全镇其它10个行政村的山杏、大扁、红果、苹果、梨等果园建设也颇具规模,尤其是西三十家子、西道、柳松沟、白杨沟、宝山营等村有条件的地方全部栽种了果树。全镇山杏面积达2667hm2,红果园267hm2,时销红果 3 元/kg,杏核 1.5 元/kg,苹果 1 元/kg,红果酒3元/瓶,罐头1.8元/瓶,“两杏一果”产业轰轰烈烈,在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
但从1993年起,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果品价格起伏不定,红果价格最低时降到0.16元/kg,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致使许多红果烂在地里。在随后的几年中,一些果农陆续砍掉了一部分红果树,开始“退果还耕”,到2002年全镇仅存红果园267hm2,其他老果园不到67hm2,致使全镇的“两杏一果”产业陷入了低谷。
2 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家政策稳步调控 产业重获生机
随着国家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如退耕还林政策、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些政策的出台,促使许多产业又焕发新机,“两杏一果”产业也日趋兴盛,尤其是红果大有升温之势。七家镇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因势利导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完成0.53万hm2林权改革,鼓励农民承包和租赁老果园,建设新果园。以国家退耕还林等优惠政策为契机,大力发展“两杏一果”产业,并充分利用全镇已有的红果、山杏等现有资源,抓住红果升温优势,引导果农对现存的2667hm2山杏林和267hm2红果园进行改造。同时加强科学管理,优质改造,更新品种,改接换头,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对农业基础投入力度,加快水、电及配套设施建设,林果产品效益增加,果农积极性大大提高,林果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2.2 林果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规模
从2006年起,国内市场山杏、红果、小苹果等果品的价格有所回升,红果达到1.4元/kg,山杏核4.0元/kg。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该镇加大栽植力度,至2008年,全镇有红果25万株317.3hm2;小苹果8万株93.3hm2;苹果梨3.5万株42.7hm2;大杏扁等其他果树4.5万株59.2hm2。仅2008年全镇产干、鲜果品300万kg,其中红果200万kg,小苹果80万kg,其他果品40万kg,年产值686万元,人均果品收入555元。在此基础上,重新盘活能生产十多个品种的七家镇西地老果脯厂,同时率先成立一家林果产业经销合作社,推动全镇“两杏一果”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 存在的问题
3.1 一些老果园亟需改造
由于前几年红果市场不景气,一些果农对果园疏于管理,甚至荒芜。另外随树龄的老化,大部分树已过盛果期,亟需进行树体的改造及品种的更新,以提升果品的品质和产量。
3.2 管理技术亟待更新
对老果园进行改造,更新品种,提升品质和产量必须培训新的管理技术,旧的观念和技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3.3 市场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提高市场调控和应对能力,引导农民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做到“两杏一果”的持续有序发展。
3.4 产业化程度不高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组织竞争力弱,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制约着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3.5 缺少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
专门的营销组织及经纪人队伍较少,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传递信息,传授科学技术,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不利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致使产品市场相对混乱,产品卖难问题依然存在。
4 产业发展前景
4.1“两杏一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七家镇从国际市场经济形势和全镇长远出发,立足实际,实施“林果立镇,项目强镇,旅游兴镇”的主体战略,采取上级支持、政策倾斜、因势利导的策略,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林业产权改革力度,鼓励引导广大果农,不断壮大“两杏一果”产业规模。全镇目前有山杏面积0.6万 hm2,大扁面积 133.3hm2,红果园 333.3hm2,其它果树200hm2,平均年产红果200万kg,小苹果80万kg,总产值达686万元。另外退耕还林果树已逐渐开始结果,200hm2老果园改造已经完成,133.3hm2退耕山杏林准备嫁接杏扁。2009年争取改接甜杏28hm2;规划老梨树高接换头3.3hm2;老退耕山杏园改栽苹果梨2万株;完成144hm2红果园新建规划;1.3hm2的海棠苗砧木高接苹果示范园,推动全镇“两杏一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随着产业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内蒙古赤峰、承德县两家、邓上毗邻地区果品相继流入七家镇,七家镇逐渐成为“两杏一果”产品和杏核等产品集散地。
4.2 加快“两杏一果”园区建设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两杏一果”产业的园区建设及经纪人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日渐成熟,涌现出一大批懂得果树修剪技术、熟悉产业、能够应对市场的人才队伍,推动和加快了全镇“两杏一果”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两杏一果”产业的复兴,使当地一些原已放弃果品经营的企业重整待兴。如改建后的原西地老果脯厂,目前能消化本地果品600万t,创利润300余万元,年利税30万元,其两大系列十多个品种的果脯产品,已与北京红螺集团等多家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销往天津、北京等各大市场,并有望出口,基本上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为适应市场及生产需要,正在积极筹备扩建和新上一条包装生产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成为当地推动“两杏一果”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以中关镇建设红源饮料基地为契机,以现有老果园为基础,发挥原有“两杏一果”资源优势,抓好红果基地建设项目,形成以西地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全镇11个行政村的大项目区,2009年新建、更新改造面积达300hm2。通过改造以实现提高现有红果果品质量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为果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加快产业化进程和产业园区建设。
4.3 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两杏一果”产业也越来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白杨沟村33.3hm2老果园已改造成一处集果品采摘、休闲垂钓、农家山村游的综合场所,游客可春观花,夏避暑、秋摘果,洗温泉,品尝当地的农家石磨豆腐、小米饭、山野菜,回归自然,别有情趣,年接待游客可达1000余人,每年增创利润4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家游、民俗游及温泉城开发等大旅游产业的发展。2008年,西地村被列入市级“花果山村”建设项目,工程分3a完成。目前,各级已投资投劳25万元,在以农户庭院、四旁为主,辐射周边的思想指导下,已栽植庭院果树6000株,四旁果树5000株,品种有苹果梨、黄太平、桃、大枣、杏扁、李子等十余个品种,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完全改变山村旧貌,变为春天山花烂漫、四季花果飘香的新农村,形成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品农家饭菜、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F326.23
A
1002-3356(2010)01-0031-01
2009-12-08